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2、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3、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4、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5、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2学情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有些探究活动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3重点难点通过计算自己获取能量的多少,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原因。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一、引入新课1、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许多形式的能量,还记得吗?说一说。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是什么形式的能量。大家知道,我们的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在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量存在,让我们一起找一找,怎么样?二、课中探究(一)我们周围的能量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讨论: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能量形式,并清楚的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什么?3、学生讨论,记录4、活动:找一找,教室里所利用的能量(二)食物中的能量1、提问: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2、阅读资料,思考下列问题:①能量的单位是什么?②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③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低?④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及资料交流4、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5、师生交流,归纳三、拓展1、交流: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2、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能量表,计算出一日三餐大约所含的能量3、交流: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是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4、小结:过多或过少的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四、作业1、阅读练习册20页《青少年的合理膳食》,谈自己的体会。2、按要求设计青少年一日食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