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义用为面
七年级地理·生物学
四方三”到为告
(本试题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温馨提示: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奉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素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数。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宇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文回。
第一部分地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读我国黄河(桃花峪役)和长江(或汉段)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田,完成1-2题。
流录
位方米秒)长1(成设段)
流屉
40000
(立方米/秒)

30000
100005
黄狗(挑花超险)甲
20000
0
10000
710(月)
0
紧生银处汽
14710月)
黄河(桃花峪段)、长江(武汉段)年径流量变化画线示意困
1,长江(武汉段)和黄河(桃花蛤段)每年的最大汛期都集中在夏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受季风气候能响,夏季降水多
B。夏季气温高,源头的冰雪融水多
C。两河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
的土计风建非着程面时
D.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谢,国内的迎量明是
七年级地理·生物学第1页(共2)
2.
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发线
A,黄河下游发展水电B,黄河中游迁徙改道
别自
C。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D.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武汉市正全面贯彻落实《武汉市海棉城市专项规刻》,海绵城市系统为城市提供了防洪
和供水保障。我国有多个城市入逃了海棉试点城市。下图为我国部分议点“海绵域市”分布
示意图和或汉气温曲钱降水柱状田,据此完成3-6题。
降水量()
0060
档静季风气候
800
10
亚热带季风气
1600
成汉气温曲线
和得水让状国
大性气修
2高原高山地始气候
:年得术量线
●“将绵城市”试点城中
我国部分试点“海绵城市”分布示意图
3。图中试点“海绵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平A,千旱地区
的出·B.东部季风区
C.地势第一级阶梯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4。武汉海绵城市系统在夏季的主要功能是
合角应天出5W0且1①
A.防涝
B,抗寒潮
农导月转馆星9
C.防风沙
D,抗地震
5。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内陆多,沿海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6.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布,这条地理分界线是
无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线
B.南岭一珠江一线
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线
D.拳岭一淮河一线
七年级地理·生物学第2页(共12页)2024-2025年度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生物期末参考答案
14--18:D CC D B
19--23:B A B C A
24.(8分)
(1)环节
外骨骼
(2)躯干部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胎生哺乳乙
(4)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薄:胸肌发达;食量
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心跳频率快等(任写出一条即可)
(5)ADG
25.(9分)
(1)蔬菜的种类
白菜
(2)乳酸菌分裂无成形的细胞核
(3)米曲霉接种
酵母菌
(4)醋酸菌制醋、甲烷菌生产沼气、棒状杆菌生产味精等(任写出一例即可)
26.(6分)
(1)根、茎、叶(写全给1分)
(2)大肠杆菌噬菌体寄生
(3)生理功能
(4)越远③
27.(7分)
(1)清水
低倍物镜
(2)线粒体
(3)DNA
薄壁
器官
液泡2024-2025年度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3
4
6
7
8
10
答案
A
D
B
A
D
B
A
C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11.(12分)
(1)祁连(2分)西北一东南(或东南一西北)(2分)
(2)西北(2分)高寒(2分)
(3)青藏高原(2分)河谷(2分)
12.(8分)
(1)①③(2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一年一熟(2分)小麦(2分)平原(2分)
13.(10分)
(1)④(2分)
(2)黄河重点生态区(2分)
1、在上游建立自然保护区:
1、在中游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
2、在下游治沙和防洪并举。(2分)
(言之有理即可)〉
(3)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言之有理即可)(2分)
(4)黄金水道(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