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初一生物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可以进行完整的生命活动6.有些科学家认为,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阶段检测练习题A.作出假设B.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注意事项7.2024年12月9日15时40分,世界最高课堂一一“天宫课堂”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试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奇妙现象,讲解了科学探究背后的实验原理。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A.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B.验证假设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事实证据3.选择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C,实施计划是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观察或实验,并如实记录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策标号。D,实验结论就是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的实验数据等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城相应的位置;8.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聚,然后再写上新的答策;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甲浸泡过抗生紫a)抑菌圈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一乙(浸泡过抗生素b)-丙(浸泡过无菌水)1.近年来,AI教师走进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AI教师是一款基于生成式D.此实验的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AI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会说三种语言,能与学生互动。可判断AI教师是否属于生物的是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列实验操作中,选择器材合理的是A.能否自由行走B.能否进行语言交流A.加热试管内的水一—酒精灯C,能否生长和繁殖D.能否进行互动活动B.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一显微镜2.如图是昆嵛山常见的绿步甲和冰清绢蝶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在形态结构C.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一放大镜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量取10毫升蒸馏水一一滴管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10.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根毛细胞,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实际情况是B.只需用肉眼观察即可,不用借助其它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记录3.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以下不属于事实的是显微镜下根毛细胞A.列文虎克用亲手磨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鱼、青蛙和人血液中的红细胞B.摩尔根通过科学研究证实红绿色盲是一种伴随性别遗传的疾病A.L0c.0 .0C.托马斯发现将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可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D.法布尔《昆虫记》问世前,很多人认为萤火虫是以植物为食1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如图是显微镜的操作步聚,叙述错误的是注视位置4.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选项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A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物能生长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位置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物能繁殖0②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流程是③→①→②→④5.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不能支持细胞学说的是B.步骤③中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标志着对光完成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步骤②的目的是避免物镜镜头接触玻片B.细胞能够分裂产生新细胞D,步骤④中若找不到物像,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初一生物第1页(共8页)初一生物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