资源简介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一、易错陷阱1:细胞呼吸的产物----乳酸和二氧化碳1.(2024高一上·海淀期末)乳酸乳球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乳酸乳球菌制作的食物,减轻了酸味,口感更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的细胞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乳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答案】D【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被动运输【解析】【解答】A、葡萄糖进入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葡萄糖不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的细胞,A错误;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B错误;C、乳酸乳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场所也是细胞质基质。2.(2024高二上·铜山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子贮藏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B.包扎伤口用透气的创可贴,目的是利于伤口附近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酸奶出现涨袋是因为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与玉米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氧气,播种时宜浅播【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3.(2023高一上·光明月考)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风干脱水后细胞呼吸强度减弱B.农田被水淹后可能导致植物产生酒精烂根C.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二氧化碳D.剧烈运动产生乳酸是因为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知识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4.(2024高一上·杭州期中)水淹时,部分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厌氧呼吸,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乳酸积累,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玉米根细胞可通过将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从而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推测出所有植物细胞都能同时产生乳酸和酒精B.厌氧呼吸中丙酮酸产生乳酸的同时,还会有CO2生成C.丙酮酸产乳酸途径中能合成ATP,而丙酮酸产酒精途径中不能D.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细胞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答案】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5.(2024高一下·诸暨月考)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D.每分子葡萄糖经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答案】D【知识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二、易错陷阱2: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阶段6.(2023高一上·大理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释放能量B.无氧条件下葡萄糖也能被分解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少量ATP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答案】B,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并且释放少量能量,A不符合题意;B、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B符合题意;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C不符合题意;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前两阶段的NADH反应生成水,并且释放大量的能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在水的参与下,生成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7.(2023高一上·成华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B.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生成[H]C.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基质中释放能量最多D.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答案】C【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8.(2024高三下·射洪模拟)下列有关苹果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相同B.苹果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能量释放并合成ATPC.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产生NADHD.在生产实践上,苹果最好放在O2浓度为0的环境中储藏【答案】C【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易错陷阱3:O2和CO2物质量关系9.(2016高三上·杭州期中)如图表示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的相互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点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B.在b点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C.若cd=ca时,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D.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答案】B【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解析】【解答】解:A、据图分析,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所以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A正确;B、b点时无氧呼吸为0,此时只有有氧呼吸,没有酒精的生成,B错误;C、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C正确;D、图中b点之后氧气的吸收速率高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说明此器官呼吸作用消耗的可能还有脂肪等物质,故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D正确.故选:B.【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b点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说明该点和该点之后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点之前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说明细胞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点之后氧气的吸收速率高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说明此器官呼吸作用消耗的可能还有脂肪等物质.四、易错陷阱4:有氧呼吸场所10.(2024高一上·铜仁期末)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亚洲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在百米赛跑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运动员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中分解产生丙酮酸C.人体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D.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ATP是运动员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A错误;B、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B错误;C、人体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C错误;D、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不足时暂时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故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答案为: D。【分析】1、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2、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3、 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11.(2024高一下·崇阳开学考) 如图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物质是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甲图中B物质是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乙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D.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答案】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甲图中A物质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由葡萄糖降解产生的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不符合题意;B、甲图中B物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不符合题意;C、乙图的D+O2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水,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不符合题意;D、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有氧呼吸消耗1分子的葡萄糖产生6分子的CO2,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的葡萄糖产生2分子的CO2,所以如果两种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则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3,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C6H12O6)生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CH3COCOOH)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2)分析图甲:葡萄糖→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B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水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为丙酮酸,B为CO2,C为O2。图乙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1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了[H]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A【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细胞呼吸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A项正确;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B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细胞的呼吸作用时刻在进行,D项错误。【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糖酵解)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五、易错陷阱5:储存蔬菜和水果与储存种子的条件13.(2024高一上·长沙期末)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两大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应在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B.人体皮肤破损后,使用透气的创口贴,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C.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高于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施农家肥,可直接为蔬菜提供有机物,增加产量【答案】B【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水果和蔬菜的储存要在低温(零上低温)、低氧(不能无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A错误;B、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B正确;C、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主要透射蓝紫光,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所有光都可以通过,所以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低于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C错误;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施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即农家肥不能直接为蔬菜提供有机物,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粮食和蔬菜的贮藏:(1)粮食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干燥;(2)水果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一定湿度。14.(2023高一下·玉溪期末)生产实践中,储存蔬菜和水果的最佳组合条件是( )A.零上低温、低氧、低CO2 B.零下低温、低氧、低CO2C.零下低温、高氧、高CO2 D.零上低温、低氧、高CO2【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零上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但零下低温会冻伤蔬菜和水果;低O2,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也会受到抑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高CO2可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故A、B、C均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1)温度:影响酶活性。 (2)氧气浓度:决定呼吸类型和强度。 (3)水分:自由水含量高时呼吸旺盛。15.(2023高一上·信宜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晒干的种子因呼吸作用减弱而可以保存更长时间B.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C.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由于种子晒干后,水分会减少,导致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B、由于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可以减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可以达到保鲜作用,B不符合题意;C、慢跑主要是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可以使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供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口贴”,是为了避免厌氧微生物繁殖,而不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无氧呼吸分为两种类型,即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无论哪种类型的无氧呼吸,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6.(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答案】A,C,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用40℃的温水淋种给种子提供水分的同时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时常翻种可让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为种子萌发的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A符合题意;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应作低氧和低温保存,使贮藏寿命显著延长,B错误;C、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含量低,氢元素含量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大,油料作物种子含大量脂肪,所以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有利于种子与氧气接触,进行有氧呼吸,C符合题意;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分析】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含量低,氢元素含量高,故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大,释放的能量更多。17.(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答案】A,C,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催芽是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给予种子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促进迅速发芽,也可以适当用温水淋种,A正确;B、常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储存种子,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贮藏时间,B错误;C、油料种子脂肪含量很高,氢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萌发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在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降低氧气浓度,使呼吸速率降低,同时减少水分散失,利于水果的保鲜,D正确。故答案为:ACD。【分析】因为细胞呼吸需要许多酶的催化,而酶在最适温度、pH 等条件下活性最高,因此储藏水果、粮食的仓库,往往要通过降低温度、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来减弱水果、粮食的细胞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进而延长保质期。1 / 1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一、易错陷阱1:细胞呼吸的产物----乳酸和二氧化碳1.(2024高一上·海淀期末)乳酸乳球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乳酸乳球菌制作的食物,减轻了酸味,口感更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的细胞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乳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2.(2024高二上·铜山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子贮藏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B.包扎伤口用透气的创可贴,目的是利于伤口附近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酸奶出现涨袋是因为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与玉米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氧气,播种时宜浅播3.(2023高一上·光明月考)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风干脱水后细胞呼吸强度减弱B.农田被水淹后可能导致植物产生酒精烂根C.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二氧化碳D.剧烈运动产生乳酸是因为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4.(2024高一上·杭州期中)水淹时,部分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厌氧呼吸,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乳酸积累,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玉米根细胞可通过将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从而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推测出所有植物细胞都能同时产生乳酸和酒精B.厌氧呼吸中丙酮酸产生乳酸的同时,还会有CO2生成C.丙酮酸产乳酸途径中能合成ATP,而丙酮酸产酒精途径中不能D.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细胞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5.(2024高一下·诸暨月考)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D.每分子葡萄糖经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二、易错陷阱2: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阶段6.(2023高一上·大理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释放能量B.无氧条件下葡萄糖也能被分解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少量ATP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7.(2023高一上·成华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B.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生成[H]C.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基质中释放能量最多D.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8.(2024高三下·射洪模拟)下列有关苹果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相同B.苹果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能量释放并合成ATPC.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产生NADHD.在生产实践上,苹果最好放在O2浓度为0的环境中储藏三、易错陷阱3:O2和CO2物质量关系9.(2016高三上·杭州期中)如图表示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的相互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点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B.在b点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C.若cd=ca时,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D.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四、易错陷阱4:有氧呼吸场所10.(2024高一上·铜仁期末)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亚洲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在百米赛跑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运动员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中分解产生丙酮酸C.人体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D.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11.(2024高一下·崇阳开学考) 如图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物质是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甲图中B物质是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乙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D.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12.(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了[H]C.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不进行呼吸作用五、易错陷阱5:储存蔬菜和水果与储存种子的条件13.(2024高一上·长沙期末)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两大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应在低温、无氧、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B.人体皮肤破损后,使用透气的创口贴,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C.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高于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施农家肥,可直接为蔬菜提供有机物,增加产量14.(2023高一下·玉溪期末)生产实践中,储存蔬菜和水果的最佳组合条件是( )A.零上低温、低氧、低CO2 B.零下低温、低氧、低CO2C.零下低温、高氧、高CO2 D.零上低温、低氧、高CO215.(2023高一上·信宜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晒干的种子因呼吸作用减弱而可以保存更长时间B.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C.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16.(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17.(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被动运输【解析】【解答】A、葡萄糖进入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葡萄糖不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的细胞,A错误;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B错误;C、乳酸乳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场所也是细胞质基质。2.【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3.【答案】D【知识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4.【答案】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5.【答案】D【知识点】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6.【答案】B,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并且释放少量能量,A不符合题意;B、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B符合题意;C、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C不符合题意;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前两阶段的NADH反应生成水,并且释放大量的能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在水的参与下,生成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7.【答案】C【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8.【答案】C【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9.【答案】B【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解析】【解答】解:A、据图分析,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所以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A正确;B、b点时无氧呼吸为0,此时只有有氧呼吸,没有酒精的生成,B错误;C、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C正确;D、图中b点之后氧气的吸收速率高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说明此器官呼吸作用消耗的可能还有脂肪等物质,故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D正确.故选:B.【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b点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说明该点和该点之后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点之前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说明细胞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点之后氧气的吸收速率高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说明此器官呼吸作用消耗的可能还有脂肪等物质.10.【答案】D【知识点】ATP的作用与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ATP是运动员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A错误;B、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B错误;C、人体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C错误;D、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不足时暂时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故百米赛跑中骨骼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答案为: D。【分析】1、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2、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3、 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11.【答案】D【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甲图中A物质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由葡萄糖降解产生的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不符合题意;B、甲图中B物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不符合题意;C、乙图的D+O2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水,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不符合题意;D、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有氧呼吸消耗1分子的葡萄糖产生6分子的CO2,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的葡萄糖产生2分子的CO2,所以如果两种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则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3,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C6H12O6)生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CH3COCOOH)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2)分析图甲:葡萄糖→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B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水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为丙酮酸,B为CO2,C为O2。图乙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12.【答案】A【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细胞呼吸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A项正确;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B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细胞的呼吸作用时刻在进行,D项错误。【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糖酵解)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场所为线粒体内膜。13.【答案】B【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水果和蔬菜的储存要在低温(零上低温)、低氧(不能无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A错误;B、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无氧呼吸,B正确;C、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主要透射蓝紫光,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所有光都可以通过,所以用蓝紫色薄膜建成的温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低于无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C错误;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施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即农家肥不能直接为蔬菜提供有机物,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粮食和蔬菜的贮藏:(1)粮食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干燥;(2)水果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一定湿度。14.【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零上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但零下低温会冻伤蔬菜和水果;低O2,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也会受到抑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高CO2可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故A、B、C均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1)温度:影响酶活性。 (2)氧气浓度:决定呼吸类型和强度。 (3)水分:自由水含量高时呼吸旺盛。15.【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A、由于种子晒干后,水分会减少,导致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B、由于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可以减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可以达到保鲜作用,B不符合题意;C、慢跑主要是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可以使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供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口贴”,是为了避免厌氧微生物繁殖,而不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无氧呼吸分为两种类型,即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无论哪种类型的无氧呼吸,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6.【答案】A,C,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用40℃的温水淋种给种子提供水分的同时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时常翻种可让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为种子萌发的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A符合题意;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应作低氧和低温保存,使贮藏寿命显著延长,B错误;C、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含量低,氢元素含量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大,油料作物种子含大量脂肪,所以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有利于种子与氧气接触,进行有氧呼吸,C符合题意;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分析】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含量低,氢元素含量高,故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大,释放的能量更多。17.【答案】A,C,D【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催芽是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给予种子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促进迅速发芽,也可以适当用温水淋种,A正确;B、常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储存种子,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贮藏时间,B错误;C、油料种子脂肪含量很高,氢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萌发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在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降低氧气浓度,使呼吸速率降低,同时减少水分散失,利于水果的保鲜,D正确。故答案为:ACD。【分析】因为细胞呼吸需要许多酶的催化,而酶在最适温度、pH 等条件下活性最高,因此储藏水果、粮食的仓库,往往要通过降低温度、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来减弱水果、粮食的细胞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进而延长保质期。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学生版).docx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