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边境人口在保障边境安全方面起重要作用。我国陆地边境各县市的人口变化类型主要分为人口流失型和人口集聚型。下图示意我国东北边境地区、西部边境地区和西南边境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甲、乙、丙分别是
A.西南边境地区 西部边境地区 东北边境地区
B.西南边境地区 东北边境地区 西部边境地区
C.东北边境地区 西部边境地区 西南边境地区
D.东北边境地区 西南边境地区 西南边境地区
2.边境人口集聚型县市人口集聚的常见有利因素为
①政策优势 ②民族文化 ③工业基础 ④气候优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西南边境许多村寨由于常住人口显著减少, “戍边功能”减弱,根本原因是当地
A.生育观念转变 B.教育水平提高C.自然灾害多发D.经济发展落后
荷兰的埃因霍温在1880年后集聚了大量工厂,其中包括飞利浦灯泡厂。1920年后,飞利浦公司依托于飞利浦实验室,推出电视机、盒式磁带、便携式收音机等新产品,并在城市西北部形成产业园区。20 世纪末,随着飞利浦公司总部和许多生产职能逐渐转出,埃因霍温转型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下图示意埃因霍温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及主要产业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1880-1900年期间,埃因霍温的主导产业为
A.原料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5.飞利浦产业园建立导致埃因霍温
A. CBD 迁移至此 B.人口规模扩大 C.城市功能改变 D.职住分离严重
6.埃因霍温转型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为
①高素质人才 ②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基础设施完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黄河历史上曾“夺淮入海”,向南汇入淮河再东流注入海洋。淮河沿岸地区在黄河夺淮前农业为稻麦兼作,先种小麦,小麦收获后种植水稻。黄河夺淮后,淮河沿岸很多地区弃种水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淮河沿岸地区能够稻麦兼作的决定性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8.黄河夺淮后该地区弃种水稻是因为
A.洪涝多发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冷 D.水源减少
造礁珊瑚生活在热带浅海中,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一层层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珊瑚对水温变化敏感,有一定的温度适应范围。科学家常钻取珊瑚骨骼岩芯样品,重建古代气候状况。2015年南海东沙环礁近四成珊瑚在厄尔尼诺事件中死亡。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珊瑚礁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造成图示范围东西部珊瑚礁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洋流 C.纬度 D.光照
10.科学家重建古代气候状况需要测量珊瑚礁的
A.面积大小 B.颜色类型 C.生长速率 D.水域深度
11.导致2015年南海东沙环礁近四成珊瑚死亡的机制是
A.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南海云量增多-南海水温降低
B.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南海云量减少-南海水温升高
C.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偏低-南海云量增多-南海水温降低
D.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偏低-南海云量减少-南海水温升高
某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到考察点 1 植被茂密,为阔叶林,考察点 2 植被相对稀疏,为针阔混交林。同学们采集了两考察点典型树木的叶片制作植物标本,发现同种植物叶片存在差异。查询资料了解该地针叶树为马尾松,是20 世纪 50年代当地植树造林选取的先锋树种。下图示意此次考察的路线及主要考察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造成考察点1 和考察点2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3.两考察点同种植物叶片的特征可能为
A.考察点1 叶片为肉质
B.考察点1 叶片内卷
C.考察点2叶片面积更大
D.考察点2叶片革质层更厚
14.经过自然演替,未来该区域两考察点植被将会
A.以针叶林为主,差异不断缩小
B.以阔叶林为主,差异不断缩小
C.植被类型不变,差异不断扩大
D.植被类型改变,差异不断扩大
我国华北某地12月5日经历某天气系统过境。下图示意12月5 日 23时该地24小时变温(数字℃)及风力>5级站点 (风向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该时段过境的天气系统为
A. 台风 B.副高
C.暖锋 D.冷锋
16.导致该地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 B.暖空气压缩
C.南风输送热量 D.太阳辐射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居住着黎、苗、汉等多个民族。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公园社区是指受国家公园发展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社区,包括位于公园内的内部社区、处于公园重要出入口的入口社区等。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立后当地社区产业结构的变化。(4分)
(2)简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发挥的作用。(6分)
(3)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部社区和入口社区中任选其一,为社区居民增收提出具体措施。(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该沙漠除南部沙漠边缘外大部分区域没有植被分布,流动沙丘广布。库姆塔格沙漠表面砂砾颜色有明显差异,颗粒越粗大,暗色矿物成分越多,颜色越深。沙漠北部沙层表层为深色,内部为浅色。下图为库姆塔格沙漠区域图。
(1)说出库姆塔格沙漠南部边缘植被生长的条件。(4分)
(2)推测库姆塔格沙漠表层沙粒粗细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从风力作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8分)
(3)分析库姆塔格沙漠北部沙层内部颜色浅的原因。(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 1999-2008 和 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
(1)分析假定降水不变时,随着气温升高勒拿河基流先增后减的原因。(6分)
(2)推测气温升高,勒拿河汛期的变化。(4分)
(3)据图描述与 1999-2008 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6分)
(4)简述气候变暖对勒拿河河口地区鱼类的影响。(4分)
长沙市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题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D
2、 A
3、 D
4、 C
5、 B
6、 C
7、B
8、 A
9、B
10 C
11、D
12、 C
13、D
14、B
15、D
16、A
二、非选择题
17、(1)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分)。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涵盖了大量少数民族聚居点(2分);国家公园建立后减弱公园内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保护了民族文化(2分);提升当地知名度,吸引游客,提高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增加区域经济收入,提供保护资金)(2分)。
(3)内部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态管护岗位,如护林员等(3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引导当地居民从事相关服务活动(3分)。
入口社区:合理规划,发展旅游接待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等(3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态产品生产,如绿色食品等 (3分)。
18、(1)位于山前,高山冰雪融水汇集,水分条件好(2分);流水堆积,土壤肥力较高 (2分)。
(2) 东北粗, 西南细(2分)。
东北部处于上风向,风力强劲,风力侵蚀作用强,表层细颗粒物质被风力侵蚀、搬运,留下粗颗粒(3分);西南部处于下风向,且地势高,风速减小,风力堆积作用强,将搬运的细颗粒堆积下来(3分)。
(3)表层受风力侵蚀,粗颗粒占比高,抗侵蚀搬运能力强(2分);表层粗颗粒保护内部,内部受风力侵蚀作用小,粗颗粒占比小,颜色浅(2分)。
19、(1)初期,气温升高,融雪量增加,融雪径流增多 (2分);冻土融化增多,下渗增多,地下水增多,基流补给增多(2分);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冰雪减少,蒸发进一步增强,地下水减少,基流减少(2分)。
(2)春季气温升高,融雪时间提前,融雪量增加,春汛提前,水量增加(2分);夏季剩余冰雪减少,蒸发旺盛,夏汛水量减少 (2分)。
(3)变化情况:溶解性有机碳总量增加,春季增加显著,夏季略微减少(2分)。
原因: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2分);春季径流量增大,溶解更多可溶解性有机碳,夏季径流量减少,土壤有机碳溶解量减少 (2分)。
(4)勒拿河径流量增加,搬运至河口地区的营养盐增多,利于鱼类生长(2分);河口地区水温增高,不利于部分冷水鱼生存(鱼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