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BACDC
6-10 CCBDA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说明:简答题评分中,不要求学生表述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只要与参考答
案要点意思相同或相近,且语言表达清晰、通顺,无错别字,就可以得分。
11.(1)自西向东(1分)
(2)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2分),因为地势阶梯
交界处地势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
(3)从东南向西北递减(1分)
(4)优势:山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发展林业
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
发展农耕作业。(优势答对一点得2分,劣势答对一点得2分,共4
分)
12.(1)青藏
黄土
华北(每空1分,共3分)
(2)①差
②集中
③变缓(每空1分,共3分,词语意思相同可以
得分)
(3)在中游重点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修建分洪、畜洪工程,并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中游治理
措施答对一点得2分,下游治理措施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13.(1)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每空1分,共2分)
(2)400
一、二(每空1分,共2分)
(3)0800(每空1分,共2分)
(4)秦岭一淮河线以北黄牛犁旱地,秦岭一淮河线以南水牛犁水田,体现
了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2分);秦岭一淮河线以
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食面食,秦岭一淮河线以南主要粮食作物
是水稻,主食大米,体现了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饮食习惯的差异(2
分)。安陆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民族大团结》邮票全套56枚,分别描绘了56个民族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迎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场景,图1左边四枚邮票为傣族、满族、蒙古族和藏族,图
1右边示意傣族主要分布。据此完成1~3题。
80
北回归线
國傣族
⊙省级行政中心
3
图1
1.傣族主要分布在
A.四川省
B.云南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2.傣族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3,展示傣族的邮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很多地段的铁路多采用如图所示的“灯泡”形迁回线路,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
些“灯泡”形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和桥梁取代。图2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
路线路布局图。据此完成4~5题。
七年级地理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800
780
760
800
1:100000
-800
一760一等高线/米
一铁路
…取直线路
图2
4.图中采用“灯泡”形线路的主要原因是
A.方便欣赏沿途风景
B.方便更多的居民点出行
C.减少沿途植被破坏
D.降低坡度容易通行
5.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裁弯取直”经过A和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路长度大约200米
B.通过山谷需开凿隧道
C.缩短了线路里程
D.线路大致为东西走向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3是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6~7
题。
★首都
上海
城市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李风气候
海只
热带季风气候
南海诸岛
高原、高山气候
图3
6.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七年级地理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7.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上海的是
气温/℃
降水景/
气温/℃
降水录/m
温/℃
降水录/m
气温/℃
降水录/面
6
600
60
600
60
60060
600
500
45
500
45
500
45
500
30
400
30
400
30
400
30
400
15
300
15
300
15
300
15
300
0
200
0
200
0
200
0
200
-15
100
-15
100
-15
100
-15
100
-30
BAnn
0
-30
nn
30
30
0
4710

710
14710

4710

A
C
0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图
4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各拉冬。
唐古拉涂

白帝城



。城市
江学
吕水利枢纽
A@个山脉
一河流
流域
图4
8.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9.“千里江陵一日还”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
B.汛期短
C.水位低
D.流速快
10.关于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上游大力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B。上游河道拓宽清淤,增大航运能力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大力发展渔业,增加收入
七年级地理第3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