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社会试题答案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F T T F T T T T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C D B D A B B D A D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C A B D C C C A B C三、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29.(10分)(1)亚 西汉(汉朝)(2分)(2)西安夏季气温高,能满足石榴喜温暖的习性;夏季降水量较大,能满足石榴夏季灌溉需要;西安附近有渭河流经,灌溉便利;西安位于海拔500米的丘陵地区,具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6分,任选3个角度即可)(3)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2分,写到2点,意思相近即可)30.(8分)(1)①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们会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②陶器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们会制作陶器,可以用它烧煮食物,储存食物和水,处于新石器时代;③碳化稻粒和检测出的水稻植硅体含量说明当时的人们会人工栽培的水稻,原始农业出现;④荷花山遗址发现的柱洞说明当时的人们会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生活。(4分)(2)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两处遗址都有内城和外城,说明都出现了城市,形成了早期国家;都有高等级的墓葬,墓葬内都有礼器,与普通墓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当时社会财富分配极不均衡,私有制已经产生,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阶级的分化。所以这些考古发现都是浙江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说明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4分)31.(10分)(1)分封制(1分)(2)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4分)(3)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北地区经济发展趋向于平衡,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学习,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4分)(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大一统包括政治一统、思想一统、民族一统、经济一统等多方面内涵。(言之有理即可)。(1分)32.(10分)(1)标题符合正确认识自己或者友谊的真谛即可。如接纳自己、有你真好、暖心的拥抱、友谊的美好等。(2分)(2)妈妈:宝贝,妈妈刚才太冲动了,说了好多让你不开心的话,妈妈真的知道错啦!希望你能原谅妈妈,妈妈以后一定会更加耐心地和你沟通的,好不好呀?(或者女儿:妈妈,对不起呀,我刚才不应该和您顶嘴的,我知道您都是为我好,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听您的话,不再让您生气啦!)(2分)理由: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2分,写到1个要点即可)(3)集体角度: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让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了交往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友谊角度: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系,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友谊的美好在于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让我们体悟美好人生;友谊要求我们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滋养心灵角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帮助,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每个角度2分,4分)33.(14分)(1)地势起伏大/地势落差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防洪、灌溉。(1点1分,2分)(2)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质量提高。(1点1分,共2分)从蔡伦总结前人经验,反复试验,最终改进造纸工艺,可以感受到他身上坚忍不拔、勇于探索、传承创新等精神品质。(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3)敬畏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复杂的人生境遇,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人生目标时,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树立人生目标时,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正确对待成败得失,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任写3点,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社 会 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3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2.全卷分为卷Ⅰ(判断题、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卷 I一、判断题(本题有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 涂黑)1.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巴西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2.直布罗陀海峡被称为海上交通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3.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4.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 )5.初中阶段的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进行引导和栽培。 ( )6.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 )7.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 )8.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 )二、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读图 1地球的宇宙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B.小行星带位于土星和木星之间C.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图 110.2024 年 8 月 8 日,日本九州岛宫崎县附近发生 7.4 级左右地震。要了解日本宫崎县的具体地理位置,应选择的最恰当的地图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亚洲政区图 D.日本政区图11.据统计,日本每年约发生 1500 次有感地震。读图 2 和图 3,对日本地震频发的成因或影响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1图 2 图 3A.因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引发 B.因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引发C.日本人口分布稀疏,地震造成的损失小 D.因为地震频发导致该地区气候温暖潮湿12.2024 年 3 月 23 日,全球公众环保活动 “地球一小时”拉开帷幕,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当地时间 19:30 依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如图 4 所示)。关于这次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地熄灯顺序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B.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均分布在北半球C.熄灯活动开始时,参与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同时熄灯D.熄灯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图 42024 年 10 月 24 日,亚洲绿色低碳发展圆桌论坛在青岛举行,哈萨克斯坦等国派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言。读图 5,回答 13—15 题。图 513.会议当天,青岛晴空万里,以下天气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14.据图分析,影响青岛和阿拉木图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15.该论坛的举办有利于 ( )①为亚洲各国洽谈绿色能源合作提供平台 ②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路径③彻底解决全球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 ④为构建清洁美丽亚洲贡献各方智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下列关于城镇与乡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的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B.城镇的绿地大部分未经改造C.大多数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乡村 D.城镇和乡村在不断发展变化17.下列关于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以米饭为主食与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有关B.欧洲人爱吃面包与该区域草场广布,牧草鲜嫩有关C.欧洲人以牛羊肉为主食与该区域气候高温多雨有关D.拉丁美洲以玉米为主食与该区域均处于低纬度有关218.某同学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远古时期人类活动的学习。据图 6 推断该远古人类是 ( )远古人类:?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集体生活图 6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19.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与变革时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诸侯林立,战火连绵 ②政权分立,民族交融③社会混乱,短暂统一 ④变法改革,富国强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图 7 中“和合”文化相符的是 ( )①孔子提出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③庄子认为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④韩非强调要树立君主的权威 “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C.②③④ D.①③④ 图 721.文景时期,为了存储粮食,各地纷纷修建粮仓。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汉初推行( )A.严刑峻法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统一货币措施 D.盐铁专卖措施22.对下面年代尺采用的历史纪年法及①处朝代的判断,正确的是 ( )夏 ① 春秋战国 秦 西汉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9 年2070 年 1600 年 1046 年 770 年 221 年 202 年A.干支纪年法 西周 B.王位纪年法 西周 C.年号纪年法 商 D.公元纪年法 商23.《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张骞出使西域被认为是“凿空”之举,是因为他 (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设置西域都护府并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C.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D.开辟了通往印度洋沿岸及红海地区的道路24.某同学整理了一组课本上的图片,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 ( )A.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B.政府重视兴修水利C.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325.潘展乐凭借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最终在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实现了奥运冠军梦!潘展乐的夺冠故事告诉我们 ( )A.顺境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B.有耀眼成就才体现人生价值C.努力是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D.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26.关注“微行为”,进行“微点评”。下列微点评错误的是 ( )微行为 微点评A 课间休息时抄袭他人作业 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B 周末时调查垃圾分类情况 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C 上下楼梯、台阶相互推拉 易造成危险的踩踏事件D 劝阻他人攀爬窗户和护栏 对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27.下列诗句属于称颂老师的是 ( )A.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B.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8.近年来,微信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实施网络诈骗,微信也成了“危信”。对此,我们需要 ( )①放弃网上交往的心理需求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③学会理性辨别,谨慎交友 ④远离互联网,过健康文明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卷Ⅱ三、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52 分)29.(10 分)原产于古安石国(今伊朗)的石榴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石榴的遥远来路】(1)由图 8可知,石榴原产于 ▲ 洲的古安石国,于 ▲ (朝代)传入我国长安(今西安),后扩展至全国。(2 分)图 8 石榴传播路线图【石榴的落地生根】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最早栽种石榴的地区,经过多年发展,西安临潼石榴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小贴士石榴喜温,需种植在有坡度、排水良好的地区。石榴在生长期(夏季)需要适量灌溉。图 9 西安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图 10 西安气候直方图(2)据图 9、10 及“小贴士”分析西安适合种植石榴的自然原因。(6 分)4【石榴的交流延续】过去,石榴通过古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不仅带来了资源和文化,还培植了与古安石国的深厚情谊。如今,依托“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优质又实惠的中国石榴通过便捷的交通又销往中亚各国。中伊两国联合拍摄纪录片电影《石榴的故事》,加强了两国在艺术与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增强了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3)根据以上所有材料概括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的共同意义。(2分)30.(8 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追寻先民足迹,感受中华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探寻衢州万年文化史】截至目前,衢州地区共发现 4 处上山文化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基于衢州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衢州完全可以表述为有‘万年的文化史’。”【活动二:探寻浙江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 石角山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 5300-4300 年,由 位于浙江衢州,距今4000多年,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 20 余 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城墙外有壕沟。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 古城东南面土墩墓群内随葬有青铜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 车马器、玉礼器、印纹陶器等,墓的玉礼器。 葬规模大,等级高。(1)请你从活动一中选择两个考古文物或遗迹,分别写出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4 分)(2)同学们根据活动二中的考古发现得出结论: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结论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4分)531.(10 分) “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公羊传》。同学们就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主题展开探究。【萌芽·形成】《诗经》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初步形成了萌芽状态的“大一统”观念。——摘编自丁鼎《孔子的“大一统”思想及其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大意义》(1)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初步形成了萌芽状态的“大一统”观念?(1 分)【建立·巩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 1700 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秦汉时期对我国“大一统”做出了哪些贡献。(4 分)【酝酿·重启】资料一 资料二北方少数民族耕作图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3)有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酝酿着我国大一统的重启”。请结合【酝酿·重启】中的资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4 分)(4)通过上述探究,你对“大一统”有何认识?(1 分)632.(10 分)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画里有“话”》原创漫画作品展。请欣赏以下三组作品,并完成相关任务。漫画 1: 漫画 2:母女的“战争” 漫画 3:关怀(1)请你给漫画 1 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 分)(2)围绕漫画 2,请你以妈妈或者女儿的身份给对方写一段话来消弭“战争”,并说明理由。(4分)(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漫画 3 蕴含的道理。(4分)733.(14 分)为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彰显古代科学家精神,我国陆续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简介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身为蜀郡郡守的他,望着贫困交加的百姓和波涛翻滚的洪水,下定决心“治蜀先治水”。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在他的主持下,民众开山凿石,筑堤引流,克服了重重困难,修建了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都江堰地形图材料二:人物简介蔡伦是东汉的一位科学家。身为尚方令的他,在掌管宫内文书档案过程中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心造出更好的书写材料。他总结前人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造纸工艺,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并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1)依据材料一,描述都江堰所在区域的地势特点,并概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侯纸”的特点,并结合蔡伦的事迹写出他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4分)(3)综合两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请谈谈你该如何追求美好的人生。(6 分)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龙游(参考答案)2024.12.22初中社会(定稿).docx 龙游(试题卷)2024.12.22七上初中社会(定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