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三上·庄浪期中)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此时水需要 热量。【答案】蒸发;吸收【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解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时水需要吸收热量。【分析】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2.(2024三上·庄浪期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答案】不同的【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3.(2024三上·庄浪期中)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答案】加;搅拌【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4.(2024三上·庄浪期中)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 的方法。【答案】过滤【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因此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5.(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答案】错误【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6.(2024三上·庄浪期中)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答案】错误【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不能,比如油。7.(2024三上·庄浪期中)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答案】错误【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平均密度约为1.29克/升,而水蒸气的密度约为0.804克/升。在相同体积下(水蒸气和空气各10毫升),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8.(2024三上·庄浪期中)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无处不在,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9.(2024三上·庄浪期中)空气有质量的。 ( )【答案】正确【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10.(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面糖块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答案】C【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越多,溶解速度越快。因此切碎糖块并搅拌,这样糖块溶解速度最快。11.(2024三上·庄浪期中)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C.水会结冰【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解答】A、给水加热时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不符合题意。B、给水加热时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C、给水加热时水会结冰,给水加热时水不会结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12.(2024三上·庄浪期中)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C.空气能被压缩【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阻挡了水进来,因此纸不会湿。13.(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解答】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故答案为:A。【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14.(2024三上·庄浪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解答】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故答案为:B。【分析】生活中的“白气”、“白烟”往往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低温环境中液化现象明显。15.(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水枪 B.篮球 C.电风扇【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水枪、篮球都是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这一性质。电风扇利用了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性质。16.(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有质量 B.都有固定的形状 C.都是无色无味的【答案】A【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质量。17.(2024三上·庄浪期中)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嘴吹灭 B.用抹布盖灭 C.用灯帽盖灭【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8.(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溶液时,错误的做法是( )。A.贴着杯底 B.不贴杯底 C.不贴杯壁【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做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使用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要发出声音。19.(2024三上·庄浪期中)正确连线。融化 水被加热到翻滚蒸发 水变成冰凝固 水变成水蒸气沸腾 冰变成水【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融化是冰变成水的过程,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凝固是水变成冰的过程,沸腾是水被加热到翻滚的状态。20.(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它们?(至少写2种方法)【答案】①把磁铁放入混合物中,轻轻晃动。由于铁屑能被磁铁吸引,因此可以利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②把混合物放入水中,浮起来的是木屑,沉下去的是铁屑【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木屑浮在水面上,而铁屑沉底的性质,把它们放入水中利用沉浮分离。21.(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酒精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至少写3条)【答案】①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②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2.(2024三上·庄浪期中)探究杯底纸团不湿的奥秘。(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 。(2)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 。(4)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答案】(1)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2)水杯底部的纸团湿了(3)杯中水位下降(或水中冒泡)(4)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空气占据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纸团不会湿。(2)在杯底扎一个孔,再把杯子压入水底,这一次看到的现象是杯子里水面慢慢升高,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纸团湿了。(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杯子里的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4)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以上实验现象说明占据空间。1 / 1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三上·庄浪期中)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此时水需要 热量。2.(2024三上·庄浪期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3.(2024三上·庄浪期中)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4.(2024三上·庄浪期中)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 的方法。5.(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6.(2024三上·庄浪期中)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2024三上·庄浪期中)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8.(2024三上·庄浪期中)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9.(2024三上·庄浪期中)空气有质量的。 ( )10.(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面糖块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11.(2024三上·庄浪期中)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C.水会结冰12.(2024三上·庄浪期中)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C.空气能被压缩13.(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14.(2024三上·庄浪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15.(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水枪 B.篮球 C.电风扇16.(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有质量 B.都有固定的形状 C.都是无色无味的17.(2024三上·庄浪期中)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嘴吹灭 B.用抹布盖灭 C.用灯帽盖灭18.(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溶液时,错误的做法是( )。A.贴着杯底 B.不贴杯底 C.不贴杯壁19.(2024三上·庄浪期中)正确连线。融化 水被加热到翻滚蒸发 水变成冰凝固 水变成水蒸气沸腾 冰变成水20.(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它们?(至少写2种方法)21.(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酒精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至少写3条)22.(2024三上·庄浪期中)探究杯底纸团不湿的奥秘。(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 。(2)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 。(4)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蒸发;吸收【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解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时水需要吸收热量。【分析】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2.【答案】不同的【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3.【答案】加;搅拌【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4.【答案】过滤【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因此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5.【答案】错误【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6.【答案】错误【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不能,比如油。7.【答案】错误【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平均密度约为1.29克/升,而水蒸气的密度约为0.804克/升。在相同体积下(水蒸气和空气各10毫升),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8.【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无处不在,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9.【答案】正确【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10.【答案】C【知识点】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越多,溶解速度越快。因此切碎糖块并搅拌,这样糖块溶解速度最快。11.【答案】C【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解答】A、给水加热时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不符合题意。B、给水加热时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C、给水加热时水会结冰,给水加热时水不会结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12.【答案】B【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阻挡了水进来,因此纸不会湿。13.【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解答】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故答案为:A。【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14.【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解答】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故答案为:B。【分析】生活中的“白气”、“白烟”往往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低温环境中液化现象明显。15.【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水枪、篮球都是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这一性质。电风扇利用了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性质。16.【答案】A【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质量。17.【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8.【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做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使用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要发出声音。19.【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融化是冰变成水的过程,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凝固是水变成冰的过程,沸腾是水被加热到翻滚的状态。20.【答案】①把磁铁放入混合物中,轻轻晃动。由于铁屑能被磁铁吸引,因此可以利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②把混合物放入水中,浮起来的是木屑,沉下去的是铁屑【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木屑浮在水面上,而铁屑沉底的性质,把它们放入水中利用沉浮分离。21.【答案】①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②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2.【答案】(1)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2)水杯底部的纸团湿了(3)杯中水位下降(或水中冒泡)(4)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空气占据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纸团不会湿。(2)在杯底扎一个孔,再把杯子压入水底,这一次看到的现象是杯子里水面慢慢升高,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纸团湿了。(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杯子里的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4)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以上实验现象说明占据空间。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