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课时作业(解析版)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课时作业(解析版)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课时作业
1.珍珠奶茶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在台湾的一种饮品,用淀粉制成的粉圆加入奶茶,在90年代日渐热门起来,渐渐成为人手一杯的人气饮品。除了珍珠之外,部分店面也会同时加入布丁、红豆、椰果、仙草冻等增加口感。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省会是台北市
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③出口导向型经济
④主要讲粤语
⑤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清明节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亲人一起“云祭祖”。下图示意台湾岛农业用地分布和新竹市科学园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台湾岛的耕地分布在( )
A.沿海 B.内陆 C.东部 D.西部
3.新竹科学园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气候湿热
②高等院校众多
③森林广布
④交通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亲人一起“云祭祖”,说明( )
A.祖国大陆物产种类多样 B.祖国大陆与台湾省山水相连
C.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D.海峡两岸祭祖风俗习惯不同
5.2021年中国大陆停止从台湾购买凤梨,台湾某电视台名嘴戏称:“我们每天只需吃18公斤,就能解决销路问题。”该现象反映了台湾( )
A.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B.是美丽的宝岛
C.经济发达 D.是外向型经济
6.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资源丰富 B.交通发达 C.国际金融中心 D.重要的枢纽位置
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有关台湾岛地形及其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年平均气温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8.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产丰富,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B.毗邻港澳,港澳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盛产水稻,农业是台湾省的经济支柱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9.有关宝岛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B.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C.以亚热带、热带气候为主 D.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读“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图文材料分析,台湾省( )
A.地势中西高,东部低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D.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1.受地形影响,台湾省( )
A.河流流程较短,水量较大 B.阿里山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C.铁路线布局呈放射状分布 D.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大
读台湾省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B.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C.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13.下列关于台湾岛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茂密,有“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B.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C.盛产甘蔗,被誉为“东方甜岛”
D.粮食以小麦为主,被誉为“海上米仓”
14.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海峡两岸心声。宝岛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和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台北被规划在京津冀—粤港澳这条主轴之中,这对于实现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按照《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从北京到台北乘坐高铁需横跨_______海峡。这条铁路将京津唐工业基地与台湾加工贸易区连为一体,二者相比,京津唐工业基地缺水严重,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
(2)京台高铁跨越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请完成填空。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自然灾害
华北平原 ______ 小麦 春旱形成自然原因: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田 ______ 台风、洪涝、干旱
(3)《2035去台湾》唱出了人们对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唱出了对宝岛台湾美景的向往,列举台湾的旅游景点_________(列举一处即可)。
(4)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请简述岛内树种特别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台北是台湾的省会,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①正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台湾的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②错误;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③正确;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先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④错误;台湾岛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是我国第一大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⑤正确;①③⑤正确,故选C。
2.答案:A
解析:读图可得,台湾岛的耕地为旱地和水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选A。
3.答案:D
解析:台湾省的新竹市是台湾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该城市发展工业的优势是高等院校众多,有众多高素质的人才;交通运输便利;等等。故选D。
4.答案:C
解析: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占97%,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亲人“云祭祖”,这说明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血缘关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故选C。
5.答案:D
解析:由题目可知,台湾名嘴戏称:“我们每天只需吃18公斤,就能解决销路问题”,这是因为台湾属于外向型经济,产品主要依赖外销,本地市场狭小,与ABC选项无关,故选D。
6.答案:A
解析:台湾和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共同点是都以第三产业为主。台湾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港澳地区资源较缺乏,所以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资源丰富。故A正确;台湾交通不如香港发达,排除B;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台湾不是,排除C;台湾枢纽地位不如香港,排除D。依据题意,故选A。
7.答案:B
解析: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正确;地势是中东部高、西部低,A错误;受地形因素影响,年平均气温四周高中间低,C错误;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东部,向西流入海洋,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台湾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A正确;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B错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农业不属于其经济支柱产业,C错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中南部,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AC正确;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C正确;人口、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平原,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地势东高西低,A错误;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B错误;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C错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台湾岛陆地面积较小,河流流程短,是受面积影响导致,A错误;阿里山是台湾省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B正确;铁路线布局呈环状分布,C错误;东部地区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西部,D错误;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台湾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故A错误,符合题意;B.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台湾省的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在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芦笋、蘑菇等的产量和出口量也比较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D
解析: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台湾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选项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D
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故D正确。故选:D。
15.答案:(1)台湾;人口众多,水资源较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2)旱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水稻
(3)日月潭
(4)台湾岛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并且海拔差距大,森林资源极丰富
解析:(1)读图可知,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从北京到台北乘坐高铁需横跨台湾海峡。这条铁路将京津唐工业基地与台湾加工贸易区连为一体。与台湾相比,京津唐工业基地缺水严重,其自然原因是京津唐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人文原因是京津唐地区人口众多,水资源较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导致京津唐工业基地缺水严重。
(2)华北平原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暖湿的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同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又正值冬小麦的返青季节,需水量大,容易出现春旱。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
(3)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等。
(4)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是因为台湾岛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并且海拔差距大,山地垂直差异明显,森林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