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养评价四(卷)
九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亲爱的同学,春风有信,花开有期!让我们以百倍信心开启语文之旅…
一、
古典之美(27分)
(一)
L,九年级(一)班举办古诗文“寻奇思妙想”活动。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练习卡,请将空
峡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0分)
奇思妙想
相关诗词
出处
明丽秋景
为,下黄花开遍,①
秋瑾《满江红
以乐村哀
谐音双关

无私拳款
蜡炬成灰润始干。
李商隐无愿D
内心充足
乐在其中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巧用典故
理想依旧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
红白映树
画面生动
纷纷笨雪下辕门,⑥】
岑参《白雪政送武判宜归京》
视听结合
沙场酣战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自述本志
大贤大隐

不求闸达于谐候。
诸葛亮《出师浅》
白描绘景
荒凉破败
兔从狗宾入,@
《乐府诗尖(十五从军征,D
2.炼字,即在用字遣词时锤炼推敲,使表达更形象深刻。交流活动中,小宇发现《江城子·密
州出猎》中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通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
理解。
(2分)
江坡子·密州出猎
苏轼
理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弊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领城随太守,亲射虎,
希孙廊。
洒甜胸胆尚开张。荽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詹?会挽雕弓如满月,尚北望,
射天狼。
(二)
班级开展以“仁者·本心”为主题的古诗文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选文并完成第一7题。
送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
一苹金,一豆类,得之刑生,异得剥死。呼尔而与
异二者之为,何益?不以杨喜,不
之,行道之人骆受:球尔而与之,乞人不所也。万
N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
钟则不排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岳!为宫室之
江湖之远则悦其君。是进亦比,退
美、要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
亦此。然刑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受,今为宫室之英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要
4先天下之比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妾之非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乐”乎!嘛!景斯人,吾谁与归?
我面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岳阳楼记》】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我异二者之为
或:
(2)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我同谁一道呢?
(2)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翻译:
5.范仲淹心怀“古仁人之心#,孟子强调“本心”。结合原文,谈谈对“古仁人之心”和“本
心”的理解。
(4分)
齐宜王见盖子于雪宫,王曰:贊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
则排共上矣。不得而非共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煮
民亦乐共乐恍民之忧者民亦忧共优。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术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室王的行宫。②非:埋怨。③上:指君主,国君。④非:不
对。
(选自中华书局《玉子·卷二第四章·采恋王下》)
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标三处)
(3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悦者民亦忧其此
7.本文中,孟子对齐宜王提出了什么主张?这种思想对后世的范仲淹等人产生怎样的影
响7
(3分)综合素养评价四
一、古典之美
1.①秋容如拭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以中有足乐者
④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风掣红旗冻不翻
⑦马作的卢飞快
⑧弓如霹雳弦惊
⑨苟全性命于乱世⑩雉从梁上飞
2.“亲射虎”的“射”,体现词人如孙权一样射杀猛虎的勇敢无畏,表现了“狂
气”;“射天狼”的“射”展现了挽弓劲射的英雄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3.(1)或许(2)同“向”,从前,先前
4.(1)如果没有这种人
(2)用脚踩踏给他,乞丐因轻视也认为不值得
5.“古仁人之心”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得失而悲喜变化的旷达胸襟和以国家苍生为己任先
忧后乐的伟大抱负;“本心”指羞恶之心,即贤者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行为,也是作
者希望世人坚守的道德准则。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孟子提出统治者要心怀百姓忧乐的主张,后世范仲淹把它进一步发展为先忧后乐的思
想并践行(或欧阳修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并践行),这不仅体现出深厚的民本思想,更是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文学之约
8.且将岁月赠山河
9.不仅(不但)…
还(而且)
10.航母巡洋卫海空、大桥飞架贯西东(或高铁穿梭越峻峰、嫦娥璀璨耀星汉)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符合诗歌主题,句式和结构基本一致即可得
11(1)范进中举后狂喜至“不省人事”,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子勾起了他内心
复杂的情感,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有受尽冷眼的屈辱…一齐涌上心头,因此说此时的范进
是“喜由悲来”。周进参观贡院时看到号板,悲从中来,撞板至“不省人事”,但由此却
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了功名,因此说周进是“悲极喜生”。
【评分标准】答题时抓住评论的“悲”与“喜”,回想范进、周进所“悲”何事,“喜”
从何来,简洁陈述即可。
(2)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
害。
12(1)“在山上‘种星星’”这一标题新颖富有诗意,内涵丰富。一方面,“星星”是
指油茶山上的油茶果和油茶花,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另一方
面,“星星”是指老吴的美好愿景,他通过辛勤劳动,在山上种植油茶,最终收获了满
山的“星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周边群众带来了福祉。
(2)示例:老吴的油茶山是我眼中的星星,蕴含着无尽的美好与希望。在那油茶山
上,油茶果似一粒粒铜丸子在微风中摇曳,泛着淡淡的金光,这如画般的美景,让人沉
醉;老吴在这片山上挥洒汗水、付出心血,带动周边群众吃上生态饭,让这座山承载了
太多的意义,它见证了老吴对梦想的坚守,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为人们心中种下了
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种子,成为大家心中的璀璨存在。老吴与油茶山相互成就,共同构成
了这一方令人向往的“星空”。
【评分标准】(能结合具体内容赏析6分,思路清晰2分,语言流畅2分,共10分。字
数不足的情减分)
三、现实之思
13.不能。范进坚持学习是出于对功名的狂热追求,并不是因为渴求知识。他能够中举不是
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是因为周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本文论证的是对知识孜孜
追求,以学习来拓展生命的宽度,完满自己的人生。
14观,点句能让读者明确文章论述的中心,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一般来说,观,点句位于
文首,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观,点句位于文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观,点句位于文末,有收
束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选文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如不及”,逐层深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