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33: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B.4Fe+3O2=2Fe2O3C.2H2O+O2=2H2O2D.CaCO3CaO+CO2↑2.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生成的物质是五氧化二磷、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⑥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⑦物质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3.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A.C B.CH4 C.CH3OH D.CH2O4.下列现象中,符含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00g固体石蜡变成100g石蜡蒸气B.24g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最后得到40g白色固体C.5mL氧气和5mL一氧化碳反应,生成10mL二氧化碳气体D.2g氧气与16g液氧混合,形成18g氧气5.agA物质、bgB物质和cgC物质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为混合物,则生成D物质的质量( )A.等于(a+b+c)g B.不小于(a+b+c)gC.小于(a+b+c)g D.不大于(a+b+c)g6.古人会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高温后可得到金属锌,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B.反应②中C做氧化剂C.反应①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D.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7.已知反应:CH4+aM=CO2+bH2O,M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2bB.反应中仅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M是O2D.每生成44gCO2,就有36gH2O生成8.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潜水自救装置,进行了以下项目化学习。当达到设定安全深度时,反应盒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开始反应产生气体,气囊快速充气上浮,将潜水运动员拉回到水面。反应盒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0Na+2KNO3+6SiO2═5Na2SiO3+K2Si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O B.Na3N C.NO2 D.N29.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可通过2Mg+SiO22MgO+Si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两种金属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镁和SiO2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10.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1.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 )A.3:1:2 B.4:1:3 C.4:1:2 D.3:1:312.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当D的式量为74.5,5gA和5gB发生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A.2.62g B.3.46g C.4.27g D.6.25g13.2008年3月24日,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奥林匹亚顺利进行.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A.1,3 B.1,5 C.3,8 D.3,41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3B.m的数值为64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D.若继续反应,最终容器内只剩下X、Z、W三种物质二.填空题(共8小题)1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Na+ H2O═ NaOH+ H2↑(2) Fe2O3+ HCl═ FeCl3+ H2O(3)CH4+ O2 H2O+ CO2(4) Fe2O3+ CO Fe+ CO217.下列是某同学的作业上写的6个化学方程式:①Cu+O2↑CuO2; ②S+O2SO2↑; ③3Fe+2O2=Fe3O4;④HCl+CaCO3=CaCl2+H2O+CO2; ⑤Fe+CuSO4=Cu+FeSO4; ⑥4P+5O22P2O5。其中“↑”使用不当的是 ,“↑”遗漏的是 ,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 ,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18.(1)制腈纶的原料是丙烯腈,丙烯腈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则丙烯腈的化学式是 。(2)丙烯腈(X)是丙烯(C3H6)经过氨氧化后制得,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2NH3+3O2→2X+6Y,则Y的化学式是 。19.请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2)建造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钛及合金,工业制钛的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则X的化学式为 。20.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转变。(1)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调 (填“小”或“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2)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②过程Ⅰ中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则X是 。21.将4.6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是由 元素组成的。22.人类对氧气的发现和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1)利用高锰酸钾、双氧水或氯酸钾都能制得氧气,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它们的共同点是 。(2)舍勒通过加热分解硝酸银能制得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gNO32Ag+2X↑+O2↑,X的化学式为 。(3)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错失发现氧气的机会。“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当时支持者以木炭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减轻的现象作为“燃素说”的依据。请你举出一个反驳“燃素说”的实例并说明理由。 。23.4.6克乙醇(C2H5OH)和一定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后容器中只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已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克,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克。三.解答题(共3小题)24.苗苗妈妈买了一瓶钙片,但说明书某些地方模糊不清。于是苗苗进行探究实验:取2片钙片加入50g盐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玻璃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帮助苗苗分析回答:(1)实验中过程中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g。(2)此次实验中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并在标签的最后一行补充上相应内容。25.某品牌的碳酸钙咀嚼片标注着“每片含钙元素500毫克”。小科设计了图甲装置进行测量,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他在注射器中加入20mL的水,然后全部压入锥形瓶,测得量筒中的水体积为20mL,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将锥形瓶和量筒中的水倒去后,在锥形瓶中加入一片研碎的咀嚼片,注射器内装入20mL的稀盐酸,如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该咀嚼片中其余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CO2的密度取2g/L,盐酸密度取1g/mL)。实验次数 注入锥形瓶中的盐酸体积/mL 量筒收集的液体体积/mL1 5 1152 10 2303 15 2904 20 295(1)实验中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2)已知该品牌的咀嚼片没有其他含钙成分,请根据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的咀嚼片是否合格。(3)小宁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测定钙片的含钙量,测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差,进行计算。请评价该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26.小科探究蛋壳能否促进植物生长后,想要进一步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鸡蛋壳中其它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小科取了10克鸡蛋壳样品放入装置A,将50克稀盐酸平均分成5等份,逐次加入烧瓶中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克 10 10 10 10 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0 102.20 103.30 103.96 103.96(1)10克鸡蛋壳样品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是 克;(2)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3)求10克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33: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B C B C B A D C C A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D D C D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答】解:A、该反应的条件是通电,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C、水和氧气不能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2.【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的物质是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故选:B。3.【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3OH。故选:C。4.【解答】解:A、100g固体石蜡变成100g石蜡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白色固体氧化镁,符含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体现的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故选项说法错误。D、2g氧气与16g液氧混合,形成18g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解答】解:agA物质、bgB物质和cgC物质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B+C=D,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为混合物,说明A、B、C没有全部反应完,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小于(a+b+c)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小于(a+b+c)g,即生成D的质量小于(a+b+c)g。故选:C。6.【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②中反应物含C、Zn、O的个数分别是1、2、2,生成物中含C、Zn、O的个数分别是0、2、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A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夺取含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C在反应②中夺取了氧化锌中的氧,做还原剂,故B错误。C、反应①中,锌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为+2,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为﹣2,碳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为+4,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B。7.【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a=b=2,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CH4+2O2=CO2+2H2O,反应前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1、0,反应后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1、﹣2,所以反应中仅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分析可知,M是O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知,每生成44gCO2,就有36gH2O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8.【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发生的主要反应10Na+2KNO3+6SiO2═5Na2SiO3+K2SiO3+X可知,反应前有10个Na,2个K,2个N,6个Si,18个O,反应后有10个Na,2个K,0个N,6个Si,18个O,则X中含有2个N,所以X的化学式为:N2。故选:D。9.【解答】解:A、该反应中的氧化物有两种,其中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镁是由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属于金属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SiO2的质量比是(24×2):60=4:5,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5.4g﹣4.6g=9.6g;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9.6g=1.6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C。11.【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共有4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含有1个A分子和2个C分子,可判断有1个A分子未参加图示中的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分别为3、1、2,原图可表示为: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故选:A。12.【解答】解:在反应A+B=C+D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20g+10g﹣5g=25g;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20g:10g=2:1,则5gA和5gB发生反应时,5gA完全反应,B有剩余。设生成D的质量为x,A+B═C+D20g 25g5g xx=6.25g。故选:D。13.【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数目不变,则x=3。由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不变,则2y=8,y=4。故选:D。14.【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13g=7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16g=4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7g+4g=11g,故x的数值为20+11=31。A、x的数值为20+11=31,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丁的质量比为7g:11g=7:11,若甲、丁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g:4g=7: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解答】解:A、m=4+6+60+50﹣14﹣16﹣20=7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20g﹣4g):(70g﹣6g)=1:4,故选项不正确。B、m=70,故选项不正确。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0g﹣16g):(50g﹣14g)=11:9,故选项不正确。D、反应后X、Y质量减小,是反应物,Z、W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若继续反应,X过量,最终容器内只剩下X、Z、W三种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6.【解答】解:(1)用观察法,1个水可以生成2个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前的系数为2,则钠前的系数为2,氢气前的系数为1,最后配平水前的系数为2,故答案为:2;2;2;1;(2)用最小公倍数法,以铁作为配平起点,氧化铁前的系数为1,氯化铁前系数为2,求得氯化氢前的系数为6,最后配平水前的系数为3,故答案为:1;6;2;3;(3)用定一法,定甲烷前的系数为1,则水前的系数为2,二氧化碳前的系数为1,最后配平氧气前的系数为2,故答案为:1;2;2;1;(4)用观察法,1个氧化铁需要3个一氧化碳生成3个二氧化碳,最后配平铁前系数为2,故答案为:1;3;2;3.17.【解答】解:①Cu+O2↑CuO2;反应中的气体不用标“↑”;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不符合客观事实;②S+O2SO2↑;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有气体,不用标“↑”;③3Fe+2O2=Fe3O4;铁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条件;④HCl+CaCO3=CaCl2+H2O+CO2;该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HCl前填系数2,二氧化碳为气体,需要标出“↑”;⑤Fe+CuSO4=Cu+FeSO4;铁的活泼性大于铜,铁能够置换出铜,正确;⑥4P+5O22P2O5,方程式书写正确;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其中“↑”使用不当的是①②;“↑”遗漏的是④,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③,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①。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④,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⑤⑥。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①;④;⑤⑥。18.【解答】解:(1)由图可看出,一个丙烯腈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丙烯腈的化学式是C3H3N。(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2、18、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2、6、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6Y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Y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Y的化学式为H2O。故填:(1)C3H3N;(2)H2O。19.【解答】解:(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物质的总质量,故选:B。(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F4+2H2SO4=4HF+2X+TiO2可知,反应前有1个钛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钛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0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O3。故答案为:(1)B;(2)SO3。20.【解答】解:(1)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此时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2)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②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过程Ⅰ中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生成的常见的氧化物是水,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CH2)n,则X是氢气。故答案为:(1)大;(2)①化学性质;②氢气。21.【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其质量等于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据8.8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5.4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可知: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0g,小于有机物的质量4.6g,因此有机物中含氧元素,所以该化合物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C、H、O。22.【解答】解:(1)利用高锰酸钾、双氧水或氯酸钾都能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是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都含有氧元素。(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银、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故答案为:NO2。(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可以说明“燃素说”是错误的;故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合理即可)。23.【解答】解:乙醇中氢元素质量是4.6g0.6g,氢元素完全转化到水中,生成水的质量是0.6g5.4g。故答案为:5.4。三.解答题(共3小题)24.【解答】解:(1)实验中过程中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54g﹣52.9g=1.1g;故答案为:1.1g;(2)设生成1.1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44x y 1.1gx=2.5g y=1.825g实验中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3.65%答:实验中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5%;(3)根据以上计算,2片钙片含碳酸钙2.5g,因此该钙片中每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2.5g÷2=1.25g每片钙片可提供钙元素的质量为:1.25g100%=0.5g;故答案为:。25.【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5m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115mL﹣5mL=0.110L。质量为:0.110L×2g/L=0.22g。。设5mL的HCl的质量为mCaCO3+2HCl=CaCl2+H2O+CO2↑73 44m 0.22g解得:m=0.365g5mL的稀盐酸的质量为5mL×1g/mL=5g;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答:计算实验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是7.3%;(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体积为295mL﹣20mL=275mL,总质量为=2g/L×0.275L=0.55g。设 CaCO3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0.55g解得:x=1.25g钙元素的质量为:1.25g0.5g=500mg,所以该咀嚼片合格。答:该品牌的咀嚼片合格。(3)由于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氯化氢气体,所以改进建议是在导管的后端加一个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装置。故答案为:(1)7.3%;(2)合格;(3)在导管的后端加一个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装置。26.【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3.96g﹣100.0g=3.96g。(3)由实验过程可知,A装置硫酸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利用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去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若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3)设10克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10gx 3.96gx=90%答:10克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故答案为:(1)3.96;(2)偏大;(3)90%。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