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6 气温与降水1.气温(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因素 具体表现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气温低(高)海陆分布 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气温季节变化小;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季节变化大地形 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冬季气温偏高;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大气环流 距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气温越低;受西风影响比较温暖(2)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最冷月均温<0 ℃。(3)气温差异的分析技巧①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年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②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③如果某地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④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降水(1)降水的类型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图示成因 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 迎风坡:暖湿空气被迫抬升,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成云致雨。背风坡: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雨减少 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冷凝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特征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在迎风坡产生降水,背风坡降水少 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强度大,多为暴雨,常伴有狂风、雷电,历时短分布 主要在赤道地区,我国夏季的午后也会出现 山地的迎风坡 我国夏秋季节的东部地区 我国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2)影响降水的因素因素 具体表现大气环流 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强,降水丰富 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形成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风地 形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类型 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山脉走向 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下垫面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人类活动 凝结核(城市雨岛)(3)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注: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选择题1~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024·湖北地理)“看樱花,到武大”。每年三月,成千上万游客的浪漫约定,就是到樱顶赏珞樱。#武大樱花开了吗#这一关于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樱花盛开时节,樱花大道洁白如雪,灿若云霞,珞樱缤纷,美不胜收。根据物候学理论,气候条件对植物开花早晚有重要影响。如图示意武汉大学樱花景观。下表反映1947~2022年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1.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上( )A.显著提前,但花期更短B.显著提前,但花期更长C.明显推迟,但花期更短D.明显推迟,但花期更长2.推测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是( )A.气温 B.气压 C.降水 D.日照3.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赏樱地,其独特魅力在于( )A.自然环境优美 B.基础设施完善C.人文底蕴深厚 D.学术大师云集(2024·湖南地理)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下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4~5题。4.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5.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2023·全国文综乙)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6~8题。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 最高气温 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 数/天 7月各日 最高气温 时刻均值 7月偏 离天 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 00分 20.8 约14时 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 20分 14.4 约13时 50分 17.26.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7.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8.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选择题1~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024·湖南北师联盟模拟)20世纪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空进行了连续36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1984年7月2日10时至7月3日22时戈壁与绿洲同一高度的温差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据表可知,戈壁与绿洲的气温差异表现为( )A.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大B.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小C.戈壁与绿洲温差白天大于夜晚D.戈壁与绿洲温差早晨大于黄昏2.戈壁与绿洲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绿洲水分状况好于戈壁 ②绿洲植物蒸腾作用强 ③戈壁以晴朗天气为主 ④戈壁风力大于绿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绿洲处于阴雨天气时,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可能出现( )A.均值 B.负值 C.极大值 D.极小值(2024·广西南宁模拟)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4~6题。4.甲、乙两地的1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 )A.9 ℃ B.14 ℃ C.19 ℃ D.24 ℃5.影响M地1月平均气温比N地高的因素主要是( )①盛行西风 ②海洋 ③纬度 ④洋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与7月相比,此时尼罗河入海口附近海域( )A.降水少,盐度高 B.降水少,盐度低C.降水多,盐度低 D.降水多,盐度高(2024·福建漳州模拟)华西秋雨是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连阴雨,在陕西省称为秋淋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9~10月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据此完成7~8题。7.35°N以北及34°N以南出现两个强降水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植被8.与常年相比,2021年陕西省( )A.夏季风偏强,秋雨强度大B.夏季风偏弱,秋雨强度大C.夏季风偏强,秋雨强度小D.夏季风偏弱,秋雨强度小9.(2024·江西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浙江省黄岩区盛产柑橘,近年来当地农民采用矮化、稀植等新的生产技术,树高控制在2米左右,行距和株距大幅增加,植株的光照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下图表示某日黄岩区甲柑橘园温度(包括气温和地温)的垂直分布情况,5时和14时(地方时)分别是该日最低和最高气温,甲柑橘园采取了新的生产技术。(1)判断图示季节,并列举3条理由。(2)解释图示14时甲柑橘园气温2米左右向上、向下递减的原因。(3)乙柑橘园紧邻甲柑橘园,未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与甲柑橘园相比,分析乙柑橘园该日14时气温垂直分布的不同特点。主题6 气温与降水真题演练1.B 2.A 3.C [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提前,平均十年的花期更长,故选B。第2题,根据物候学理论,气候条件对植物开花早晚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武汉市热岛效应的增强,樱花开花前期气温不断升高,开花提前,所以气温是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A正确。第3题,结合景观图可知,武汉大学作为赏樱地的独特魅力在于武汉大学古建筑群与樱花相得益彰,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C正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利于观赏樱花,但不是其独特魅力所在,A、B错误;学术大师云集与观赏樱花关系不大,D错误。]4.D 5.B [第4题,读图可知,第一次强降雨时,以谷风为主,应为白天;第二次强降雨时,以山风为主,应为晚上。D正确。第5题,由材料“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可知,该区域谷地受季风影响,该时间为9月,应为东南风。第一次强降雨时,谷风与东南风叠加,导致谷地风速大;第二次强降雨时,山风与东南风相互抵消,导致谷地风速小。选B。]6.D 7.B 8.C [第6题,珲春经度约130°E,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北京时间14:40,地方时为15:20左右,比当地正午(地方时12:00)推迟3小时20分钟,选D。第7题,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珲春位于日本海沿岸,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变化缓慢,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较晚;辽源位于内陆,大陆性更强,气温变化比较快,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比较早,选B。第8题,偏离天数少,即实际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与平均值相差少,说明天气正常的天数多,晴朗天气多,选C。复杂天气会干扰一天中最高气温的出现时刻,排除A、B、D。]模拟预测1.B 2.A 3.B4.B 5.A 6.D [第4题,据图可知,乙地位于尼日尔河发源地附近,地势较高,气温偏低,故闭合曲线取值为两侧等温线的较小值,即20 ℃等温线,因此乙地1月平均气温范围为15~20 ℃,甲地1月平均气温范围为5~10 ℃,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范围为5~15 ℃,故选B项。第5题,比较两地位置,M、N位于同一纬度,故排除③;M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地带,受海风的影响比N地更大,且距离海洋较近,空气中水汽多,比热容大,1月平均气温更高,故①②正确;该海域分布有加那利寒流,但M地距离洋流较近,故④错误,所以选A。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为地中海气候,1月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但尼罗河流量主要受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影响,北半球冬季为尼罗河枯水期,对海水稀释作用弱,盐度较大,故选D项。]7.C 8.A [第7题,35°N以北的强降水区域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34°N以南的强降水区域主要出现在秦巴山地。两地均受地形影响,地形对季风具有较强的抬升作用,形成强降水区域,C正确。第8题,结合图示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可知,2021年陕西省降水量较大,降水距平明显偏高,表明该年受夏季风的影响偏强,秋雨强度大,降水量大,A正确。]9.(1)季节:夏季。理由:温度较高,地下平均温度低于地表(空气)平均温度,地方时5时日出(气温最低)。(2)向上递减原因:树木高度2米左右,树木顶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树顶增温成为上方空气的直接热源,2米(树顶)以上空气获得的热量(长波辐射)向上递减。向下递减原因:受枝叶遮挡;太阳辐射量向下递减;枝叶温度向下递减,空气获得的热量向下递减。(3)未实施矮化,树顶高度更大,气温最高处离地面更远;植株密度更大(未实施稀植),枝叶对阳光遮挡作用更强,气温向下递减更明显。(共50张PPT)主题6气温与降水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精讲点拨模拟预测真题演练内容索引(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1.气温精讲点拨PART ONE因素 具体表现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气温低(高)海陆分布 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气温季节变化小;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季节变化大因素 具体表现地形 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冬季气温偏高;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大气环流 距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气温越低;受西风影响比较温暖(2)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最冷月均温<0 ℃。(3)气温差异的分析技巧①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年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②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③如果某地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④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图示 (1)降水的类型2.降水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成因 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 迎风坡:暖湿空气被迫抬升,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成云致雨。背风坡: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雨减少 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冷凝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特征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在迎风坡产生降水,背风坡降水少 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强度大,多为暴雨,常伴有狂风、雷电,历时短分布 主要在赤道地区,我国夏季的午后也会出现 山地的迎风坡 我国夏秋季节的东部地区 我国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2)影响降水的因素因素 具体表现大气环流 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强,降水丰富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形成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风因素 具体表现地 形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类型 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山脉走向 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下垫面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人类活动 凝结核(城市雨岛)(3)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注: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丰富:月降水量>100 mm。真题演练PART TWO(2024·湖北地理)“看樱花,到武大”。每年三月,成千上万游客的浪漫约定,就是到樱顶赏珞樱。#武大樱花开了吗#这一关于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樱花盛开时12345678节,樱花大道洁白如雪,灿若云霞,珞樱缤纷,美不胜收。根据物候学理论,气候条件对植物开花早晚有重要影响。如图示意武汉大学樱花景观。表格反映1947~2022年武汉大学樱花花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真题演练PART TWO123456781.据右表数据分析可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上A.显著提前,但花期更短B.显著提前,但花期更长C.明显推迟,但花期更短D.明显推迟,但花期更长√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1234567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武汉大学樱花绽放日期总体提前,平均十年的花期更长,故选B。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12345678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2.推测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是A.气温 B.气压C.降水 D.日照√12345678根据物候学理论,气候条件对植物开花早晚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武汉市热岛效应的增强,樱花开花前期气温不断升高,开花提前,所以气温是影响武汉大学樱花开花早晚的主要气象因素,A正确。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12345678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3.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赏樱地,其独特魅力在于A.自然环境优美B.基础设施完善C.人文底蕴深厚D.学术大师云集√12345678结合景观图可知,武汉大学作为赏樱地的独特魅力在于武汉大学古建筑群与樱花相得益彰,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C正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利于观赏樱花,但不是其独特魅力所在,A、B错误;学术大师云集与观赏樱花关系不大,D错误。年份 平均十年开花日期 平均十年落花日期1947~1956 3月22日 4月2日1957~1966 3月21日 4月2日1967~1976 3月23日 4月5日1977~1986 3月18日 4月1日1987~1996 3月13日 4月1日1997~2006 3月13日 3月31日2007~2016 3月12日 3月28日2017~2022 3月9日 3月25日12345678(2024·湖南地理)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下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4~5题。4.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12345678读图可知,第一次强降雨时,以谷风为主,应为白天;第二次强降雨时,以山风为主,应为晚上。D正确。12345678(2024·湖南地理)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下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4~5题。5.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A.地形阻挡B.东南风影响C.气温变化D.摩擦力作用√12345678由材料“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可知,该区域谷地受季风影响,该时间为9月,应为东南风。第一次强降雨时,谷风与东南风叠加,导致谷地风速大;第二次强降雨时,山风与东南风相互抵消,导致谷地风速小。选B。12345678(2023·全国文综乙)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6~8题。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123456786.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珲春经度约130°E,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北京时间14:40,地方时为15:20左右,比当地正午(地方时12:00)推迟3小时20分钟,选D。12345678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612345787.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61234578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珲春位于日本海沿岸,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变化缓慢,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较晚;辽源位于内陆,大陆性更强,气温变化比较快,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比较早,选B。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612345788.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61234578偏离天数少,即实际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与平均值相差少,说明天气正常的天数多,晴朗天气多,选C。复杂天气会干扰一天中最高气温的出现时刻,排除A、B、D。气象 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 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2024·湖南北师联盟模拟)20世纪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空进行了连续36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1984年7月2日10时至7月3日22时戈壁与绿洲同一高度的温差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123456789模拟预测PART THREE1.据表可知,戈壁与绿洲的气温差异表现为A.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大B.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小C.戈壁与绿洲温差白天大于夜晚D.戈壁与绿洲温差早晨大于黄昏√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由表可知,海拔1~16米范围内,海拔越高,戈壁与绿洲的温差越小,故选B。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2024·湖南北师联盟模拟)20世纪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空进行了连续36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1984年7月2日10时至7月3日22时戈壁与绿洲同一高度的温差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2.戈壁与绿洲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绿洲水分状况好于戈壁 ②绿洲植物蒸腾作用强 ③戈壁以晴朗天气为主 ④戈壁风力大于绿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气温差为正值,说明戈壁气温高,绿洲气温低。绿洲水分状况好,空气湿度较大,同样太阳辐射下,增温较慢,①正确;绿洲植物茂盛,蒸腾作用强,热量消耗多,气温难以上升,②正确;戈壁以晴朗天气为主,导致白天气温高,但夜晚气温低,③错误;戈壁风力较大,散失热量多,不易增温,④错误。故选A。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2024·湖南北师联盟模拟)20世纪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空进行了连续36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1984年7月2日10时至7月3日22时戈壁与绿洲同一高度的温差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3.绿洲处于阴雨天气时,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可能出现A.均值B.负值C.极大值D.极小值√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绿洲处于阴雨天气时,绿洲保温作用增强,而戈壁为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故有可能出现绿洲的气温高于戈壁气温,从而使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出现负值,B正确。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1 2.52 1.94 1.88 1.416 1.2123456789(2024·广西南宁模拟)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4~6题。4.甲、乙两地的1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A.9 ℃ B.14 ℃C.19 ℃ D.24 ℃√123456789据图可知,乙地位于尼日尔河发源地附近,地势较高,气温偏低,故闭合曲线取值为两侧等温线的较小值,即20 ℃等温线,因此乙地1月平均气温范围为15~20 ℃,甲地1月平均气温范围为5~10 ℃,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范围为5~15 ℃,故选B项。123456789(2024·广西南宁模拟)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4~6题。5.影响M地1月平均气温比N地高的因素主要是①盛行西风 ②海洋 ③纬度 ④洋流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23456789比较两地位置,M、N位于同一纬度,故排除③;M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地带,受海风的影响比N地更大,且距离海洋较近,空气中水汽多,比热容大,1月平均气温更高,故①②正确;该海域分布有加那利寒流,但M地距离洋流较近,故④错误,所以选A。123456789(2024·广西南宁模拟)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4~6题。6.与7月相比,此时尼罗河入海口附近海域A.降水少,盐度高B.降水少,盐度低C.降水多,盐度低D.降水多,盐度高√12345678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为地中海气候,1月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但尼罗河流量主要受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影响,北半球冬季为尼罗河枯水期,对海水稀释作用弱,盐度较大,故选D项。123456789(2024·福建漳州模拟)华西秋雨是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连阴雨,在陕西省称为秋淋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9~10月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据此完成7~8题。7.35°N以北及34°N以南出现两个强降水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植被√12345678935°N以北的强降水区域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34°N以南的强降水区域主要出现在秦巴山地。两地均受地形影响,地形对季风具有较强的抬升作用,形成强降水区域,C正确。123456789(2024·福建漳州模拟)华西秋雨是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连阴雨,在陕西省称为秋淋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9~10月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据此完成7~8题。8.与常年相比,2021年陕西省A.夏季风偏强,秋雨强度大B.夏季风偏弱,秋雨强度大C.夏季风偏强,秋雨强度小D.夏季风偏弱,秋雨强度小√123456789结合图示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可知,2021年陕西省降水量较大,降水距平明显偏高,表明该年受夏季风的影响偏强,秋雨强度大,降水量大,A正确。1234567899.(2024·江西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浙江省黄岩区盛产柑橘,近年来当地农民采用矮化、稀植等新的生产技术,树高控制在2米左右,行距和株距大幅增加,植株的光照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右图表示某日黄岩区甲柑橘园温度(包括气温和地温)的垂直分布情况,5时和14时(地方时)分别是该日最低和最高气温,甲柑橘园采取了新的生产技术。123456789(1)判断图示季节,并列举3条理由。答案 季节:夏季。理由:温度较高,地下平均温度低于地表(空气)平均温度,地方时5时日出(气温最低)。123456789(2)解释图示14时甲柑橘园气温2米左右向上、向下递减的原因。答案 向上递减原因:树木高度2米左右,树木顶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树顶增温成为上方空气的直接热源,2米(树顶)以上空气获得的热量(长波辐射)向上递减。向下递减原因:受枝叶遮挡;太阳辐射量向下递减;枝叶温度向下递减,空气获得的热量向下递减。123456789(3)乙柑橘园紧邻甲柑橘园,未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与甲柑橘园相比,分析乙柑橘园该日14时气温垂直分布的不同特点。答案 未实施矮化,树顶高度更大,气温最高处离地面更远;植株密度更大(未实施稀植),枝叶对阳光遮挡作用更强,气温向下递减更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二 主题6 气温与降水 学案(含解析).docx 专题二 主题6 气温与降水.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