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乐清市 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书写(3 分)评分细则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综合实践·经典伴我成长(24 分)1. (2 分)C 高见(评分细则:每空 1分)2. (6 分)(1)(3分)徜;徉;截 (2)(1 分)温故知新 (3)(2 分)C(评分细则:(1)和(2)题每空 1 分,(3)题每空 2 分)3. (3 分)示例一:我选择 A,因为寿镜吾先生身上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他学识渊博、热爱读书。例如,寿镜吾先生会摇头晃脑地读书,读到妙处,他总是微笑起来,十分入神。(2)他宽容慈祥。例如,寿镜吾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3)他节俭质朴。例如,寿镜吾先生夏天只备一件夏布衣衫,挂在墙上,与两个儿子共穿。示例二:我选择 B,因为白求恩身上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他具有国际主义精神。例如,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日,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毫不在乎自己的利益,一心想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斗争。(2)他对工作的要求精益求精。例如,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很是高明。(3)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示例三:我选择 C,因为唐僧身上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他善良慈悲,是一个极具同情心和慈悲心的人。例如,唐僧见到老鼠变的女人,就派徒弟们去营救;当一只小虫从他身上爬过时,他都不忍心伤害。(2)他意志坚定,为了取得真经,即使面对种种困难和诱惑,都不曾动摇。例如,在面对蝎子精的百般诱惑时,唐僧依然不为所动,一心只想取得真经。在取经的过程中,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财色所迷惑,不为死亡所屈服,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他能够成功取得真经的重要因素。(3)他文化修养深厚。例如,唐僧精通佛学,并且对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非常了解,这种深厚的文化修养使他在取经过程中能够与遇到的各种人物和妖怪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评分细则:理由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3 分,意对即可。没有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最多得 1分。)4. (9 分)(1)归雁洛阳边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思念 (4)知人论世(写“关注背景”或“关注人物经历”也可) (5)便引诗情到碧霄 (6)拟人 (7)枯藤老树昏鸦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分细则:每空 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5. (4 分)评分细则:参考示例,班级名合理 1 分,写明具体出处 1 分,分析班级名意蕴1 分,语言表达 1 分,合理即可。文学想象:脑洞的启蒙之旅(17 分)6.(3 分)①沿着旋梯走进斗室;②六个月后,被任命为图卢兹大主教;③梦境空间(评分细则:每空 1分。意对即可)7.(3 分)(1)①副主教的职位在变化,从副主教一路晋升为主教、大主教、红衣主教,直至教皇。②重复中最大的“变化”是幻境的结尾,副主教对堂伊列昂提出的请求的态度从以各种理由推迟到厌烦抛弃。(评分细则:每点 1分。合理即可)(2)(3 分)副主教代表着那些随着权力、地位一步步地攀升,逐渐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忘记了初衷,迷失自我,成为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那些人。(评分细则:能完整写出副主教所代表的人物类型得 3 分;只回答“背信弃义”或“不守承诺”得 2 分;答“高官厚禄”得 1 分)(3)我的发现:“重复”情节逐步推进典型人物命运的发展,并在“重复中的变化”里塑造人物形象;【批注 4】对应的重复情节也是对前文巫师所作预言的照应。8.说明:本题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关注对“巫师目的”的深层理解。第一层:从“巫师的目的”深层次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3-4 分)示例:首先,巫师在传授魔法前就提出了任职的要求,但副主教没有通过他的测试,无论在梦境还是现实时空,巫师都没有达成他希望得到报酬的目的;其次,巫师可能一直在寻找他希望找到的信守诺言的人,但他深知人性之不自知:副主教这一类人随着职位不断升迁的会逐渐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忘却了曾经的诺言,深陷贪婪和欲望的人性迷宫,成为一个自我迷失、背信弃义而不自知的人,所以说巫师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第二层:从“巫师的目的”浅层次理解,理解较浅层、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1-2 分)示例:本文题目即为“达不成目的的巫师”,副主教在梦境时空中忘却了曾经的诺言,也没有完成巫师的测试。因此,巫师希望得到报酬的目的并没有达成。(注:学生回答“巫师达成了他的目的,巫师利用梦境时空惩罚了违背诺言的副主教”。最多得 1 分)9.(4 分)(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唐僧误解为滥杀无辜,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逐出师门。(2)从最初“一个个尽皆打死”的冲动与暴力(或逞强斗勇、急躁而无怜悯同情心等),再到“选择了性地惩罚了领头的强盗,对其他人则予以宽恕”的暴力与慈悲的平衡,最后到“使用定身法,然后写下供状”的成熟与智慧,展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三次遇“强盗”的经历反映了孙悟空内心的成长和修行成果。(评分细则:第(1)题 1 分,要求答出“三打白骨精”;第(2)题,答出孙悟空的性格变化,2 分;答出“经历反映孙悟空从魔性到人性或佛性的成长修炼过程”,1 分。意近即可)10.①反应慢,缓慢;②离开;③明白,知道;④和……不同(评分细则:每空 1分)11.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评分细则:每空 1分,圈画不计分)12.B(评分细则:选 B得 3 分,其他选项不得分)13.示例一:作者通过“疾下”、“爪掬”、“口龁”等动词,用动作描写准确地刻画了猫迅速出击、用爪抓鼠顶毛、用嘴咬鼠头的动作,展现了狮猫捕捉大鼠时的敏捷与凶猛。同时,“辗转争持”则描绘了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激烈战斗场面,使得整个场景跃然纸上,更好地表现了狮猫的机智、敏捷与此前计谋的成功。示例二:“猫声呜呜,鼠声啾啾”通过模拟猫和鼠的叫声,用语言描写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性,让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听到这场争斗的喧嚣与紧张。这种声音的描绘,使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激烈战斗场面更加立体、真实,更好地表现了狮猫捕捉大鼠时的机智、敏捷、凶猛与此前计谋的成功。(评分细则:能从语言描写或动作描写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 分,狮猫形象 1分,意对即可)14.参考示例:动物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赋予多重隐喻意味,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重要载体。在《大鼠》中,“狮猫”与大鼠的斗争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较量。狮猫初看似乎无力与大鼠抗衡,但通过巧妙的策略,如“假寐诱敌”等,最终成功击败了大鼠。狮猫的形象隐喻了那些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富有智慧与谋略的人。它们能够在关键时刻运用智慧,以弱胜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郑振铎的《猫》通过讲述三只猫的不同命运,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狗·猫·鼠》中,“猫”则是鲁迅批判和讽刺的对象,“猫”被描绘为“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一副媚态”的形象,这明显是对社会上某些虚伪、自私、残忍的人的讽刺和揭露。鲁迅通过“猫”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这类人行为的厌恶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爱。因此,动物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重隐喻意味,它们是对人性、社会现实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与探索。(评分细则:结合其中两篇文章内容分析“猫”的形象与隐喻意即可得 4 分,只结合其中一篇分析“猫”的形象与隐喻意得 2 分;只分析“猫”的形象缺少隐喻意,一篇得 1 分)15.写作任务一(35 分):分数等级 评分细则一类 紧扣“走出校园”话题,写作目的明确。(35-32 分) 文章立意深刻,有正确的价值观。叙述生动,有具体细节。文章结构合理,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富有表现力。二类 围绕“走出校园”话题,写作目的较明确。(31-28 分) 文章立意较深刻,有正确的价值观。叙述较生动,有一定的细节描写。文章结构较合理,中心较明确,详略较得当,条理较清楚。语言较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三类 基于“走出校园”话题,写作目的基本明确。(27-24 分) 文章有一定的立意,有正确的价值观。叙述有细节。文章结构基本合理,有一定的中心,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流畅。四类 偏离话题,写作目的模糊,中心欠明确。(23-20 分) 内容空泛,情感虚假。语言欠通顺,结构欠完整。五类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19 分以 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 字。下)说明:1. 评分关注不同文体的特征。2. 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独特、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构思精巧、语言有表现力、逻辑严密等,鼓励打高分。3. 套题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 0分为止。4. 未补全题目扣 1分。5. 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扣 1 分。6. 错别字每 3个扣 1 分(重现者不计),不足 3 个不扣分,扣完 2 分为止。7. 字数不足,每少 50 字扣 1 分。任务二(5分):评分细则:评分 推荐语一类(5-4 分) 亮点表达清晰;理由阐述充分;条理清楚。二类(3-2 分) 亮点表达较清晰;理由阐述较充分;条理较清楚。三类(1-0 分) 亮点表达欠清晰;理由阐述欠充分;条理欠清楚。乐清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活动板块】学习分享会由三个板块组成,根据板块内容,小语进行了以下的素材整理,请帮助他语文试题一起完成。温馨提醒:板块一:学习之师1.全卷共7页,有三大板块,15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古之学者必有师。假如你可以选择下列人物或本册语文教材中的其他人物成为你的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老师,你会选择谁?请结合相关内容和阅读体验说明理由(理由至少两点)。(3分)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亨项》,按规定答题。A.寿镜吾先生《朝花夕拾》B.白求恩《纪念白求恩》C.唐僧《西游记》D.▲《▲》综合实践:经典伴我成长板块二:学习之法班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学习分享会,请你参加。4.品诗有法。整理课内古诗词,完成表格。(9分)【邀请函】品诗策略摘录诗文阅读收获品读意象乡书何处达?(1)▲。(王湾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邀请函《次北固山下》)来表达(3)▲一情感。尊敬的老师:(2)▲,随君直到夜郎西。(李您好!散班将于1月17日下午1点在校多媒体教室举行“经典伴我成长”学习分享会,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苍临现场指导,发表拙见,赐复为盼。(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此诗写于曹操铲除了袁氏集团的班级全体同学残余势力后,整个北方地区已学2025年1月14日握在他手中。此句尽显豪情壮志。晴空一鹤排云上,(5)▲。(刘禹此诗写于刘禹锡参与政治改革失锡《秋词(其一)》)败后被贬朗州期间。诗中隐含诗1.小语拟写了邀请函,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推敲后发现(▲)(填序号)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用词有误,可改为▲。(2分)明晰手法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运用(6)▲(填修辞手法),A.敝班B.莅临C.拙见D.赐复嗣同《漳关》)将山水写活,表达渴望冲决罗网、【开场白】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2.小语撰写了主持稿,请帮他完善。(6分)(7)▲,小桥流水人家。(马致通过对比,抒发离人愁思。同学们,本学期我们一起在经典的天地里尽情(chmg)①▲(yng)②▲。远《天净沙·秋思》)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到莎莉文老师的悉心教诲,我们感慨好老师能给孩子带来(é)总结:对于学过的古诗文,如果不经过重新整理思考,就会有所困惑,正如孔子所言:③▲然不同的生命体验;读《论语》,读到“湿故而知藏可以为师矣”,我们感叹“(8)▲▲。”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学习方法的查要性;读写景诗文,读到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我们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醇美…阅读经典,收获成长!板块三:学习之所(1)根据语境,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5.从经典诗文中任选一句,仿照示例,为班级命名并简述意蕴。(4分)(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波浪线处的内容可用成语▲潜(温馨提示:如直接选择本卷中的诗文名句,最多得3分。)代。(1分)【示例】(3)以上主持稿可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米朗读?下列感情基调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我给班级命名为“乐之”班,这出自于《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2分)如乐之者”一句。以此为班级名,希望班级同学能以学为乐,快乐学习。A.活泼欢快B.豪迈激昂C.凄凉感伤D.从容舒缓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7页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第1学期7年级上语文期末卷答案.pdf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第1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