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七年级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物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B.生物能进行呼吸——农作物需要浇水、施肥C.生物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排尿,树落叶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培育高产水稻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操作过程中,在对光环节操作不规范的步骤是( )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眼睛看着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D.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以观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准3.下图为显微镜以及可供选用的4个镜头,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选用a和d镜头组合,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B.发现③镜头上有污点,应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C.观察某植物细胞,发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结构4.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葡萄果实切片。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①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碘液 B.碘液、清水C.生理盐水、碘液 D.生理盐水、清水“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提及两种生物,如图是这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甲细胞取自桃花、乙细胞取自鳜鱼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C.甲图中的结构①在桃花细胞中不存在D.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有乙图中的结构②6.“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下列关于诗中两种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都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C.杜鹃的花属于生殖器官 D.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7.从母羊甲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融到从母羊乙取出的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移植到母羊丙的子宫里,生出的小羊丁的主要性状像( )A.母羊甲 B.母羊乙 C.母羊丙 D.母羊甲、乙、丙的综合体8. 红心火龙果汁多味甜,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食用时手指和舌头会被染成红色,这些红色的汁液来自火龙果细胞的( )A.液泡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膜9.一颗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下图为细胞分裂与分化及组织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质B.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也不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C.植物体的五种组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D.人体的四大组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10.沙田柚特别甜,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水果。剥离果皮后得到的果肉和一颗颗的种子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分别属于( )A.组织、组织 B.组织、器官 C.器官、组织 D.器官、器官11.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结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M可以表示( )A.种子 B.叶绿体C.根、茎、叶 D.输导组织12.学校生物社团开展了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A.水绵无根、茎、叶,是藻类植物 B.地钱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是苔藓植物C.苏铁没有真正的花,是裸子植物 D.侧柏上长有球果,是被子植物13.狼牙齿锋利无比,可以像锯子一样把肉撕成一片一片的。它四肢粗壮有力,奔跑起来速度很快,属于哺乳动物。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说法错误的是( )A.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B.胎生、哺乳提高了产崽率C.狼的牙齿有犬齿的分化与其肉食性相适应D.哺乳为幼崽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14.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鲸鱼—肺 ②蚯蚓—体壁 ③蜥蜴—肺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气门 ⑦家鸽—肺和气囊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⑦15.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 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16.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不匹配的是( )A.某些真菌——提取抗生素 B.根瘤菌——固氮C.甲烷菌——生产沼气 D.酵母菌——制作酱油17.诺如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饮食传播的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诺如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B.病毒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诺如病毒 D.诺如病毒可以在未洗净的餐具上繁殖18.下表为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分析结果(“+”表示有,“-”表示无),甲、乙、丙三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生物组合中的( )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甲 - + + + -乙 + + + - -丙 + + + + +A.蛔虫、枯草杆菌、水稻 B.酵母菌、枯草杆菌、水稻C.蛔虫、酵母菌、水稻 D.蛔虫、枯草杆菌、酵母菌19.下列食品与其常用保存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①牛奶-巴氏消毒 ②水果-高温灭菌 ③蘑菇-脱水法 ④香肠-罐藏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鲫鱼靠尾部、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动B.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C.兔的门齿和臼齿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D.蛔虫生殖器官简单,消化器官发达,适于体内寄生生活21.学完动物的知识后,你会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如“海马不是马”“甲鱼不是鱼”“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A.哺乳类、爬行类、鱼类 B.鱼类、爬行类、哺乳类C.哺乳类、两栖类、哺乳类 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22.脊椎动物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B.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C.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D.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23.天宫空间站内的航天员需定期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以下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四种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甲和乙都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的C.图中四种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D.细菌、真菌和病毒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24.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面团膨大松软。下图表示用酵母菌发面时,不同温度对面团中酵母菌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过低不利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 B.温度越高,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越多C.发面的适宜温度大约在30~45℃之间 D.酵母菌除了用于制作馒头,还能酿酒二、综合题(40分)26.如图所示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1)图二中玉米种子的纵剖图,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 ]线剖开的。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观察,胚乳被碘液染成蓝色,说明胚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2)图二中的BCDE合称为 ,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3)“香酥大油条”蓬松酥脆,你可知道炸油条用的花生油和面粉分别来自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的 和 。(4)两类种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和 。27.(14分)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下面有四幅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一是某种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仅 由① 和② 组成。新冠肺炎就是由此类病毒引起的。图二为某种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三所示的细胞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图二细胞中没有 ,仅有DNA集中的区域,被称为原核生物。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具有荚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跟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它的生殖方式是 。(3 )图三为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相比,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 。(4) 图四为青霉的结构示意图,青霉的培养需要适宜的 ,水和有机物。28.(12分)在学完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后,某学习小组对当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到有如下几种动物。据图回答:图①所示动物是蚯蚓,用手指来回触摸①的身体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有协助运动的作用。(2 ) ②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成年青蛙水陆两栖,用 呼吸;鸟类则有 辅助肺呼吸。(4) 若将①②分为一类,③④⑤⑥分为另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 。(5)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述 (填编号)两种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三、实验题(10分)29、某中学组织开展“比较市售不同酵母对面团的发酵效果”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实验材料活性鲜酵母6 g,活性干酵母6 g,面粉750 g,蒸馏水适量,量筒,木棒等。(二)、实验过程与方法实验共设置三组,分别标记为A、B、C。步骤1:面团制备:各组取250 g面粉;A组加入2 g活性鲜酵母,B组加入2 g活性干酵母,C组不作处理;然后每组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步骤2:量筒法测定:每组各称取50 g面团,置于250 mL量筒中,用木棒将面团压平压实,记录初体积,量筒密封,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观察记录。(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发酵时间/min 面团体积/mL 组别 0 30 60 90 120A 48 64 80 130 140B 48 84 124 128 142C 48 48 48 48 48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设置C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2中,使A、B两组面团都胀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3)据表绘制A组面团体积随发酵时间变化的折线图。(4)根据最终发酵时长测得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指出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七年级生物答案一、选择题(50分)1.B 2、C 3、A 4、A 5、B 6、D 7、A 8、A 9、C 10、B11.B 12、D 13、B 14、B 15、C 16、D 17、A 18、A 19、B20.D 21、B 22、C 23、D 24、C 25、B综合题(40分)26、(14分) (1)a 淀粉 (2)胚 (3)子叶 胚乳 (4)种皮 胚27.(14分)(1)蛋白质 遗传物质 (2)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3)叶绿体 异养 (4)温度28.(12分)(1)刚毛 (2) 外骨骼 (3)肺和皮肤 气囊(4)脊柱 (5)⑤⑥三、实验题 (10分)29.(1)作对照(2)二氧化碳(3)如图:(4)市售不同酵母对面团的最终发酵效果基本相同(或活性鲜酵母与干酵母的最终发酵效果基本相同)(5)没有进行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