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第1课时 奏响中学序曲
导入新课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生活,满怀希望跨入中学的大门。进入初中阶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呢?
难点
初中阶段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珍惜初中生活,把握人生机遇。
重点
初中阶段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课程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生命安全 与健康教育 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健全人格
自主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阅读教材P2—5,思考下列问题,并用红笔在课本上画出问题要点。
1.初中阶段的新发现。
2.初中时代的重要意义。
3.正确对待初中生活。
活动一 【感悟交流】
步入初中的你对初中生活有什么感受呢?请跟同学们分享你的中学初印象。
  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活动二 【探究与分享】
现场采访: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新发现?与小学相比,你的初中生活有哪些变化?你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1)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3)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4)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集体生活
课程和学习任务
社团活动
社会实践
集体生活,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活动三 教材解读
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
(1)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逐梦远航;
(2)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3)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
(4)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的进步。
阅读教材P5关于钱学森的故事,讨论以下问题:
  六年的中学生活给钱学森留下怎样的印象?这对他之后的人生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活动四 【探究与分享】
【阅读感悟】
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
学森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他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归国回列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每次路过母校的老校址,他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个。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拔节孕穗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名词解释





拔节孕穗期原指禾谷类作物汲取养分、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决定这一年收成多少的重要时期,需要农人精心照料。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和悉心栽培至关重要。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走近伟人:
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父母报仇,为做大学问家,为知书明礼,为让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周恩来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听到一惊,又问一次,周恩来又加重语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大为赞赏。周恩来小时候在淮安,除了得到养母陈氏的文化教育外,还在私塾读书学文化,到东北求学开始接触西学。周恩来1946年9月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说:“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到东北上学,让周恩来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国的一些情况,也初步看到了国弱民穷受欺凌的国内现状,当听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的消息后,在学校率先剪去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于是在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何读书的时候,他能自然而然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励志名言。
周恩来年少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南开学校毕业时与同学们互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留言,到日本留学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再到欧洲勤工俭学又回国投身革命……就一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少年定下初心,之后为之奋斗终身,周恩来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典范。
思考:周总理的事例启示我们面对即将开启的中学生活应该怎么做?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活动五 视频欣赏
板书设计
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奏响中学序曲
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新身份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的做法
新的人生旅程
新环境
新老师
新同学
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面漫画中人物的对话反映了他们( )
C
A.对初中生活的困惑
B.对初中生活的担心
C.对初中生活的期待
D.对初中生活的恐惧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对此,下列同学认识正确
的是( )
B
①小美:我要参加集体生活,涵养自己的品格
②小云:我要参加社团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小丽:我要学好各科知识,参加社团活动会影响学习成绩
④小峰:我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认识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进入初中,我们跨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寄予
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 )
A
①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
②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③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
④越来越有个性,叛逆冲动,爱冒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阅读与思考(8分)
4.在七年级某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初中生活发表了自己
的观点。小林说:“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我和同学参观了校史馆;语文老师给我们列出了课外阅读书目;地理课上我第一次尝试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班主任让我们自己选举班委、制订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校园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我加入了三个社团……”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小林同学遇到的这些新鲜事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帮助?(4分)
[答案] ①参观校史馆,能够帮助小林快速地了解学校的概况,为他尽
快适应中学生活做好准备;②进行课外阅读和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
可以帮助小林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选举班委、制订班规和班训、设
计班徽,可以帮助小林涵养品格,提升自我;④参加社团活动,可以
帮助小林培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4分)
(2)谈谈初中阶段对我们的重要性。(4分)
[答案] ①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②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③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答出两点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