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03思考:毛泽东提出先攻占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问题。从中国发展的实践来看,如果不能正确地确定“中心”,就不能真正掌握和推动全局;如果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全局都会受到损害。”任务1:思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抓重点、中心,着重解决主要矛盾【情境】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分析事物的主次矛盾(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地位、作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复杂事物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国家发展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主要矛盾了。国共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中美矛盾国共矛盾中日矛盾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次要矛盾次要矛盾2、主次矛盾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区别 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被支配地位。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数量 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次要矛盾可有一个或多个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3、方法论进入新时代,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两点论)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原理】(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1)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关键词:中心、核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首位、首要任务、集中力量、根本(主要)任务总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打蛇要打七寸;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③牵牛要牵牛鼻子;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②“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要学会统筹兼顾,不可忽视次要矛盾。①眉毛胡子一把抓;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体现主次矛盾的关键词】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核等词语。鸡 与 老 鼠传说有一个赵国人,因为家中老鼠成灾,吃尽了苦头,就向中山国要了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也爱吃鸡。过了一个月,他家的老鼠确实没有了,可是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其父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懂得的。我们家的祸害在于老鼠,不在于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坏家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的害处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讨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顾某生病了,在治疗期间需要吃药,但是他坚决不同意,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他不吃。思考:顾某的做法做不对?“是药三分毒”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药可以治病药危害身体矛盾双方同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某一矛盾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地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示意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注意: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复杂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对立统一)。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例如: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2、关系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区别 含义 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每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作用 起主导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前提是在一个矛盾内部。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某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方法论】总结: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名称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区别 存在 前提 复杂事物中 同一矛盾中数量 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个数≥2 对“一个矛盾”而言,矛盾的方面数是2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关键词 “重点”“中心”“抓关键”“突破口口”“首要”“核心”“第一要务”“重中之重” “主流”“优势”“大局”“性质”“本质”“整体上”“主体上”俗语 成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九个指头和一个手指;联系 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分析形势;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党风主流是好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好钢用在刀刃上;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矛盾 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法论复杂事物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两点论重点论方法论(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次要方面主要方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一个矛盾方法论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重点论两点论(三)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全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一种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1.原理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基本内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和“均衡论”3.反对的错误倾向: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 重点论含义 认识复杂 事物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一 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面 一点论 均衡论联系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知识小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强调做法】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强调看法】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要抓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矛盾观点的理论知识整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变。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直面、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8.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知识提炼1个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个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个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个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个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个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1个焦点和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个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种表现:矛盾特殊性的三种主要表现;3个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原理 方法论1.矛盾对立统一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3.矛盾的特殊性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5.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6.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两分法,一分为二的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又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1. 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4.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5.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7. 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9.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0.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11. 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2. 解决矛盾就是消除矛盾。 (×)13.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14. 坚持一分为二就是坚持“两点论”。 (×)1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6. 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易 错 点 辨 析1.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知识分析:答矛盾所有原理和方法论;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知识分析:注意分析材料,如果多方面体现,答全部矛盾;如果只体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答矛盾的基本属性。3.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分析:答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4.用“矛盾分析法”知识分析:答全部的矛盾原理和方法论。5.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分析:答题策略同2.常见考法区分知识范围:①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对立统一(矛盾)观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同一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矛盾)观点:涉及矛盾所有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药物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亦能致病,即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出于对“是药三分毒”产生的恐惧感,有些人生病后不敢吃药,选择让身体自我调整,这往往会耽误治疗时机,使小病拖成大病。“是药三分毒”不是说药物有“毒”,不能吃药,而是说不能“随便”吃药。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在认识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④应该坚持个性与共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重点是保护好革命旧址本体和革命文物,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些适当的、必要的展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承。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做法表明 ( )①矛盾分析法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③事物的性质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④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通常,人们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5.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业发展从根本上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因此,我国要努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由此可见(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③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关键部分。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没有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规定了事物的性质,故①②不选。D答案: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马路经济既有阻碍交通、影响环境的不利一面,又有促进就业、提振经济的有利一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疫情发生后,经济形势差,马路经济有利的一面凸显为主要方面,但不利的一面仍需克服,因此,S市政府让马路经济适度回归。原理: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唯物辩证法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