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相应的信息,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消除太空微小颗粒撞击空间站的太阳翼产生的影响。图1为航天员太空出舱图,据此完成1~2题。【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宇宙环境】
图1
1.宇航员出舱面临的困难有( )
①舱外无光源 ②舱内外温差大 ③太空“垃圾”多 ④失重影响行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此次维修意味着航天员有能力( )
①开展舱外活动 ②在舱外进行实验 ③保护空间站安全 ④登上月球等星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4年3月5日,风云四号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监测范围进一步西移,并提升原有载荷性能,新增快速成像仪,大幅提高我国对短临天气的观测能力。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地球运动主题】
图2
3.风云四号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雨水 B.春分 C.立夏 D.惊蛰
4.风云四号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时,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变长夜变短 D.夜变长昼变短
5.风云四号B星比风云四号A星的优势是( )
①提高对短临天气的观测能力 ②新增快速成像仪
③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 ④提升原有载荷性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早年修的铁路为降低高差多采用迂回线路,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迂回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或桥梁取代。图3是我国某段“灯炮”型迂回铁路线及周边等高线图,据此完成6~8题。【等高线地形图与因地制宜主题】
图3
6.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0米 B.40米 C.60米 D.80米
7.图中铁路线迂回绕开的山体部位是( )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8.于海拔750米高处经AB两点“裁弯取直”,AB段施工( )
A.仅架桥梁 B.仅挖隧道 C.桥隧结合 D.无需桥隧
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森林覆盖率约为31%,每年可以吸收约156亿吨二氧化碳,图4是全球森林覆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认识地球表面+环境保护】
图4
9.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
10.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做法是( )
①鼓励开发木材代用品 ②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③鼓励使用原浆纸制品 ④经济扶持造林、育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张到国外考察,在某地多见图5所示的居民。据此完成11~12题。【认识人种与语言】
图5
11.根据居民服饰由此推测当地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英语 B.法语 C.阿拉伯语 D.西班牙语
12.此地居民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毛里求斯是一个多火山的岛国,该国大量种植甘蔗,制糖业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图6图7分别是毛里求斯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15题。【认识国家+气候类型与特点】
图6 图7
13.毛里求斯位于( )
A.西半球、南温带 B.东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14.毛里求斯地形地势特征(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15.毛里求斯制糖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广大 D.降水季节性变化大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图8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9为甘肃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16~18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
图8 图9
16.甘肃积石山县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5.7°S,102.8°E) B.(35.7°S,102.8°W)
C.(35.7°N,102.8°E) D.(35.7°N,102.8°W)
17.甘肃积石山县发生地震的原因( )
A.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造成
B.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碰撞挤压造成
C.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张裂拉伸造成
D.位于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张裂拉伸造成
18.地震发生后,合理的逃生方式是( )
A.低楼层要立即躲入卫生间 B.高楼层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C.高楼层用窗帘从窗户逃离 D.室外远离建筑物就地趴下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为了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小红同学收集了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图10)和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1)。据此完成19~21题。【人口发展主题】
图10 图11
19.据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②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
③亚洲北部人口稠密 ④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欧洲人口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企业招工困难 ②学生入学困难 ③银发经济活跃 ④学前教育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1.针对非洲当前的人口增长情况,当地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B.适当推退退休年龄
C.加大基础教育设施投入 D.大量吸收海外移民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过于湿热、寒冷、干旱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图12为某大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2~24题。【人口发展主题】
图12
22.图示大洲为(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3.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该大洲的( )
A.北部 B.内陆地区 C.东南部 D.河流沿岸
24.甲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 D.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干旱少雨的高山和河谷地带,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不开窗或二层开小窗,屋内设有火炕。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被称为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图13为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完成25~27题。【居民与聚落主题】
图13
25.土掌房以土、石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程量小 B.轻质材料 C.就地取材 D.便于翻新
26.土掌房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土地 B.便于出行 C.加强联系 D.为了美观
27.为保护“活着”的文化遗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保护古建筑,将居民全部外迁 ②全部拆除,建设新城镇
③适度发展旅游,增加经济收入 ④建设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24年1月1日,金砖国家大家庭再添五个新成员(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埃塞俄比亚),金砖五国升级为金砖十国,金砖合作机制迈入新阶段。图14为金砖十国分布图和光伏产业图,据此完成28~30题。
图14
28.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对话 D.南南合作
29.沙特阿拉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为应对石油的枯竭,该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位于赤道,太阳辐射较强 B.沙漠地区,气温较高
C.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D.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30.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的意义包括(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扩大各国贫富差距
③促进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区域认识与合作主题】
材料一:南美锂三角盛产锂矿,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得锂元素不断富集。锂矿用途广泛,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普及促使全球对锂储能需求增加。开采锂矿耗水量巨大,同时会排出有毒废气废水,受制于技术和环境,该地锂矿开发程度不高。
材料二:2023年7月5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与巴西地方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在卡马萨里市合作建造大型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基地,包括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工厂。
材料三:图15是南美洲锂三角位置略图,图16是锂三角地区气候资料图。
图15 图16
(1)说出锂三角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4分)
(2)从地形和气候说出锂三角蒸发旺盛的原因。(4分)
(3)列举锂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分)
(4)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巴西合作为例,简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6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认识聚落与发展】
探究一:聚落的类型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探究二: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探究三:聚落的保护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其设计精巧、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1)判断探究一中描述的是哪种聚落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2)说出探究二聚落形成的原因。(4分)
(3)从聚落规模、景观变化等方面,描述探究二所示聚落1962~2022年的变化。(4分)
(4)如果你去参观乔家大院,作为一名游客,应该为保护传统民居做些什么?(答两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