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在世界中 课时作业(解析版)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中国在世界中 课时作业(解析版)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10中国在世界中 课时作业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3年5月18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开幕。中国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30余年,实现了( )
①携手共同发展
②推动文明互鉴
③联通互利共赢
④共同抵御外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图示意“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两极冰川融化 B.海平面迅速下降
C.淹没沿海低地 D.生物多样性变化
4.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B.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D.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2023年6月,中国发布《“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指出“一带一路”部分国家的“尼特族”现象比较明显。“尼特族”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群体,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高水平的地区。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国最容易出现“尼特族”的是( )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6.最早出现“尼特族”现象的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养老负担重
③教育资源短缺
④青壮年就业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构想。“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海上丝绸之路。下图示意“一带一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 )
A.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B.领土的最西端延伸至欧洲
C.面积狭小,东西跨度大 D.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8.“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城市西安(古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位于( )
A.山西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甘肃省
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某市将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分类 举例
可回收垃圾 塑料制品、纸质物品
有害垃圾 废旧电池、油漆桶
湿垃圾 花卉绿植、食品
干垃圾 外卖盒、陶瓷
9.日常生活中的废电池属于( )
A.可回收垃圾 B.有害垃圾 C.湿垃圾 D.干垃圾
10.实施垃圾分类( )
A.会降低环卫工人的就业率 B.会降低社会对环保行业的重视
C.会增加垃圾的处置量 D.会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2024年3月16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北京出发经满洲里驶向莫斯科。读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本次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出境后( )
A.一直向东驶向莫斯科 B.依次经过平原、高原、山地
C.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 D.途经常绿阔叶林地带
12.本次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服装、家电 B.大豆、木材 C.汽车、可可 D.石油、煤炭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以“一缕火苗”取代“熊火”,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下图为北京冬奥会点火仪式场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采用“一缕火苗”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火炬成本 B.传递绿色环保理念
C.避免引发火灾 D.美化火炬造型
14.北京冬奥会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
②提高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文化交流
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读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示意图和碳中和的含义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示意图中可知,图中所示国家__________(填大洲名称)数量最多,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所在的大洲是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德国、日本属__________,它们与中国、印度等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请列举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__。(1点即可)
(4)下列有利于达到“碳中和”行为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出门随手关灯__________②积极参加学校大课间活动
③多使用一次性筷子_____④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从国内情况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几方面挑战:一是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中国淡水、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赋存量低。自然环境总体比较脆弱,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中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平衡,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是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故选D。
2.答案:C
解析:我国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30余年,关系良好,实现了携手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互鉴、联通互利共赢,①②③正确;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轻易不会与别国共同抵御外敌,④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会使气温增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ACD正确,B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4.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碳中和”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煤炭是世界上重要的矿物能源,全面禁用煤炭在目前阶段不可能做到,A错误;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等会导致生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BD错误;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有利于更多吸收二氧化碳,C正确,故C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C。
5.答案:C
解析:读题干可知,“尼特族”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群体,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高水平的地区。图中,丙国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属于发达国家,最容易出现“尼特族”,C正确。其余三个国家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出现“尼特族”的可能性较低,AB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最早出现“尼特族”现象的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可能面临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①②正确。③教育资源短缺、④青壮年就业困难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人口问题,③④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既可以发展陆上的贸易,又可以发展海上贸易,A正确。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没有延伸到欧洲,B错误。我国面积广大,东西跨度大,C错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城市西安(古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位于陕西省,故选B。
9.答案:B
解析:读表可知,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实施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使很多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同时可以保证工人的效率问题,A错误;会增强社会对环保行业的重视,B错误;分类后能减少填埋压力,减少垃圾的处置量,C错误;垃圾分类可以使很多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会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读图知本次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出境后一直向西驶向莫斯科;依次经过山地、高原、平原;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途经亚寒带针叶林地带。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因此此次列车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服装、家电。俄罗斯的大豆、木材、汽车、石油、煤炭丰富。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读材料:“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以“一缕火苗”取代“熊火”,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B正确,ACD不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北京冬奥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能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各国和我国的文化交流;但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故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故选A。
15.答案:(1)亚洲;北美洲;韩国
(2)发达国家;南北对话
(3)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4)①④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国家亚洲数量最多,位于北美洲的美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是20吨,是世界上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工业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大,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同时废物排放量也居世界首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韩国。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德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3)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人类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等。
(4)出门随手关灯;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形式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