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思考:你能看到图中所示的图形吗?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科学思维)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我为什么是男孩?我为什么是女孩?2、性别决定方式(1) XY性染色体决定型: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X和Y两条染色体。(XY)雄性:雌性: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X染色体。 (XX)(2)ZW性染色体决定型:鸟禽类、蛾、蝶雄性: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Z染色体。 (ZZ)雌性: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Z和W两条染色体。 (ZW)雄鸡性染色体组成:ZZ雌鸡性染色体组成:ZW性别决定1、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3)染色体组数决定型:蚂蚁、蜜蜂等其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蜂王♀:2n=32雄峰♂:n=16工蜂♀:2n=322、性别决定方式一、伴性遗传(4)环境因子决定型:鳄鱼、乌龟等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鳄鱼在30℃及以下温度孵化时,全为雌性;32℃孵化时,雄性约占85%,雌性占l5%。(5)环境因子影响性别表征:黄鳝、红鲷鱼等黄鳝在发育过程中会经过雌雄两个阶段。2龄前皆为雌性;3龄转变为雌雄间体,卵巢退化,精巢形成,到6龄全部反转为雄性。了解即可一、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ⅠⅡⅢ12123456123456789101112(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隐性基因(3)若用B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写出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分析人类红绿色盲写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性 别 女性 男性基因型表型 正常 正 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XBXBXBXbXbXbXBYXbYBBBbbbBb亲代基因型 子代色盲概率男性中色盲概率 女性中色盲概率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XbXb × XbY 100% 100%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00000050%50%50%100%推导六种婚配的结果——子代色盲发病率亲代 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配子子代XB XBXBXbXbYXBXbYXBY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1 : 1结论: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他女儿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亲代 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配子子代XB XbXBYXBXBXBXBYXBYXbXBXbXbY女正常 女携带者 男正常 男色盲1 : 1 : 1 : 1结论: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而且只能传给其女儿(交叉遗传)通常隔代遗传(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特点2:特点3:思考:男性红绿色盲患者色盲基因的来源和去向。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亲代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配子子代XB XbXbYXBXbXBXbYXBYXbXbXbXbY女携带者 女色盲 男正常 男色盲1 : 1 : 1 : 1结论:女病父必病女儿色盲父亲必色盲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Xb XbXBYXBXbXbXBYXbY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1 : 1结论:母病儿必病母亲色盲儿子必色盲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特点4: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小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通常为隔代交叉遗传(性别上的交叉)3.女病父子必病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方法,体现了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D.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个体一定为雌性2、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它的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3、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C课堂练习DD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1125432761832487659ⅠⅢⅡ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显性基因 [进一步探究] (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3)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男性患 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 IVIIIIII25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相传)3.男患其母、女必患【例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性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性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D熟记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2.父传子,子传孙ⅠⅡⅢ男性患者 伴Y染色体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特点: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芦花)是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控制的。只含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非芦花。某养殖场想多培育母鸡,但雏鸡雌雄不易辩认,如何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根据雏鸡羽毛性状将性别区分开来。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二、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交配♂♀ZbZbZBw×亲代配子ZbZBW子代ZBZb♂Zbw♀芦花鸡 非芦花鸡从早期的雏鸡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有一对健康的夫妇,妻子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现在他们想要生一个孩子,但担心自己将来的小孩会遗传到红绿色盲,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特地来咨询你的意见。 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医生: 二、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亲均色盲,祖母、母亲和外祖父母均色觉正常。在此家庭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A.外祖母→母亲→男孩B.祖父→父亲→男孩C.祖母→父亲→男孩D.外祖父→母亲→男孩2、下列属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是( )A.隔代交叉遗传B.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D.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DA3.如图是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此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10_______,11______________。(3)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4)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XXbXb和XbY: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XbYXbYXBXb或XBXB1→4→8→141/40由题干可知:该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应该结合伴性遗传的特点来分析。决定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黄色、黑色和虎斑色雌猫的基因型分别为 rr、RR、Rr。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黑色雄猫交配,生下一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则这两只小猫的性别为( )A.两只雌猫 B.两只雄猫C.一只雌猫和一只雄猫 D.两只雌猫,或一只雌猫和一只雄猫某一家庭共 4 口人:一对夫妻及其儿子和女儿。已知该女儿为抗维生素 D佝偻病患者其他 3人的表型未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父亲一定患病,母亲一定患病,儿子一定患病B.若父亲患病,则母亲可能患病,儿子一定患病C.若母亲患病,则父亲不患病,儿子一定患病D.若父亲正常,则母亲患病,儿子可能患病CD若已知控制果蝇的直刚毛(B)与卷刚毛(b)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其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是否与性别有关?举例说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 现型比例与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2)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X染色体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且子代雄果蝇既有直毛又有分叉毛BXF,bY或BY,bXF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伴性遗传常见题型—亲子代互推3∶1 2∶1阔叶个体致死型伴性遗传常见题型—★判断遗传方式 (三步走)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②“有中生无,女儿正常”――必为常显①“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常隐③“无中生有,儿子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X隐。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必为显性遗传,可能是常显,也可能是X显。⑤“母病子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X隐”⑥“父病女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最可能为“X显”⑦“在上下代男性之间传递”― 最可能为“伴Y”下列遗传系谱图中,两个家系均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1)甲种病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乙种病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故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种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X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列遗传系谱图中,两个家系均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小张(Ⅲ-2)与小李(Ⅲ-4)婚配后:(1)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2)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3)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为 (用分数表示)。7/91/725/245.下图为某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甲病由T、t基因决定,乙病由A、a基因决定,Ⅰ-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2)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6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个体。(3)如果Ⅲ-2与Ⅲ-5结婚,后代中理论上最多会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他们生育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1)X 隐 (2)AaXTXt AaXTY或AAXTY Ⅰ-1 (3)12 1/36 2/9 一、探究基因所在的位置——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上可设置正反交两组实验,如果结果不相同(与性别无关)可以首先考虑基因位于细胞质的DNA上;如果结果相同,可以考虑基因位于细胞核的DNA上。AaBAabaabAAB×♀ ♂aabAAB×♂ ♀伴性遗传常见题型—基因定位二、探究基因所在的位置——细胞核的常染色体或性(X)染色体上(方法)(1) 在未知显隐性状时,可设置正反交两组实验,如果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可以考虑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结果不相同,与性别相关联,可以考虑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 在已知显隐性状时(以XY型为例),选择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为隐性个体,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均为显性或雌雄都有显隐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隐性性状♀ × 显性性状♂♀显性+♂隐性♀♂性状一样基因在X染色体上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例1.假设残翅果蝇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现有一定数量的纯种长翅和纯种残翅果蝇,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该性状是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如XAY、XaY可视为纯种)答案 :将纯种长翅雌果蝇×纯种残翅雄果蝇,纯种残翅雌果蝇×纯种长翅雄果蝇。① 若两组杂交结果均是长翅或残翅,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 若两组杂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探究基因的位置例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且红眼为显性性状,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用一次杂交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答案:将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果蝇的性状。① 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XwXw白眼♀×XWY红眼♂→XWXw红眼♀,XwY白眼♂)② 若后代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P:ww白眼♀×WW红眼♂→F1: Ww红眼)③ 若后代雌雄都有红眼和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 P:ww白眼♀×Ww红眼♂→F1: Ww红眼,ww白眼)三、探究基因所在的位置——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纯合的雌隐和纯合雄显杂交,子一代自交,观察子二代表型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单对杂交,分别统计每一组的表型例3.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棒眼基因(A)对圆眼基因(a)为显性,现有足够的雌、雄果蝇均有棒眼和圆眼,且均为纯合子 ,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答案:将纯合的圆眼雌蝇与纯合棒眼雄蝇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① 若F2雌雄果蝇中都有棒眼和圆眼,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其遗传图解见图一;② 若F2中雄性果蝇全表现为棒眼,雌性果蝇中既有棒眼又有圆眼,且各占1/2,则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其遗传图解见图二。P:圆眼♀ × 棒眼♂aa AAF1: 棒眼 × 棒眼Aa AaF2:棒眼 棒眼 圆眼AA Aa aa图一P: 圆眼♀ × 棒眼♂XaXa XAYAF1: 棒眼♀ × 棒眼♂XAXa XaYAF2:棒眼♀ 圆眼♀ 棒眼♂ 棒眼♂XAXa XaXa XAYA XaYA图二. 果蝇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与果蝇基因位置确定相关的问题:(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但不知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现欲通过以下调查方法进行确定。①方案:寻找白眼果蝇个体进行调查,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果预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1)①雌雄个体数量比 ②雌雄个体数量相当 雌性个体明显少于雄性个体 调查法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11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B.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2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2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C延伸: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XbYbXBXBXBYbXbXbXbYbXBXb伴性遗传基因位置遗传特点基因位置遗传特点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患者的基因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女儿。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概念指导优生指导育种应用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类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部正常。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