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九上 第2课 创新驱动发展(原卷版+解析版+讲解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九上 第2课 创新驱动发展(原卷版+解析版+讲解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高频考点)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地位)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易错点)
5.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6.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易错点)
考点梳理
考点1  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理解创新改变生活?)(P15—17)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对个人的影响。(P16、28)
(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4)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3.创新如何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创新对社会的意义)(P16)
(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2)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3)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地位)(P14—20)
(1)国家发展角度: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国际竞争角度: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人类社会发展角度:①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考点2  创新永无止境
1.★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P20)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我国应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18—27)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知识点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成就。(P23)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原因与做法。(P24)
(1)原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做法: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6.重视企业创新的原因及做法。(P25)
(1)原因: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做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7.创新精神的表现。(P26)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8.创新的时代,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P27)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是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联系实际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版社转载他人作品未支付稿酬;剽窃他人学术作品,抄袭他人文学作品;个人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专利发明者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
9.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P28)
易错辨析
1.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教育/创新/企业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4.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中考真题体验
命题点1 创新改变生活
1.(2024·新疆)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C)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4·湖北节选)【关心国家 勇担使命】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赋予湖北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五次视察,为湖北发展定向引航。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某报社正在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以下是其推出的栏目的主要内容。请你结合栏目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特约评论”的内容。
湖北是一首激昂的歌 ★创新之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出了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等。 特约评论:这些年,湖北勇担使命、笃行实干,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湖北经验: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其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命题点2 创新永无止境
3.(2023·武汉)某班开展以“科技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符合主题的是(A)
①小婷:全国首条空轨飞越光谷,全景天窗尽览武汉之美
②小辉:中国队在2023年德班世乒赛包揽五个项目全部冠军
③小敏: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实现第二次太空会师
④小轩:2023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十堰节选)【探究在线】2022年10月16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为此,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红心向党,强国有我”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听党话 勤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请从教育和创新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上述战略的原因。
教育方面: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等。创新方面: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等。
(2)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思想方面: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培养创新精神等。②行动方面: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中考道法复习精品课件
统编版一轮复习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2025年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九上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考点梳理
中考真题体验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高频考点)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地位)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易错点)
5.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6.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易错点)
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理解创新改变生活?)(P15—17)
创新改变生活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对个人的影响。(P16、28)
(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
自我。
(4)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3.创新如何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创新对社会的意义)(P16)
(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2)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3)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地位)(P14—20)
(1)国家发展角度: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国际竞争角度: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人类社会发展角度:①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P20)
创新永无止境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我国应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18—27)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成就。(P23)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原因与做法。(P24)
(1)原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做法: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6.重视企业创新的原因及做法。(P25)
(1)原因: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做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7.创新精神的表现。(P26)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8.创新的时代,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P27)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是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版社转载他人作品未支付稿酬;剽窃他人学术作品,抄袭他人文学作品;个人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专利发明者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
1.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2.教育/创新/企业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4.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
×
×


9.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P28)
1.(2024·新疆)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命题点1
创新改变生活
C
2.(2024·湖北节选)【关心国家 勇担使命】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赋予湖北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五次视察,为湖北发展定向引航。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某报社正在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以下是其推出的栏目的主要内容。请你结合栏目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特约评论”的内容。
湖北是一首激昂的歌
★创新之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出了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等。
特约评论:这些年,湖北勇担使命、笃行实干,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湖北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其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3.(2023·武汉)某班开展以“科技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符合主题的是( )
①小婷:全国首条空轨飞越光谷,全景天窗尽览武汉之美
②小辉:中国队在2023年德班世乒赛包揽五个项目全部冠军
③小敏: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实现第二次太空会师
④小轩:2023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点2
创新永无止境
A
4.(2023·十堰节选)【探究在线】2022年10月16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为此,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红心向党,强国有我”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听党话 勤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请从教育和创新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上述战略的原因。
教育方面: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等。创新方面: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等。
(2)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思想方面: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培养创新精神等。②行动方面: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对应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高频考点)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地位)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易错点)
5.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6.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易错点)
考点梳理
考点1  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理解创新改变生活?)(P15—17)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对个人的影响。(P16、28)
(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4)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3.创新如何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创新对社会的意义)(P16)
(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2)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3)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地位)(P14—20)
(1)国家发展角度: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国际竞争角度: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人类社会发展角度:①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考点2  创新永无止境
1.★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P20)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我国应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18—27)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知识点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经济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成就。(P23)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原因与做法。(P24)
(1)原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做法: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6.重视企业创新的原因及做法。(P25)
(1)原因: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做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7.创新精神的表现。(P26)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8.创新的时代,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P27)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是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联系实际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版社转载他人作品未支付稿酬;剽窃他人学术作品,抄袭他人文学作品;个人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专利发明者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
9.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P28)
易错辨析
1.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教育/创新/企业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4.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中考真题体验
命题点1 创新改变生活
1.(2024·新疆)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C)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4·湖北节选)【关心国家 勇担使命】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赋予湖北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五次视察,为湖北发展定向引航。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某报社正在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以下是其推出的栏目的主要内容。请你结合栏目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特约评论”的内容。
湖北是一首激昂的歌 ★创新之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出了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等。 特约评论:这些年,湖北勇担使命、笃行实干,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湖北经验: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其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命题点2 创新永无止境
3.(2023·武汉)某班开展以“科技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符合主题的是(A)
①小婷:全国首条空轨飞越光谷,全景天窗尽览武汉之美
②小辉:中国队在2023年德班世乒赛包揽五个项目全部冠军
③小敏: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实现第二次太空会师
④小轩:2023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十堰节选)【探究在线】2022年10月16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为此,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红心向党,强国有我”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听党话 勤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请从教育和创新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上述战略的原因。
教育方面: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等。创新方面: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等。
(2)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思想方面: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培养创新精神等。②行动方面: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