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说明:
1. 本试题题目满分为120分。作文中设卷面分5分,阅卷时可视书写情况酌情赋分。
2. 本试题中,凡是需要灵活回答的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大意正确”须由本题阅卷小组集体认可。
本答案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老师们酌情处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3分)①熏 ②伦 ③躁 ④惬 ⑤jī ⑥hè
2. (2分)A
3. (2分)D
4. (2分)C
5. (4分)示例一:“美猴王”是孙悟空占据花果山、自立为王时的形象,更具英雄气质。他本领高强,夺宝水晶宫、搅乱蟠桃会……自号“齐天大圣”。他积极乐观,展现出追求平等、敢于抗争的英雄品质。
示例二:“孙行者”是孙悟空加入西游取经团队后的形象,更具英雄气质。他一路降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立下汗马功劳。他不断成长,展现出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英雄品质。
(共4分。相应故事情节2分,人物形象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6. (2分)A
7.(1)(2分)A
(2)①(2分)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举办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②(2分)略
8.(7分)①自古逢秋悲寂寥 ②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④险躁则不能治性 ⑤僵卧孤村不自哀 ⑥尚思为国戍轮台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4分)
9.(2分)C
10.(2分)客居他乡,思乡心切;感慨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二)(14分)
11.(4分)(1)为何,为什么(2)同“释”,解除、消除(3)喜爱,爱好(4)缘故,原因
12.(2分)C
13.(2分)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
14.(4分)(1)即使(天)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2)上次问了他以后你的眼睛就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要再问他呢?
15.(2分)D
(三)(10分)
16.(4分)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有限;视频内容有可能会误导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17.(4分)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以身作则,避免自己长时间玩手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18.(2分)D
(四)(14分)
19.(4分)①崔安然主动讲她坐了地铁,搞清楚了车型和生产单位。②考前的一个月,压力如山的一天又一天。③她说出梦想是上高中。④高兴、轻松,为她祝福。
(意思对即可)
20.(3分)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别人上课和下课时的状态和她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她在面对学习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时波澜不惊,一往无前地继续努力。表现了“我”对她充满能量、坚定执着的学习状态的惊讶、肯定和佩服。(意思对即可)
21.(2分)D
22.(2分)C
23.(3分)文中讲述了“笨小孩”崔安然执着追梦,最终实现梦想的经历(1分);当我们天资不足或暂时落后时,不要泄气,要拼尽全力,坚定的朝着目标和梦想前行(1分);当我们在追梦路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学会借力(1分);也可以用一些“笨办法”,纯粹专注,不过多地计较得失,认准梦想前行(1分)。
(共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三、作文(50分)
24. 作文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内容 20分 20~16分 15~10分 9~5分 4~0分
表达 25分 25~20分 19~15分 14~10分 9~0分
文面 5分 5分 4分 3分 2~0分
说明:错别字每字扣1分,最多扣3分;重复的不计。
2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 满分120分。2. 答案卷,考生直接把答案书写在答案卷上。3. 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最好是0.5mm的笔芯)答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一、学校策划开展“与经典同行”阅读展示活动,现向全校同学发出号召,请大家共同筹划题库、活动方式等相关事宜。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兴趣小组,分工进行筹划工作,请你参与其中。
(一)请阅读“经典寻美”小组准备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课本里巡游,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总让我们感慨不已。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①xūn_______陶感染。莫怀戚三代同行的一次普通散步,散出②天lún_______之乐;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诉我们要勤学立志,淡泊宁静,最忌③怠惰险zào________;陈忠实看着白鸽在蓝天翱翔,露出④qiè__________意的微笑;安徒生编织的⑤滑稽闹剧,让我们学会凡事不能⑥随声附和,要始终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这些故事,是我们在寂寞时最佳的伴侣,让我们心有着落,学有依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 xūn_______陶感染 ②天lún______之乐 ③怠惰险zao_______
④ qiè_______意 ⑤滑稽_______ ⑥随声附和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上届冠军队以全胜战绩出线,其卫冕雄心和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B. 我看着老舅的那双洞达豁朗的眼睛,心不由怦然颤动起来。
C. 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D. 生活之树常新,春节的生活哲学也会随之而变,所以因为年俗形式的变化而导致春节消失的担忧属于杞人忧天。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B.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C.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 叶嘉莹先生走了,但她的睿智、坚切、乐观……还有她的诗词,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古代有许多特定的年龄称谓,如“知天命”是指五十岁;“耳顺”是指六十岁。
B. 《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了的一封家书,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C. “青年”“想念”“清脆”“拈轻怕重”这四个词语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褒义词。
D. 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而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则是寓言的重要特征,前者如《皇帝的新装》,后者如《蚊子和狮子》。
5. 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元展示了下面两幅图。
小元:《西游记》这本仲中、孙悟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探讨他在不同阶段的称谓和具体表现,会让我们对“英雄”有更全面的理解。
你认为“美猴王”和“孙行者”哪个更具英雄气质?话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4分)
【美猴王】 【孙行者】
6.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西游记》中“鹰愁涧”“女儿国”“盘丝洞”等地名,暗示了这些地方妖怪的原形。
B.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了真假之辨,包括真假猴王、真假唐僧、真假公主。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D. 《西游记》中,唐僧的坚定、孙悟空的智勇、猪八戒的耐劳、沙僧的踏实,凝聚成取经路上不可战胜的力量。
7. (1)学校创办“读书名言”文化长廊,下列与“读书重要性”无关的是( )(2分)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C.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D.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2)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加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乙】人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书籍好比一架样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丙】__________,__________;书籍好像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踏上前进的方向。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① 【甲】【乙】两个划线句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请仿照前后句子的格式在【丙】处横线上补与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经典诗词”小组发现诗歌中蕴藏着不同的志趣情怀。请根据语境,补写诗句。(7分)
古诗词记录着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刘禹锡《秋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推陈出新,赋予了秋天新的内涵;诸葛亮《诫子书》中“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两句话,告诫同学们读书治学最忌放纵怠慢和心态浮躁;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直接表达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仍想报效祖国的心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⑦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是诗人对时世凋零、人生凄凉的无限感慨。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9-10题。(4分)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9.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旅馆寒灯独不眠”,“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
B. 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 《除夜作》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直抒胸臆,语言豪壮,感人肺腑。
D. “霜鬓明朝又一年”,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
10. 结合《除夜作》全诗内容,分析并回答作者“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①后合。其事未究②,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居一年,其子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③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国解而疫俱复。
(节选自《列子》,有删改)
【注释】①迕:违背。②未究:未见结果。③易:交换。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_(2)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
(3)宋人有好行仁义者:__________(4)其父无故而盲:__________。
12. 下列文言现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身亡所寄”中的“亡”,读“wú”,是“没有”的意思,和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读音、意思都不同。
B. “若屈伸呼吸”中的“若”,译为“你”,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意思不同。
C. “之”的用法有多种,“姑复问之”和“久之,目似瞑”中两个“之”都是代词。
D. “积块耳”中的“耳”是语气词,表示“罢了”的意思,和《狼》中“止增笑耳”中的“耳”意思相同。
1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丁 壮 者 皆 乘 城 而 战 死 者 大 半 此 人 以 父 子 有 疾 皆 免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两段选文的体裁都是寓言,且都围绕着要阐述的道理展开情节和对话,人物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B. 成语“杞人忧天”出自甲文,讽刺了那些为了不必要的忧虑而担心的人。
C. 乙文阐述的道理和成语“塞翁失马”一样,都是阐述善恶相连、祸福相依的道理。
D. 两段选文都出自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列子》,《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10分)
【材料一】如今,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过度沉迷于刷短视频,也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村料二】“唉,我家孩子现在一回家就拿着手机、平板电脑玩,一直刷短视颇,说他也不听。”“我家孩子也是,那些平台上啥内容都有,手机在他自己手上,万一影响学习可咋办?”西安融侨域小区楼下,两个妈妈相互诉说着对孩子的忧虑。
一个短视频时长通常为15秒到60秒不等,标题和视频前几秒都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继续看下去。看完后手指往下一滑,又是一个新奇的视颊。看似每个视频的时间都不长,但如果一个接着一个地刷,几小时“一晃而过”。
(选自《短视频“刷”不停 青少年的碎片时间正被掠夺》,有删改)
【材料三】刷短短频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和记忆变得迟缓和退钝等。假如孩子总是重复做一件事,比如上网,那他们唯一能得到加强的那部分通路是和数字活动相关的,而那些支持他未来学习的神经连接则无法得到深广的建设。孩子所处环境中的种种经验都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而大脑也是“用进废退”的,当孩子习惯了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简单直接的,就会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脑发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小孩都非常关注自己的粉丝数量、点赞数和留言,这是他们想被认可的一种表视。然而,这种网络世界的儿童社交却令人担忧。因为它终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沟通,没有语言语调的交流,没有对他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更没有对他人情绪的即时解读,这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内容繁多,很多成人化的内容,孩子很容易就接触到。有的人为了赚取流量,拍摄视频的方向尽量选择吸眼球之事,比如炫富、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或者是片面剪辑,传播不实信息。这些信息对未成年的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刷短视频获得的短暂快乐,会让孩子的大脑逐渐适应,为了重复这种感觉,孩子很容易刷得停不下来,这时,书籍和玩具便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了。另一方面,短视频传递的是片段信息,即使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被浓缩成几分钟的短视频,视觉加上听觉的高强度刺激,孩子总能即时满足。所以很多对短视频“上瘾”的孩子,在短期内也很难对阅读抱有热情。
(选自《爱刷短视频,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后果可能比你想得严重》,有删改)
【材料四】新闻报道的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缺少陪伴,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手机寻找心理安慰。因此,家长们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感受到一个他们本该拥有的真实世界。
家长应该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家庭其他成员也要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大人都能放下手机了,孩子们玩过头了也自然会有负罪感,这种无形的规矩,比拔网线、收手机要来得柔和且奏效。同时,在现实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沉迷短视频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选自《青少年放不下手机 家长应以身作则真心陪伴》,有删改)
16. 阅读【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处刷短视频对孩子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4分)
17.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应对短视频的诱惑?根据【材料四】内容分点概括。(4分)
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中国青年报社对1538名受访者的专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刷短视倾是为了休闲放松。
B. 网络世界中的粉丝数量、点赞数和留言等社交方式,虽然存在没有语音语调的交流,没有对他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等不足,但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沟通。
C. 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成了“自媒体”,有的人为了赚取流量,拍摄炫富、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等短视频,还有一些短视频片面剪辑,传播不实信息,
D. 从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案例可以发现,如果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孩子为了寻找心理安慰,就会拿起手机。
(四)阅读《追梦笨小孩》,完成19-23题。(14分)
追梦笨小孩
①身为一名常年驻守初三的政治老师,每学年要带四到六个班的课,我常常记不清学生的名字。可我偏偏记住了崔安然。
②第一次对她刮目相看,是我在某节课上讲国有经济,举例说了几家国企,并随口建议道:“大家周末可以去坐坐咱们西安的地铁,找找车型的简介,看看是哪个厂生产的。”一般这种“实践作业”,学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没过几天,刚一上课,崔安然就主动跟我讲她去坐了地铁,并且询问了工作人员,搞清楚了车型和生产单位。我当时愕了一下,回过神来立刻表扬了她:“全班只有崔安然把我的话当回事儿吗?你们是不是都有这项作业?”
③后来发现,无论是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崔安然都让人挑不出毛病。然而,辛苦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结果。背通默写她总是磕磕绊绊,讲过的题目再做一遍还是错误连篇,每次大考小考,她永远破不了班级后五名的魔咒。
④我百思不得其解,崔安然明明很努力了啊!有老师说:“崔安然啊……就是单纯的脑子笨。”班主任替我解开了谜团:“她小时候身体差,能学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她妈妈的意思是只要她以后能自力更生、不给社会添麻烦就行……你也不要太着急。”
⑤我开始格外关注崔安然:凌乱的头发,额头上此消彼长的痘痘。瘦小的肩膀身体里却像是有使不完的能量,居然可以在面对学习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时波澜不惊,一往无前地继续努力。别人上课昏昏欲睡自我放弃,她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别人下课撒欢儿,她不是逮着老师提问就是在去办公室问问题的路上……
⑥时间往前推移,并没有奇迹发生。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她的学习能力依然不佳,一个简单的概念,她组织了几遍语言都讲不清楚。眼看同学们就要丧失注意力和耐心,我及时救场替她收尾,并且挖空心思地肯定了她:“崔安然找的资料很完整,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
⑦考前的一个月,我不知道那压力如山的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崔安然究竟是怎么扛下来的……记忆中,她的神情始终淡定从容,偶有一丝焦虑掠过,也稍纵即逝。我轻常会在走廊上捕捉到她抱着习题匆匆而过的身影……凌乱的小辫,额头上此消彼长的痘痘,单薄的肩膀……这一切,都透着一股令人心疼的愚钝。
⑧唯一次见她忧心如焚,是她来办公室问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当时距离中考仅剩两个星期了。我心想,这个问题难道不该两年前就解决了吗?而且,影响她成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效率啊。
⑨我讲了几句类似“每年都有垫底的学生一鸣惊人”的话宽慰她,帮她扶一扶摇摇欲坠的信心。这孩子倒也好劝,稍微一鼓励,她就又能激情满满地奋斗去了。
⑩最后一次和崔安然单独文流,是中考前三天。她找了每一科老师分析押题卷,轮到我这儿时,同事们已经打卡下班了。
六月底的天气说变就变,黑压压的乌云笼罩上来,不一会儿窗外的雨便噼里啪啦越下越大。耐着性子给崔安然讲完卷子上的错题,我看雨势正凶,干脆提议:"要不听首歌歇会儿吧,等几分钟再走。”
她很高兴,脸上写满了少有的期待与放松。我放了一首《追梦赤子心》,我特别喜欢的一首歌。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我问崔安然:“你有梦想吗?”她脱口而出。“考高中呀!老师,我就想上高中。”
“我觉得你可以,一直都可以。”那一刻我很感动,我比往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期望她有个好结果。
八月,中考成绩公布,各校开始录取。崔安然刚好压线,被一所私立高中录取。得知此消息,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也默默地为她祝福。此后的每个节日,我都能收到她的信息,我也会跟新的学生讲起她的故事。总有学生会感叹道:“她内心可真强大。”
是啊,在这复杂世界里,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就像15岁的崔安然,我坚信,她终将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
19.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 崔安然的表现 “我”的心理或表现
布置完“实践作业”后的课上 ①___________ 刮目相看
②___________ 她的神情始终淡定,偶有焦虑,经常在走廊上抱着习题匆匆而过。 令人心疼
中考前三天找“我”分析押题卷时 ③___________ 感动、期待
八月,中考成绩公布 崔安然刚好压线,被一所私立高中录取。 ④____________
20. 请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别人上课上昏昏欲睡自我放弃,她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别人下课撒欢儿,她不是逮着老师提问就是在去办公室问问题的路上……
2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第④段中的两个省略号均表示语意未尽,意在言外,蕴含对崔安然学习认直但效果不理想的无奈。
B. 第⑤段画曲线句子为肖像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崔安然是一个平凡朴素、身体瘦弱的小女孩。
C. 第 段加点的两个“任何”,体现“我”对崔安然的期待,希望她有个好结果,实现自己的梦想。
D.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以“我”的口吻叙述了崔安然经过努力,终于圆梦的故事。
2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讲述了一个崔安然这个“笨小孩”执着追梦的故事。
B. 文中第⑧段写到“我心想,这个问题难道不该两年前就解决了吗?而且,影响她成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效率啊”,此句运用心理描写。
C. 文中第 段中提到的这句“总有学生会感叹道:她内心可真强大”,表现了学生们对她的羡慕和嫉妒,嫉妒她能刚好压线,被私立高中录取。
D. 从文章中“我”对崔安然的表现来看,“我”是一个关心、爱护、乐于鼓励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老师。这样的“我”也和崔安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23.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链接材料所述情况,谈谈“追梦笨小孩”带给你的启示。(3分)
【链接材料】
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的主角阿甘,就是一个单纯到有点笨,却因为“笨”而收获好运的人。因为笨,被同学欺负,他就拼命奔跑,一不小心成了跑得最快的橄榄球明星;因为笨,救同伴不顾自己的安危,成了全民英雄;因为笨,努力捕虾很久仍是一无所获,但决不放弃,最后成了捕虾大王……阿甘很笨,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多余的心思实计较得失,认准一件事,便纯粹专注,拼尽全力。
三、作文(50分)
24.【盘点精彩瞬间】
每到学年期末,很多同学都要回顾这一学年的过往和成绩。“感恩、担当、拼搏、坚持、宽容、陪伴、友情……”这些词语时常闪现在脑海中。盘点过去的一年,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请把题目“__________,我的年度关键词”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②书写认真,卷而整洁;
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④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