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上)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为什么会长征?有哪些事件促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长征?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习目标: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年4月中国政治分布形势图
(一)政治
④1927年4月
①1925年
②1926年7月9日
⑦1928年5月3日
⑤1927年秋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国民政府开始北伐(第一次北伐)
③1927年1月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⑥1928年
继续北伐(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
济南惨案(“五三惨案”)
⑧1928年6月4日
皇姑屯事件
⑨1928年12月29日
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控制北京,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张作霖
张学良
蒋介石
汪精卫
问题1: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统一的?
(一)政治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8月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立法院院长胡汉民
司法院院长王宠惠
监察院院长蔡元培
考试院院长戴季陶
行政院院长蒋介石
政治特点:专制统治、形式统一
问题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政治特点?
(一)政治
形式统一
【中原大战】
1930年春爆发的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及李宗仁之间的战争。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将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空前规模的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到9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中原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中外历史纲要(上)》P133【学习拓展】
因为实际上仍在“军阀割据、混战”
思考:如何理解“形式统一”?
(二)外交
蒋介石没有抵抗,而是下令让北伐军绕道北上。
“济南惨案”中横死街头的民众
残忍杀害进行交涉的外交处主任蔡公时等人
外交特点:软弱妥协
问题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外交特点?
(三)经济
问题4: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特点?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发展表现:
(1)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在全国产业资本中,官僚资本所占的份额高达24.8%)
经济特点: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蒋介石
四大家族: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问题5:综合以上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代表的是什么阶级?
代表阶级: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
贰: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一)背景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枪决赤党摄影
(二)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油画)
1.时间:
2.领导人:
3.过程:
4.意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两万多起义军经过数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
随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
10月初,起义军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三)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1)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2)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4)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27年8月7日
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旧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四)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3.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1927年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
思考1:以上起义斗争说明中国走的是怎样一条革命道路?
学习俄国攻打大城市(城市中心道路)
(四)秋收起义
企图通过城市武装起义取得革命胜利的苏联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思考2:主动退出南昌、攻打长沙受挫说明什么问题?
为什么俄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俄国当时的情况(国情) 中国当时的情况(国情)
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力量
特殊国情
相对发达
相对落后
相对强大
相对弱小
参加一战(1914-1918)
城市敌人力量空虚
两半社会
城市敌人力量集中
(五)开辟革命新道路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建立时间:
(2)井冈山会师:
(3)意义:
1927年10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井冈山会师》(油画)
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部队大了,我们才有力量打下永新。当然,在这之前打了茶陵、遂川,也占领了宁冈县城。那时不敢走远,因为国民党来上两个团我们就打不赢。可是朱毛会师后力量就大了。——谭震林
(五)开辟革命新道路
2.古田会议——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29年 12月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
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选举毛泽东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党指挥枪
古田会议旧址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11月6日)
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建立红色政权——井冈山道路与模式
(1)背景: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2)建立红色政权(1931年11月)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五)开辟革命新道路
(1)概况: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五)开辟革命新道路
4.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读图,结合相关史实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有何意义?
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其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发展生产、支持革命的信念,有利于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
拥护共产党——打到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
叁:红军长征
(一)原因
为了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作了多方面的准备,强调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政治上,在根据地周围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经济上,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封锁;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9月底,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到瑞金,他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搬运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和训练方法,但博古对他十分信任和支持。李德和博古实际上成为最高的军事指挥者。他们放弃了过去几次在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方针,改为采取分散兵力打阵地战的单纯防御方针,让装备很差的红军同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同敌人拼消耗。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第五次“围剿”,美、英提供购买军火的贷款,增加了国民党军的新式装备,德国的七十多名军事专家被聘为顾问,美、英、德、日、法、意等国帮助运输武器装备。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师教学用书》
(1)蒋介石对第五次“围剿”做了充分的准备
(2)第五次“围剿”获得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3)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思考: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二)过程
冲破四道封锁线
浴血湘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4.11-12湘江之战
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1935.1遵义会议
长征后与共产国际失联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戴海东《长征中失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组织路线、军事路线上的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
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组织)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组领导军事(军事)
(二)过程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浴血湘江
(三)意义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
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毛泽东《七律·长征》手迹
思考:为什么说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革命中心:
瑞金→陕北 南方→北方
中国时局:
国共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战
内战(反蒋)→一致对外(抗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共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壹: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叁:
红军长征
贰:
工农武装割据
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政治
1.时间轴梳理
2.特点:专制统治、形式统一
(二)经济
1.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表现
3.特点: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
(一)背景
(二)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三)八七会议(1927年8月27日)
(四)秋收起义
(五)开辟革命新道路
1.开始
2.初期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
4.遵义会议后
5.结束
(一)原因
(二)过程
(三)意义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古田会议——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建立红色政权——
井冈山道路与模式
4.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