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阅读综合实践
一、本单元的课文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促使我们沉浸其中,品味感悟。围绕其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或课文涉及的历史事件,如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搜集资料,准备爱国故事素材。 选取其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则故事,参考下面的表格和提示,撰写一份提纲,然后依据提纲在小组内讲述这则故事。
探究示例
《老山界》故事提纲 基本要素 时间:1934 年12月4日—5日 地点:老山界
人物:红军战士 事件:红军翻越老山界
故事内容 起因:决定翻山                  经过:山沟访瑶民→登“之”字绝壁→露宿半山腰→翻越雷公岩 结果:翻山成功 探究示例
叙述方式 运用第一人称,以一位红军战士的视角讲述翻山经过;开头交代翻山原因,结尾交代结果并简述感受。
其他 ①按时间变化和空间转移的顺序展开,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②适当对人物做一些语言、神态、心理等描述,以突出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1934年12月4日,我们接到翻越老山界的命令。部队下午动身,沿山沟往山上走。天色渐晚,我们几个跑到前面,在一户瑶民家中歇了歇。刚见到我们时,瑶民大嫂很惶恐,但在向她解释了“红军是什么”后,她不仅向我们讲了家中情况,还拿出仅剩的米为我们煮粥吃。走之前,我们送了她一整袋米。天黑时,我们到了山脚,砍了竹子做火把,开始沿着“之”字形的陡峭山路攀爬。一路上,大家前后呼喊、欢声笑语。因峭壁拦路行进困难,部队决定在山腰露宿。一想着要在一尺来宽的山腰上睡觉,我心里就直打鼓,后来横着心躺下去,竟很快酣然入梦。5日黎明,我们吃完饭后开始爬山,在下午两点多登顶。下山十五里山路,我们一口气跑下去,一直到宿营地。后来,我们走过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和它们相比,老山界并不算难走。
二、作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既可以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困惑,也可以提示一些重点或精彩之处。
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批注,小组讨论:这些批注是从哪些角度撰写的?对我们自己作批注有哪些启发?
在此基础上,试给本单元3篇未作批注的课文各作3~5处批注。注意:要有1~2处关注到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1.《黄河颂》中的五处批注分别是从段落作用、字词作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赏析句子(修辞)、评价结尾特点的角度撰写的;《土地的誓言》中的四处批注分别是从赏析写作手法、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的角度撰写的。
探究示例
2.
老山界
语句
批注
第12段:从山脚向上望,……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间接抒情,描写火把形成的景象,表现老山界的山势险峻、山路曲折,凸显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暗含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第22段:黑的山峰像巨人……波涛在澎湃。
“抢”字表明了当时军情紧急,时间仓促,为了抓紧时间登山,红军吃饭的迅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多角度运用对比手法。有寂静与声响的对比,声音远与近、大与小的对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山的寂静。
第23段: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语句
批注
第5段:敌人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32架”“10多辆”写敌人在装备数量上的优势,“汹涌卷来”“打翻”“烧红”突出了敌人攻击之猛,渲染了战斗的壮烈程度,也从侧面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第13段: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他笑起来……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
进一步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直接抒发了对他们的热爱、崇敬和因他们而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
第13段写到了一个战士的三次“笑”,每次“笑”分别有怎样的内涵?
第14段: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而自豪!
木兰诗
语句
批注
第2段:问女何所思,……女亦无所忆。
运用复沓手法,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引出下文她代父从军这一主要事件。
第4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赞扬木兰的智慧,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这两句应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第7段: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写作时,根据表达的需要,经常要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也会综合使用,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再从本单元或其他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全班分享交流。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探究示例
1.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突出黄河的汹涌澎湃和蜿蜒曲折,“万丈”则表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展现了黄河的雄浑壮美。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作“矮子”,既说明了战士所处位置之高,又表现了他们对困难的藐视和战胜困难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探究示例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高度赞扬志愿军战士,表明他们实际上不平凡、不简单。
4.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全面而生动地描绘了关东原野上美丽的风光、丰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