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 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帖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川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 共24分。)
1.2024年4月,科研人员在惠州市惠东县西枝江流域发现一种马口鱼新种——“广东马口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鱼不能在海水中养殖,否则其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导致死亡
B.该新物种的形成是微小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积累的结果
C.该鱼细胞中通过折叠扩大膜面积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等
D.与其它马口鱼存在生殖隔离是确定其为新物种的重要依据
2.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 (色素一蛋白复合体),其被光激活后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
B.光敏色素的调控过程体现了 DNA 与蛋白质可以双向调控
C.光敏色素能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属于表观遗传
D.光敏色素被激活后的结构变化属于一种不可逆变化
3.实施建设海洋牧场,开展增殖放流,加强水产种质资源、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措施,是缓解渔业资源衰竭、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措施不利于渔业资源养护的是
A.禁止使用大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捕捞
B.通过人为向海域定期投放本土鱼苗虾苗
C.利用沉放废旧渔船、投石等建设人工鱼礁
D.濒危鱼种可先易地保种再向海洋增殖放流
1.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发现: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由于生活的土壤酸碱性不同导致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进化,最终形成两个物种。在此过程中,土壤差异在两个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A.改变了基因突变的频率 B.改变了基因突变的方向
C.使两个物种形成地理隔离 D.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5.科研人员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其结果如图1.并进一步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其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起着协同作用
B.由图1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由图2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由图2可知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X>Y>Z
6.小儿麻痹症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引起的一种疾病。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口服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患肢的随意运动和感觉功能均丧失
B. “活疫苗”是经过减毒处理后的病原体,相当于抗体
C.该疫苗可以识别人体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D.接种该疫苗后可能会有轻微发烧的症状,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
7.环境激素是指存在于环境中,能使动物内分泌功能残调的一类化学物质,常见的有二噁英、DDT、塑化剂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激素由人工合成,动物激素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
B.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定向运输至天然激素的受体发挥作用
C.环境激素大多数不易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发生富集现象
D.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通过催化相关生化反应而发挥作用
8.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基因)恢复育性,T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通常在括号外表示质基因;括号内表示核基因, 如T (RR) ]
A. T(Rr) 的玉米自交,后代约有 1/4为雄性不育个体
B.在玉米体细胞中 R基因和T基因均r 成对存在
C. R与T互为等位基因,其中R为显性、T为隐性
D. T基因所在DNA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生物试题 第2页 共8页
二、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4分, 共16分。)
13.研究人员将C。(能提高光反应中电子传递效率)和SBP (可促进卡尔文循环中C 的再生)两个基因分别导入烟草中获得C 和SB株系。利用C 和SB株系获得纯合双转基因C SB株系,在温室提供一定浓度CO 的条件下,检测四种株系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电子传递速率 (相对值) C 再生速率 (μmol·m ·s`') 光合速率 (μmol·m ·s ')
野生型 0.118 121.5 24.6
C.株系 0.123 124.8 25.6
S.株系 0.130 128.7 27.0
C。S。株系 0.140 132.0 27.4
A. C 基因的产物可能与 ATP、NADPH生成有关
B. SBP 基因的产物在叶绿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与野生型相比,C 株系光合速率的增加体现暗反应能促进光反应
D.与SB株系相比,C SB株系光合速率的增加体现光反应能促进暗反应
14.某种植株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如图示)共同控制,其中显性基因D、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都为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互换及致死)
A.该植株可产生8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基因A (a)与B (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该植株测交时后代蓝色:白色=1∶1
D.该植株自交时后代蓝色:白色=3∶5
15.红树植物根细胞能将细胞质中的Na 排除胞外以及转运至液泡中形成“液泡隔离”从而适应在高盐环境生活,这一机制(如下图)与H -ATP泵及膜转运蛋白 SOSI、NHX(Na /H 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溶胶)中的 *转运到根细胞外和液泡中的直接“动力”是 ATP
B.细胞质(溶胶)中的H 转运到根细胞外和液泡中的直接“动力”是 ATP
C.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根细胞
泵有转运 的作用,同时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
16.为持续培养适合广东沿海地区栽培的“高产耐盐碱”优质海水稻植株,某研究小组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对两种优质水稻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图。已知耐盐、高产性状分别受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选用叶细胞和根细胞便于①过程通过观察结构与颜色来判断融合情况
B.原生质体A1和B1应在低渗透溶液中长期保存,以防止过度失水而死亡
C.失活处理后原生质体A2的细胞质和原生质体B2的细胞核失活
D.②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它是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技术基础
三、简答题(共60分,以下均为必做题,所有考生都必需做答)
17. (12分)文献资料表明:水杨酸(SA)和硫化氢(H S)作为信号分子在调控不良环境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用SA、硫氢化钠(NaHS, H S外源供体) 、PAC(SA抑制剂) 、HT(NaHS和 清除剂)等试剂开展相关实验,探究低温弱光胁迫下,SA和H S两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
注:CK组为喷洒 进行预处理后转入适宜温、光条件培养48小时;
其它组均为喷洒对应的试剂(见图)预处理后转入低温、弱光条件培养48小时。
(1)植物内源性 是一种脂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半胱氨酸经酶催化产生。 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为 。从氨基酸结构通式推测, 中的 S 来源于 。
(2)由实验Ⅰ可以得出结论:低温弱光 (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诱导内源性H S 的产生、SA (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促进内源性H S 的产生。
(3)由实验2可以得出结论:低温弱光 (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诱导内源性SA 的产生、外源性硫氢化钠对内源性SA产生的影响 (选用“不明显/明显”作答)。
综合实验Ⅰ和实验2推测: 可能作为SA的 (选用“上游/下游”作答)信号参与低温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活动调控。
(4)如果上述推测正确,请补充完整实验3中HT+SA 组和 PAC+NaHS组的光合速率柱状图。
18. (13分)果蝇 (2n=8)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学材料,对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等有重要价值。将正常复眼果蝇杂交,子代偶然出现一只无眼突变体(eyeless,记为e)。为确定该个体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该无眼突变体果蝇与正常复眼果蝇杂交,F 全是正常复眼,由此可初步判断该无眼突变是 突变。正常复眼基因和无眼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的不同。
(2)将纯合正常复眼(野生型)单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的个体称为单体,记为2n-1,可以存活并正常繁殖)品系分别与无眼突变型果蝇杂交即可定位无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比如用无眼突变体与纯合正常复眼Ⅳ-单体果蝇杂交,若子代果蝇的表型为 ,推测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的表型为 ,推测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因此,为完成果蝇无眼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理论上至少需要构建 种纯合野生型单体品系。
(3)若已确定无眼基因位于Ⅳ染色体上,将无眼Ⅳ-单体果蝇和纯合正常复眼Ⅳ-三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记为2n+1,可以存活并正常繁殖)果蝇杂交,在细胞水平上可用 法选出子代中的三体个体,将其相互杂交,所得F 代正常复眼果蝇中染色体数量正常的占 [染色体多两条 (四体)时不能存活]。
19.(12分)从常见中草药黄芪中分离的黄芪多糖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我国某科研团队也证实半枝莲多糖(SBP-2A)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为继续研究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进行如下实验:建立肝癌小鼠模型后,进行相关实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 各组肝癌小鼠的瘤重、免疫学功能的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腹腔注射的剂量[mg/ (kg·d) ] 抑瘤作用比较 免疫学功能的比较
瘤重 (g) 抑瘤率(%) 脾脏指数 (mg/g) 胸腺指数 (mg/g) Y-干扰素 (pg/mL)
模型组 一 1.29 一 6.14 1.64 51.59
SBP-2A 低剂量组 25 1.09 15.42 11.85 2.07 56.24
SBP-2A中剂量组 50 0.79 38.67 11.29 2.54 57.17
SBP-2A 高剂量组 100 0.91 29.95 13.27 1.75 60.54
黄芪多糖组 100 0.75 43.32 7.08 2. 2 70.50
注:①抑瘤率 (%)=(1一实验组瘤质量/模型组瘤质量)×100%
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质量 (mg)/体质量 (g)
(1)机体能够裂解肿瘤细胞,主要依靠的是 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 获得肝癌小鼠24h后, SBP-2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25、50、100mg/kgSBP-2A,黄芪多糖组注射 100mg/kg黄芪多糖,模型组腹腔注射 ,本实验中,黄芪多糖组的作用是 。
(3)由实验结果分析,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肿瘤的原因是 。结果显示,SBP-2A中剂量组小鼠抑瘤率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4)激活的STATI 蛋白参与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该团队提取0.025g肿瘤组织中的总蛋白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分析其中的STATl 蛋白表达量,并得出结论:高剂量SBP-2A 可能是通过提高STAT1 蛋白水平来抑制小鼠肝癌肿瘤生长,其依据是 。
20. (11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合对污染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污染的净化效果及机制,在模拟污水中分别构建了不同的植物组合方式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
表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合对污染物的30天去除率(%)
项目 甲组: 挺水植物+沉水 植物 乙组: 挺水植物+浮叶 植物 丙组: 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 丁组: 无植物
总氮去除率 68.45 63.76 64.65 35.42
总磷去除率 97.75 93.94 97.98 43.87
水质综合评分 0.46 0.38 0.65 一
底泥中微生物的 Chao丰富度指数 a b C d
说明:①水质综合评分越高,水质越好;
②甲、乙、丙三个组合对N、P去除不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但均与丁组有明显差异;③Chao丰富度指数越大意味着微生物群落丰富度越高,结果为c>a≈b>d。
(1)水生植物吸收的N、P可以用于光反应中小分子物质 的合成;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碳、供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合利用了群落的垂直分层,意义是 。
(2)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该实验水域难以维持稳定,试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分析原因 。
(3)解释丙组处理后水质综合评分最优的原因: 。
(4)资料表明,氮、磷的去除中底泥吸附为重要途径,而氮素的底泥释放是水域的潜在风险,且总氮的底泥吸附量与微生物转化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为修复惠州西湖(人工湖)水体污染,除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减少底泥吸附量和增加微生物转化外,结合该研究,请再提出1 条合理建议: 。
21. (12分)由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
(1)稻黄单胞菌能合成AvrXa7(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分泌蛋白)并将其注射进水稻叶肉细胞,最终通过 (结构)潜入水稻细胞核,识别并激活水稻糖转运蛋白(SWEET14)基因表达,挟持糖转运蛋白源源不断地将糖类物质通过 方式从水稻细胞泵出胞外,供给病原菌生长和增殖。稻黄单胞菌与水稻的种间关系为 。
(2)水稻的Xa7基因的启动子区携带一个调控元件,能够“诱捕”并结合AvrXa7,从而调动水稻细胞的免疫反应,将病原菌迅速隔离杀灭,因此Xa7基因 (选用“可以/不可以”作答)看作是水稻的一种抗白叶枯病基因。此外如果水稻的 [选用“糖转运蛋白 (SWEET14)/Xa7”作答]基因发生突变,也会导致稻黄单胞菌的侵染失败。
(3)广东某研究团队欲对此基因进行深度研究,提取抗病水稻的DNA,利用特定的双引物对Xa7基因进行PCR 扩增。引物长度不能过短原因是: ;PCR扩增中有一个低温(55℃/58℃、1min) 过程, 该过程称之为 , 目的是 。PCR 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 等有关。
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24分。 )
二、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 4分,共16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C D C A B D A D C D A A
三、简答题(共60分,以下均为必做题,所有考生都必需做答)
17. (12分)
(1)自由扩散(1分) (半胱氨酸的)R基(1分)
(2)可以(1分) 可以(1分)
(3)可以(1分) 不明显(1分) 下游(2分)
(4)图3中PAC+NaHS组与NaHS组柱高几乎一致(2分) ,图3中HT+SA组柱高在H O组与SA组之间(2分)
18. (13分)
(1)隐性(1分,隐形、隐型等均不得分)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1分,碱基(对)排列顺序也可 ,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得分]
(2)全为正常复眼[2分,正常复眼:无眼=1:0,也可;正常复眼(不写全部)只给1分] 000000001:1(2分,性状和比例各1分,写成正常眼也可,分开写成正常眼1、无眼1不得分) 3(2分)
(3)显微观察(2分,显微镜检查也可,镜检得1分) 4/13(3分)
19. (12分)
(1)细胞毒性T(1分) 免疫监视(1分)
(2)等体积(等量)的生理盐水(2分。写“生理盐水”给1分,写“清水”“蒸馏水”“不处理”等不给分。答案补充:生理盐水100mg/kg 2分) 作为对照,用于评估SBP-2A各剂量组的抑癌效果强弱(2分。“作为对照”“与不同剂量的半枝莲多糖组对照”给1分,写“用于评估SBP-2A各剂量组的抑癌效果强弱”给1分)
(3)黄芪多糖既能促进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的生长,还能促进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的产生(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SBP-2A中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最高,说明SBP-2A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质量,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来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4)SBP-2A高剂量组的STAT1蛋白表达量条带宽度与黄芪多糖组接近,明显宽于模型组(2分)(写出高剂量组明显宽于模型组给1分,写出高剂量组与黄芪多糖组结果相近给1分。 )
20. (11分)
(1)ATP、NADPH(2分。每空1分) 间接(1分) 充分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分)
(2)该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差(2分)
(3)丙组对总氮、总磷去除率都高;丙组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更能促进污染物的降解(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4)适时清理淤泥(2分)
21. (12分)
(1)核孔(1分) 主动运输(1分) 寄生(1分)
(2)可以(1分) 糖转运蛋白(SWEET14) (1分)
(3)影响扩增的特异性或扩增到其它DNA序列(2分) 退火或复性(1分) 使两条引物分别与Xa7基因两条模板链互补配对连接(2分。补充答案:引物与模板结合) 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