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9.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
藏族小伙丁真因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走红后的丁真已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下图为丁真在家乡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丁真黝黑的脸颊带着特有的高原红,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拔较高、紫外线强 B.濒临海洋、降水较多
C.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D.纬度较低、阳光强烈
2.童童暑假准备去理塘参加研学旅行,妈妈的嘱咐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记得拍摄坎儿井的照片给我看看”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夏季高温多雨,带上雨具和防晒霜” D.空气稀薄,记得带上氧气罐
《扬青稞》是一幅描绘我国某少数民族喜悦丰收的版画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画中人物的民族服装( )
A.与西北干旱的环境相关 B.与西南潮湿的环境相关
C.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相关 D.与青藏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相关
4.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森林茂密,植被条件好 B.地形较平坦,便于耕种
C.水源丰富,便于灌溉 D.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318国道是“西藏自驾游”热门旅游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至樟木的318国道,被誉为30°N“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其中,成都至拉萨段称为川藏线,沿途风光旖旎,高山、峡谷、雪山、草原、冰川、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美到极致,触目可及。
5.暑假从夏日炎炎的成都出发,到达拉萨时充满春天气息,这主要因为( )
A.深入内陆 B.靠近海洋 C.纬度增高 D.地势抬升
6.“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有( )
①连续急弯,缓慢通行
②悬崖路窄,谨慎驾驶
③野象出没,注意避让
④陡坡地段,小心落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读青藏高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7.如果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
A.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B.雅鲁藏布江水流更湍急
C.黄河水量变小 D.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8.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
②采矿挖沙
③开垦荒地
④合理放牧
⑤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年8月迎来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五周年,在气候变化、水资源、高寒文明、地质构造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上
10.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A.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地形崎岖,峰岭众多 D.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11.青藏高原科考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是( )
A.高温酷热 B.高寒缺氧 C.雨季过长 D.干旱缺水
西藏自治区通过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借助“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成为藏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西藏自治区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西藏自治区所在的地理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A.湿热 B.冷湿 C.干旱 D.高寒
13.图中西藏自治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地区 B.沿海地区 C.河流沿岸 D.山麓地带
14.“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可能是( )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螺蛳粉 D.竹筒饭
15.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主要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2)图中的铁路是____________,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
(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____________(填“内”或“外”)流湖,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湖。
(4)三江源中的三条河流,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____________,流入东南亚被称为湄公河的____________。
(5)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该地区____________资源丰富,列举该地区一种其他的清洁能源____________。
(6)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图中A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理塘县位于青藏地区,丁真黝黑的脸颊带着特有的高原红,其主要原因是:青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该地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与濒临海洋和炎热干燥无关,并不完全是因纬度较低导致太阳辐射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理塘属于青藏地区,坎儿井是西北地区的水利设施,A错误;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B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带上雨具和防晒霜,说明当地是季风气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C错误;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较稀薄,故可以带上氧气罐,防止缺氧,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人物身穿藏袍,是我国藏族同胞的传统民族服饰。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地区,他们身穿藏袍是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征,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青藏地区的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地形较平坦,便于耕种;水源丰富,便于灌溉;海拔低、热量充足等,B、C、D不符合题意。青藏地区的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区,与该地区森林茂密、植被条件好没有关系,A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暑假从夏日炎炎的成都出发,到达拉萨时充满春天气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温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气候更加凉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主要因为地势抬升导致气温下降,D正确;两地都深入内陆、都未靠近海洋、纬度相差不大,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地形崎岖,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有:连续急弯,缓慢通行;悬崖路窄,谨慎驾驶;陡坡地段,小心落石,①②④正确;沿线没有野象分布,不需要设置野象出没,注意避让的交通提示语,③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发源在高原上的河流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B错误,C正确;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与青藏高原冰川萎缩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流经中南半岛,无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禁止乱垦滥挖,垃圾分类处理,建立生态保护区等,①④⑤正确;采矿挖沙,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②③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A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广布。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正确。故选B。
11.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因为地形导致气温低,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B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D
解析: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寒冷,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D正确;湿热是南方地区的特征,冷湿是东北地区的特征,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特征,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得,西藏自治区的聚落都主要位于低纬度,分布在河流沿岸,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水源较充足,AD错误,C正确;西藏自治区位于内陆,未临海,B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该地区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其主要的牲畜是牦牛,所以“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牦牛肉等,A正确;葡萄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产品,螺蛳粉是广西的特色食品,竹筒饭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特色食品,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1)高寒;高原山地
(2)青藏铁路
(3)内;青海
(4)黄河;澜沧江
(5)太阳能;地热(水能)
(6)B
解析:(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本区大部分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2)由图可知,图中的铁路是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3)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内流湖,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黄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东南亚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
(5)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青藏地区的水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也非常丰富。
(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形特征,A正确;图中A山脉是祁连山,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错误;青藏地区的独特畜种是牦牛,其体形防寒保暖,能适应高寒气候,它是高原牧区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C正确;当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种草植树,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