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基础主干落实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填图绘图】·填图: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出欧洲、北美洲和亚洲。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置 范围 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A 洋、B 洋和C 洋 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以及沿岸的D 洲、E 洲、F 洲的陆地和岛屿海陆 分布 陆地为主 海洋为主自然 环境 2 000多米厚的冰层、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 气候 ——“白色荒漠” 烈风——“ ” 寒冷和风速不如南极,降水量比南极高得多代表 动物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丰富的自然资源:(1)南极地区:有丰富的 资源、固体 资源和海洋生物,被誉为自然资源的“ ”。(2)北极地区: 、天然气储量丰富。2.主要的科学考察站:(1)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a ;南极地区:b 、c中山站、d 、e泰山站和f 。(2)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三、保护极地环境1.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2.国际社会制定了《 》《 》等条例。漫画助学名师归纳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特征1.位置最南的一个大洲。2.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质疑判断(1)南极地区等于南极洲,北极地区等于北冰洋。(×)(2)我国南北两极地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极地,人人有责。重点案例探析极地的开发和保护【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案例突破】(2024·四川学业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图1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简图,图2为人体体温、水的冰点和两极地区气温对比图,图3为极地地区两种动物。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从高、中、低纬度看,秦岭站位于 纬度。(2)A、B两种极地地区动物,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是 。(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 ,原因是 。(4)到南极地区旅游,需要准备哪些必备物品 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郑州二七期末)冰岛、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是探索北极路线中三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图1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图2为北极地区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1.探索北极的最佳时间是( )A.3月-5月 B.6月-8月C.9月-11月 D.11月-次年2月2.在本次旅行中可以体验泡温泉的是( )A.冰岛 B.格陵兰岛C.斯瓦尔巴群岛 D.黄河站3.格陵兰岛85%的地面上覆盖着平均厚达2 300米的大陆冰川。近年来岛上冰川面积不断萎缩,原因可能是( )A.风力大,水分蒸发B.游客增多,消耗淡水C.降水少,缺乏水源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2023·四川学业考)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山站的监测数据,南极地区海冰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4~6题。4.中山站的纬度约为( )A.69°S B.69°NC.53°S D.53°N5.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 )A.纬度较高 B.所在纬线较长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年平均气温更低6.一年中,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小可能出现在( )A.2月 B.4月C.6月 D.9月【关键能力·提升练】(2024·四川学业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图1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7~10题。7.从秦岭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沿海航行到达中山站,依次经过的大洋分别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8.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 )①室内通风 ②材料耐辐射③墙体保温 ④防积雪压塌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9.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北方 D.西南方10.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知识拓展】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夏季,它们在北极地区繁殖;冬季,因食物短缺和迁徙本能飞往南极附近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图1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图2为北极燕鸥图片。读图,完成11、12题。11.北极燕鸥迁徙经过的大洋和附近的大洲为( )A.印度洋、亚洲东岸B.印度洋、非洲东岸C.大西洋、南美洲西岸D.大西洋、欧洲西岸12.北极燕鸥( )①适应了在高纬度地区生活②越冬地位于北极地区附近③繁殖地为降水丰富的地区④迁徙到南极时为当地暖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沿着北极航道,某考察团开启了一段探索北极地区自然与科学的旅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行进:北极航道】 考察团乘船行驶于我国与俄罗斯合作打造的北极航道。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北极海冰范围观测(1970年—2007年)和预测(2030年—2100年)分布图。(1)北极东北航道经过北冰洋,将 洋和 洋联通,利于沿岸国家的交流。(2)通过查阅数据,考察团发现随着北极地区海冰覆盖面积逐渐 ,北极航道的通行难度逐渐降低,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第一站:“鹿之乡”】 在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上,涅涅茨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保持驯鹿习俗的部落,他们搭建锥形、低矮、无窗的鹿皮帐篷居住,为了驯鹿能吃到嫩树叶、草类等,每年人们随驯鹿进行长达数百千米的迁徙。如图为鹿皮帐篷景观图。(3)分析涅涅茨人居住帐篷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二站:“种子诺亚方舟”】 我国黄河站建在斯匹次卑尔根岛,考察团见到世界种子库,约1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保存在零下18摄氏度的山体下,以预防环境污染、战争等引起物种消失的风险,被称为“种子诺亚方舟”。如图为世界种子库景观图。(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种子库”可能遭到的威胁是(AB)(双选)A.气温升高,种子难以贮存B.冰雪融化,雪水渗入隧道C.火山喷发,种子库被掩埋D.开采资源,导致山体坍塌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基础主干落实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填图绘图】·填图: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出欧洲、北美洲和亚洲。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置 范围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A大西洋、B印度洋和C太平洋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以及沿岸的D欧洲、E亚洲、F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海陆 分布 陆地为主 海洋为主自然 环境 2 000多米厚的冰层、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冰雪高原” 气候干燥——“白色荒漠” 烈风——“风库” 寒冷和风速不如南极,降水量比南极高得多代表 动物 企鹅 北极熊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丰富的自然资源:(1)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和海洋生物,被誉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2)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2.主要的科学考察站:(1)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a黄河站;南极地区:b长城站、c中山站、d昆仑站、e泰山站和f秦岭站。(2)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北极地区:6-8月;南极地区:11月-次年3月。三、保护极地环境1.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2.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漫画助学名师归纳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特征1.位置最南的一个大洲。2.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质疑判断(1)南极地区等于南极洲,北极地区等于北冰洋。(×)(2)我国南北两极地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极地,人人有责。重点案例探析极地的开发和保护【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案例突破】(2024·四川学业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图1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简图,图2为人体体温、水的冰点和两极地区气温对比图,图3为极地地区两种动物。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从高、中、低纬度看,秦岭站位于高纬度。(2)A、B两种极地地区动物,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是B。(3)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低,原因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较高,冰面反射阳光。(4)到南极地区旅游,需要准备哪些必备物品 答:保暖衣物,护目镜,充足的食物等。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郑州二七期末)冰岛、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是探索北极路线中三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图1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图2为北极地区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1.探索北极的最佳时间是(B)A.3月-5月 B.6月-8月C.9月-11月 D.11月-次年2月2.在本次旅行中可以体验泡温泉的是(A)A.冰岛 B.格陵兰岛C.斯瓦尔巴群岛 D.黄河站3.格陵兰岛85%的地面上覆盖着平均厚达2 300米的大陆冰川。近年来岛上冰川面积不断萎缩,原因可能是(D)A.风力大,水分蒸发B.游客增多,消耗淡水C.降水少,缺乏水源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2023·四川学业考)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山站的监测数据,南极地区海冰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4~6题。4.中山站的纬度约为(A)A.69°S B.69°NC.53°S D.53°N5.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B)A.纬度较高 B.所在纬线较长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年平均气温更低6.一年中,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小可能出现在(A)A.2月 B.4月C.6月 D.9月【关键能力·提升练】(2024·四川学业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图1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7~10题。7.从秦岭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沿海航行到达中山站,依次经过的大洋分别是(B)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8.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C)①室内通风 ②材料耐辐射③墙体保温 ④防积雪压塌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9.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A)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北方 D.西南方10.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D)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知识拓展】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夏季,它们在北极地区繁殖;冬季,因食物短缺和迁徙本能飞往南极附近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图1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图2为北极燕鸥图片。读图,完成11、12题。11.北极燕鸥迁徙经过的大洋和附近的大洲为(D)A.印度洋、亚洲东岸B.印度洋、非洲东岸C.大西洋、南美洲西岸D.大西洋、欧洲西岸12.北极燕鸥(B)①适应了在高纬度地区生活②越冬地位于北极地区附近③繁殖地为降水丰富的地区④迁徙到南极时为当地暖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沿着北极航道,某考察团开启了一段探索北极地区自然与科学的旅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行进:北极航道】 考察团乘船行驶于我国与俄罗斯合作打造的北极航道。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北极海冰范围观测(1970年—2007年)和预测(2030年—2100年)分布图。(1)北极东北航道经过北冰洋,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联通,利于沿岸国家的交流。(2)通过查阅数据,考察团发现随着北极地区海冰覆盖面积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通行难度逐渐降低,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一站:“鹿之乡”】 在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上,涅涅茨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保持驯鹿习俗的部落,他们搭建锥形、低矮、无窗的鹿皮帐篷居住,为了驯鹿能吃到嫩树叶、草类等,每年人们随驯鹿进行长达数百千米的迁徙。如图为鹿皮帐篷景观图。(3)分析涅涅茨人居住帐篷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答:为了适应当地气候严寒、食物短缺的情况。【第二站:“种子诺亚方舟”】 我国黄河站建在斯匹次卑尔根岛,考察团见到世界种子库,约1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保存在零下18摄氏度的山体下,以预防环境污染、战争等引起物种消失的风险,被称为“种子诺亚方舟”。如图为世界种子库景观图。(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种子库”可能遭到的威胁是(AB)(双选)A.气温升高,种子难以贮存B.冰雪融化,雪水渗入隧道C.火山喷发,种子库被掩埋D.开采资源,导致山体坍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 学生版.docx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