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个小题4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2
b
B
A
B
0
B
C
0
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3题15分,第14题25分,第15题12分,共52分。
13.(15分)
(1)开辟了多条商业航线:促进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打击了关商在华企业:一定程度上
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投资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维护了民族利益。(任答3点9分,
1点3分)
(2)西方企业的示范:股份制的引入: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轮船的购置):李鸿章等人的
探紫:政府的支持。(任答3点给6分,1点2分)
14.(25分)
(1)示例:井冈烽火照四方,苏区建设换新装:星星火已成炊原势,红红焰再然革命情。
(本题的对仗要求字数、词性、句式相对。给分标准:符合主题,对仗工整4分:符
合主题,对仗不工整但写了两句2分:符合主题但只写一句1分:不符合主题0分)
(2)政治上,建立革命政权,提出革命发展的理论:经济上,制定土地法令,发展农业生
产,巩固群众基础:军事上,开展游击战争,加强军队建设:指挥领导方面,有毛泽
东、朱德、陈毅等杰出领导,(任答3点9分,1点3分)
(3)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英定了实践基础:积紧了政权建设的经验:传播了革命思想:加强
了党的建设:培养了苹命干部:壮大了革命队伍:形成了苏区精神。(任答4点12分,
1点3分)
15.(12分)
清末,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各阶层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西学在中国传播不断深入,社
会呈现新旧交替现象。(此处为时代背景或者放在末尾作为总结升华,4分)
画作《女界现象》描绘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拿若风筝在街上来回奔跑,周围男子
对此议论指贵,认为女学堂和电线电灯等败坏了大姑娘的品德。(此处为画作内容介绍,大
姑娘部分2分,周围指贵部分2分)
画作《女界现象》反映了晚清新式学堂的创办,促进了民众特别是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
解放了人们思想;也反映了一些人固守封建思想、盲目排外的现象。(此处为画作内容分析,
大姑娘部分2分,周围指资部分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第1页(共1页)2024年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考
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监测结束后,将试卷及
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个小题4分,共48分)
1.“(林则徐)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夷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
林则徐会以果断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林则徐的“行动”是
A.上书皇帝
B.对英作战
C.著书立说
D.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没有国旗。后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见西方列强舰船均悬挂国旗,
于是确定黄龙旗为大清国旗(如图)。这反映了列强侵略
A.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B,给中华民族带来全面深重灾难
C.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3.下列诗歌反映的社会背景是
《悲平接》
《哀威海卫》
黄遵宪
芳郭纯叟
大东起舞小东怨,每每倒戈飞暗箭。
我军左威右馏岛,形胜天然鬼工造。
长矛短剑磨铁枪,不堪狼藉委道旁。
增台巨命震九地,火弩水雷环百道。
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堡鸥却作偃月形,杀气飞鸟不敢停。
一将拘囚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
如何黑云朝压鱼,壮士夕化虫沙并。
A,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B.甲午中日战争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辛丑条约》的签定
4.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湖
北数百名举人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
议。这表明当时
A.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B.清朝内部发生分化
C.变法诉求日趋强烈
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5.《辛丑条约》中一些针对百姓的惩罚性条款,被要求须由清政府在全国各府厅州县布告张
贴两年之久,如“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说明
A.列强扶植清政府成为统治工具
B.列强惧怕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C.清朝政府开始与列强相互勾结
D.中国的社会性质再次发生改变
6.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党人用手枪逼迫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
出任都督。这说明
A.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辛亥革命潜藏危机
C.实现了早期现代化
D.民主共和初步实现
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
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
表现为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8.《吴玉章回忆录》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
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
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据此可知,他认为
A。五四运动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C.五四运动革命主力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D.上层军政反动派已不能阻碍革命
9.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是
A.东北抗日联军
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C.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D.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10.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后,在机场发表谈话:“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
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希望中国一切抗日政党及爱国志士团结起来,
为上述任务而奋斗。”这反映出毛泽东飞抵重庆的目的是
A,争取国民大革命的胜利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11.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工业数据统计。中国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设厂数
53
463
商办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设厂数
19
86
官办和官商合办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清政府对内实行经济政策的调整
B.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
C.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