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海区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A C B D A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A D C A D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A C D C D B A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第 31、32小题各 14分,第 33小题 12分,共 40分。31.(1)主要考古发现:发现了大量的建筑、房址、墓葬遗迹;出土了众多文物;发现了城防设施;发现了超大型史前城址(皇城台、内城、外城)。(1点 2分,共 4分)备注:整句照抄材料得一半分,整段照抄材料得 0分。(2)生产生活状况:骨针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当时石峁制作骨针的技术比较成熟,出现社会分工(磨制技术、手工业有了进步);大量的纺织工具出土反映了纺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纺织工具说明掌握了纺织技术);口簧的出土反映了当时石峁已经能够制作一定的乐器(掌握了原始的音乐、艺术);反映当时的人们敬畏神灵,借助乐器的演奏祭祀祖先、沟通神灵(有原始宗教意识、神性色彩比较浓)。(1点 2分,共 6分)(3)特征:形成了早期国家;阶级分化出现;出现原始艺术与宗教信仰;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兼容并包);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具特色);源远流长。(1点 2分,共 4分)32.(1)措施:开创了统一的邮驿制度和法令(邮驿法);统一文字(书同文);下令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车同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修建驰道);修灵渠。(1点 2分,共 4分)(2)接待对象:西域使者(西域且末、莎车、于阗等地的使者)(2分);楼兰王一行人(1分);历史背景: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汉王朝综合国力的增强;设置河西四郡,加强对西域控制。(答史实即可,无史实不得分,1点 2分,共 4分)(3)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大一统),保障了人民往来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商业兴盛(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民族交融;促进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政令的传递。(1点 2分,共 4分)33. (1)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帝王加强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天文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计算方法)(1点 2分,共 4分)备注:整段照抄材料得 0分,注意区分影响和目的不同。(2)领先于世界;注重实践;重视经验的总结;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实践中积累的数学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点 2分,共 4分)(掌握了计算方法得 1分;使用了一些计算工具得 1分;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得1分)备注:整段照抄材料得 0分;三个时段分别整句照抄材料,一个点得 1分。(3)历法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数学计算方法的发展与创新(历法促进数学的发展);先进的数学方法推动历法的制定越加精密(数学是历法发展的基础或计算工具);古代数学与历法的发展相辅相成(古代数学与历法相互促进)。(1点 2分,共 4分)说明:符合题意给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南海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小学期末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西藏卡若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遗址,在里面发掘出打制石器6000余件,磨制石器511件,出土了猪、羚、狍等十几种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粟粒和谷灰。据此可知,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C.新石器时代D.铁器时代2.距今五千多年的福建闽侯昙山石文化和距今四千多年的台湾高雄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均极相似,共同流行直线纹、人字纹及网格纹。据此推知A.福建文化遗存丰富B.两岸可能存在交流C.台湾制陶水平更高D.两岸文化风格迥异3,题3图是蚌埠双墩出土陶器的刻划符号,呈现的是猪被限制于绳索与木架中的造型。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可能题3图A.明确了社会分工B,懂得了驯化动物C.掌握了栽培技术D.学会了建造房屋历史试卷共8页本页第1页4.原始社会末期,选举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主要看贤能、智慧、信誉和贡献,而不看血缘关系和亲疏差异。这种选举方式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察举制5.商朝时期无论王室子弟还是贵族子弟,都要学习“射”(射箭)、“御”(驾车)、“舞”(军事体育)等科目。这反映了商朝A.加强奴隶控制B.施行严刑峻法C.注重军队建设D.逐渐走向衰落6.据《系年》记载,成王、周公“乃追念夏商之亡由”封建宗子,以作为周王室的屏藩。据此可知,西周实施分封的原因是A.确立尊卑等级B.吸取前朝教训C.加强边疆开拓D.联络周边势力7.据《礼记》记载,诸侯庭中照明的火炬,按规定只能有三十只,齐桓公却用到百只。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百家争鸣B.礼制严明C.经济繁荣D.王室衰微8.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射箭比赛的繁缛礼节、等级界限及其所注重的道德品质逐渐消失,变得只重视实战需要,同时各国统治者皆倍加重视习射训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争霸兼并战争不断B.人口规模扩大C.各诸侯国变法成功D.治铁技术提高9.有学者评价:“商鞅的改革从制度上为庶民打开通往爵位的大门,为建立官僚制新型国家铺平道路”。该“改革”具体指的是A.废除井田制B.奖励军功C.统一度量衡D.确立县制10.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记载的工艺涉及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等30多个工种。这表明,当时A.生产分工细化B.货币流通广泛C.社会思想繁荣D.农业精耕细作11.在墨子眼里,衣服足以御寒,宫室足以挡风遮雨,甲盾五兵足以御寇乱盗贼,舟车足以通四方之利就可以了。这表明墨子主张A.兼爱B.非攻C.尚贤D.节俭12.他从“听声”、“闻热”、“切脉”判定虢国太子患的是“尸厥病”,从“望色”断定齐桓侯患的是一种由表及里的疾病。“他”是A,黄帝B,扁鹊C.蔡伦D,华佗历史试卷共8页本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期末监测七年级历史答案.pdf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期末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