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学试卷
(生物学与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生物学满分30分)
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包括一大题,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的唯一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字母上)
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又经过大约10亿年才诞生了原始生命。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没有(  )
A. 氧气 B. 氢气 C. 甲烷 D. 氨气
2. 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杀虫剂使用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B. 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C. 杀虫剂使用后抗药性较弱的个体被淘汰
D. 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3. 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入我们”,旨在呼吁各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止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之趋势。我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就地保护濒危生物 B. 保护遗传物质多样性
C 迁地保护濒危生物 D.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4. 墨脱报春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的植物新物种。它在5月至6月开花,在7月结出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据此推断,墨脱报春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5.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不能开花、结果 B. 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C. 体内无输导组织 D.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6. 辽辽在野外发现一只如图所示的小动物。他想了解该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知识,他应该去查阅(  )
A. 环节动物学 B. 鱼类学 C. 软体动物学 D. 昆虫学
7.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乳酸菌可制作酸奶 B. 木耳可供人食用
C. 利用酵母菌可制作面包 D. 烟草花叶病毒可使人患肺癌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的是( )
A. 关节软骨 B. 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
C. 关节囊 D. 关节腔
9. 大山在院子里发现了蚂蚁在筑巢。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与“蚂蚁筑巢”相同的是(  )
A. 老马识途 B. 警犬刑侦
C 乌贼喷墨 D. 鹦鹉学舌
10. 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通常采取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这样通常会造成残留的农药在人体中富集,富集的渠道是( )
A. 水 B. 空气和土壤 C. 食物链 D. 皮肤接触
11. 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油菜.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序号代表生物),图中代表油菜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下列关于“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要经常给瓶中的小动物投放食物
B. 制作好生态瓶后,要定期打开通入氧气
C.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应避免放在阳光直射处
D. 生态瓶中只放入河水和小鱼,也可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二大题,5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二、分析作答题(请将所作的答案,按要求清晰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 下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_________(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_______________。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时期是______(填字母)。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
14. 下图所示为几种动物的行为。请分析并作答: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图中属于生殖行为的是______(填标号),属于觅食行为的是______(填标号);①属于______行为,④属于______行为。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标号②的行为是由羚羊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
(3)大雁飞行时,在头雁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表明④中有______行为。
15. 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既有雄伟挺拔的崇山峻岭、一望无际的大海,又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河流。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资料二: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十分稀少。
资料三:沙狐是沙漠里栖息的一种小型动物。沙狐白天在有多个出口的洞穴里睡觉,夜间则走出洞口寻找猎物。沙狐的大耳朵使它可以听到细微的沙沙声,便于捕食蜥蜴等动物。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2)资料二体现了温度、水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填“非生物”或“生物”)因素。
(3)资料三划线部分体现了沙狐和蜥蜴之间的______关系。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沙狐属于______者。
16. 稻田养蟹好处多,例如蟹能清除杂草、吃掉害虫,其排泄物还能肥田、促进水稻的生长;而水稻又为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两者互利共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如下图为人工蟹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作答:
(1)此食物网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2)此食物网中,一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______。
(3)若想将该蟹田生态系统补充完整,图中还需添加______和______。
(4)此人工生态系统,______能力差,一旦疏于管理,很容易破坏______平衡。
三、科学探究实验题
17.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分析并作答: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以及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表所示。
结果(cfu/g)
菜名
餐前 餐后
使用公筷 不使用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比“不使用公筷”组的_______,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学试卷
(生物学与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生物学满分30分)
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包括一大题,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的唯一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字母上)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二大题,5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二、分析作答题(请将所作的答案,按要求清晰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原始的生命的形成 ③. 不需氧型 ④. F ⑤. 从简单到复杂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③ ②. ② ③. 防御 ④. 迁徙(节律)
(2)遗传物质 (3)社会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生态系统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 生物圈
(2)非生物 (3) ①. 捕食 ②. 消费者
【16题答案】
【答案】(1)太阳能 (2) ①. 5##五 ②. 竞争
(3) ①. 分解者 ②. 非生物成分
(4) ①. 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②. 生态
三、科学探究实验题
【17题答案】
【答案】(1)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吗 (2)对照
(3)未经过高温杀菌
(4) ①. 少 ②. 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