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必修4哲学与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必修4哲学与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哲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传承、创新)
哲学
与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不忘本来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八课)
——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面向未来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1)内涵
(2)形成
(1)P111+P125
(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4)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5)建设文化强国
(6)坚定文化自信
(7)(8)(9)
雏形
全盛
衰微
振兴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
文化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进行各式各样尝试
春秋战国
隋唐时期
近代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民主义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无政府主义
→ 结果:
失败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
党领导
人民
①革命时期
②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时期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是什么 P111
(1)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思想
来源
性质
(2)形成:
源自于、熔铸于、植根于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 P113-114
(1)五个“决定”:
(2)两个“才能”:
人民、党、国家、中华文化、文化自身
相适应、相衔接、相匹配
→ 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 P113-114
(1)五个“决定”:
(2)两个“才能”:
人民、党、国家、中华文化、文化自身
相适应、相衔接、相匹配
→ 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
发展方向、实践根源、人民需求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1)内涵
(2)形成
(1)P111+P125
(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4)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5)建设文化强国
(6)坚定文化自信
(7)(8)(9)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怎么办
(1)P111+P125:
(2)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4)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5)建设文化强国
必修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怎么办
(1)P111+P125:
(2)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之问
(4)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5)建设文化强国
(6)坚定文化自信
(7)(8)(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