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猪心脏移植人体手术是人类首次尝试将器官跨物种移植进活人体内的成功实例。猪心肌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 细胞膜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高尔基体2. 某种具有膜结构的病毒专门侵染蓝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毒的膜中含有磷脂、蛋白质 B.蓝细菌含有核糖体和叶绿体C.该病毒可用于治理蓝细菌引起的水华 D.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3. 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细胞蓝细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旋藻可以将 CO 转变成有机物 B.螺旋藻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糖类C.螺旋藻细胞中含有 Fe、Ca等微量元素 D.螺旋藻具有细胞膜、核膜组成的生物膜系统4.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缺锌会导致植物节间缩短、叶片变小,俗称“小叶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谚语中的“肥”主要是指无机盐 B.锌是植物体的微量、必需元素C.锌会影响植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D.锌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5. 图为检测某组织样液中的某物质的操作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样液可以是鸡血B. B 液是0.05g/mL 的硫酸铜溶液C.该实验检测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多肽D. 图中“ ”代表50℃水浴加热6. 《氾胜之书》中写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即通过曝晒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曝晒过程中粮食失去了所有的水分 B.曝晒后粮食的含水量降低,新陈代谢停止C.粮食的含水量降低,不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D.曝晒与高温烘焙对种子的影响程度一致7.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糖类。下列物质不能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的是A. 葡萄糖 B. 蔗糖 C. 淀粉 D. 纤维素8. 若要证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为双层,下列实验材料中最佳选择是A. 肝细胞 B.酵母菌细胞 C. 鸡血红细胞 D.猪血红细胞9. 图为核苷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和②中五碳糖一定相同B.②和③可能参与RNA 的构成C.①和③构成的多聚体不同D.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与核酸的多样性无关10.下列不能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组成的是A. 细胞膜 B. 核膜 C. 细胞器膜 D. 小肠粘膜11.下表为水稻叶绿体和液泡比较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 叶绿体 液泡膜 a b色素 叶绿素, 吸收转化光能 C分布 d 植物细胞、酵母菌细胞液体 叶绿体基质 eA. a和b 都是双层膜 B. c决定花、果实的颜色C. d为所有植物细胞 D. e为细胞质基质1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和原生质体(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体积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图可知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a左右B.一定范围内蔗糖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C.液泡体积缩小导致原生质体体积缩小D.蔗糖溶液浓度大于 a后没有水分子进入细胞13.植物根部细胞通过多种“策略”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 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 进出细胞的跨膜方式相同B.Na 进出细胞的跨膜方式不同C. H O 进入细胞的跨膜方式是被动运输D.Na 进入液泡能提高细胞的抗盐碱能力14.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蛋白质 B.酶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C.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仍有催化能力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15.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受其遗传物质控制,玉米细胞中有DNA和R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细胞中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B.在单链RNA中有且仅有一个磷酸基团连接一个五碳糖C.玉米细胞中 DNA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D. DNA 和RNA 的中文名称分别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二、非选择题:共55 分。16. (11分)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和乳糖不耐受症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分解利用过程。当肠道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 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导致患者腹胀、腹泻。(1)图中分解乳糖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细菌与人体小肠上皮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细菌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 ,其功能是 。(2)图中A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那么 A代表的物质是 ,它是组成 (多糖,答3种)的单体。(3)乳糖是动物二糖,植物细胞中二糖有 。乳糖是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时与 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17. (11分)某种脑啡肽是人工合成的具有镇痛功能的药物,它的结构式如下图。(1)组成该脑啡肽的氨基酸有 个,有 种。(2)合成该脑啡肽时产生的H O中H来源于 ,O来源于 。(3)脑啡肽需要与相关受体结合才能起镇痛作用,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细胞膜的某项功能有关,该功能是 、(4)脑啡肽 (填“能”或“不能”) 口服, 理由是 。18. (11分)现有耐盐碱植物和普通植物若干,由于标签脱落无法辨认类型,某小组用0.3g/mL的KNO 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植物细胞,结果如图所示。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的剩余部分。(1)该实验应选择根尖的 (填“成熟区” “伸长区”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实验,理由是 。(2)图中Ⅱ组植物是 植物,其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3g/mL 的KNO 溶液浓度。(3)A→B段Ⅰ组植物根尖细胞的吸水能力 。A→C段Ⅰ组植物根尖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在该过程中细胞大小的变化是 。(4)B→C段出现的原因是: ,导致细胞吸收水分。19. (11分)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具有两条肽链,是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途径,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存储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1)胰岛素至少具有 个氨基,胰岛素产生过程中脱水缩合发生在 、肽链折叠发生在 、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提供。(2)胰岛素产生过程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囊泡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该方式 (填“需要”或“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3)饥饿时血液中葡萄糖主要来自于 。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导致胰岛素浓度立即升高,这说明胰岛素的分泌存在 分泌途径。20. (11分)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1)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消化分解成 ,才能被细胞吸收。(2)下图是维生素D促进血液中Ca 浓度升高的示意图。TRPV6是Ca 通道转运蛋白,PMCA为Ca 载体转运蛋白。①Ca 需要与 (填“TRPV6”或“PMCA”)结合才能完成跨膜运输,Ca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②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 ,该图说明维生素 D的功能之一是 。③人体血液中缺钙会出现 等症状。(3)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实验步骤 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 使其充盈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中 NaCl 溶液的量甲 0.7%NaCl 10mL l mL乙 0.9%NaCl 10mL 3mL丙 1.1%NaCl 10mL 5mL丁 0.9%NaCl+微量 Na 载体的抑制剂 (其作用是抑制该载体的功能)共10mL 9.9 mL①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由肠腔进入血液,丙组 。②乙、丁的实验结果说明小肠在吸收Na 时需要 参与,其化学本质是 。③人体内Na 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引起肌肉酸痛、无力。2024年秋高一(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学 参考答案1~5CBADC 6~10 CDDAD 11~15BDADD解析:1. C。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核。2. 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有叶绿素。3. A。螺旋藻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错误。Ca是大量元素,C错误。螺旋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D错误。4. D。锌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5. C。蛋白质和多肽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该实验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D错误。鸡血为红色,会干扰实验现象,A错误。B液是0.01g/mL 的硫酸铜溶液,B 错误。6. C。曝晒过程中粮食失去大量的自由水,新陈代谢强度减弱,但多数种子是活的。高温烘焙种子失去自由水和结合水,种子死亡。7. D。纤维素参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不能被植物细胞分解,也不能为植物细胞供能。8. D。猪血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磷脂分子全部来自于细胞膜,可用于证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为双层,而其他三种细胞中还有其他膜,不适合该实验。9. A。①是脱氧核苷酸,②可以是脱氧核苷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二者的五碳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选A。10. D。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组成的,小肠粘膜不是细胞内的膜,故选D。11. B。a是双层膜、b是单层膜,e为细胞液,其中的色素是花青素,能决定花、果实的颜色,即表中的c,叶绿体只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如根细胞中就没有叶绿体。12. D。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时液泡才开始变小,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a左右。在一定范围内蔗糖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液泡越小。液泡是植物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液泡失水变小导致原生质体体积缩小。蔗糖溶液浓度大于 a后水分子不断进出细胞,只是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小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所以D错误。13. A。由图可知H 进细胞是顺H 浓度,出细胞是逆H 浓度,而且需要ATP,所以H 进出细胞的跨膜方式不相同。Na 进入液泡能提高细胞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盐碱能力。14. D。酶是有机物,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失去活性,不再有催化能力。15. D。DNA 和RNA 的中文名称分别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16. (11分)(1) DNA (1分)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或前者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后者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细菌无核膜或细菌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2分)核糖体 (1分)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分)(2)葡萄糖(1分) 淀粉、糖原、纤维素(2分,缺一不可)(3)麦芽糖、蔗糖(2分,缺一不可) 斐林试剂(1分)17. (11 分)(1) 5(1分) 4(1分)(2)氨基和羧基(2分) 羧基(1分)(3)蛋白质或糖蛋白(1分)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分)(4) 不能(1分) 在消化道中被相关酶水解,失去相应的功能(2分)18. (11分)(1) 成熟区 (1分) 因为成熟区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实验现象明显(2分)(2) 耐盐碱(1分) 大于(1分)(3) 增强(1分) 先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复原(2分) 基本不变(1分)(4) K 和NO 进入细胞(2分)19. (11分)(1)2(1分) 核糖体 (1分) 线粒体(1分 ) 内质网(1分)(2)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流动性(1分) 胞吐(1分) 需要(1分)(3) 肝糖原(1分) 调节型 (1分)20. (11分)(1) 葡萄糖(1分)(2) ①PMCA (1分) 协助扩散(1分)②脂质(1分) 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2分)③抽搐(1分)(3)①由血液进入肠腔(1分)②Na 载体 (1分) 蛋白质(1分)③降低(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