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级高二上学年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左图为二分二至 日中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 区域为白天,MON 为晨昏线。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23 年国庆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 )
A .a→b 区间 B .b-→c 区间 C .c→d 区间 D .d-→a 区间
2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 (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 17 时 B .该日应为春分日
C .ON 曲线段为昏线 D .该半球为南半球
3 .该日过后三个月内 (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 D .海南三亚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湖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遮阳板收起,该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 23°26′N D .南极圈以南地区出
现极夜
5 .湖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读图 a 和图 b,完成下列小题。
6 .关于甲乙两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甲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乙岛南北跨度大约 55 千米
C .乙岛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D . 甲岛河流呈向心状水系
7 .图示信息表明 ( )
A .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 .图 a 的比例尺比图 b 小
C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某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该小组绘制了某时段等压面与等温线 图, 以便研究山谷风(谷风指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山风指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的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③此时吹谷风 ④此时吹山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气流呈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第 2页,共 8页
读内蒙古中东部某草原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植被变化体现了 (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带分异规律 D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1.影响该地白桦林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
A .纬度 B .坡度 C .坡向 D .海陆位置
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 1890 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 )
A .强烈的地震 B .剧烈的海啸 C .频发的飓风 D .汹涌的洪水
13 .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 )
A . 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B .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C . 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D . 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奥里诺科河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在入海口处发育了面积广阔的三角洲。奥里诺科河汛 期会出现干流倒灌部分支流(如图中阿普雷河)的现象,下游河段-年中有两次沙峰(含沙 量的峰值),-次出现在汛期,-次出现在汛后。左图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 乙水文站 的位置,右图示意甲、 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完成 下面小题。
14 .据图推测,奥里诺科河下游河段-年中出现两次沙峰的月份分别是 ( )
A .1 月、7 月 B .3 月、9 月
C .4 月、11 月 D .6 月、12 月
15 .奥里诺科河干流倒灌阿普雷河的原因是,阿普雷河 ( )
①河口处泥沙淤积严重②流速较较慢,河水易泛滥漫溢
③河口处地形平坦④倒灌时水位低于奥里诺科河干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6 .近几十年来,奥里诺科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
A .物质来源 B .全球变暖 C .动力条件 D .沉积环境
二、综合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 化。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冬季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第 4页,共 8页
(1)请判断图示区域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 分)
(2)简述该季节澳大利亚北部沿海主要的气候特征。(4 分)
(3)分析图中甲地西侧冷锋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6 分)
(4)预测图中甲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 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 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 ”。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 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 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 45 °S 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 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
(1)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及原因。(4 分)
(2)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8 分)
(3)阐述南美洲 45°S 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6 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厄尔尼诺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023 年 5 月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 7 月到 9 月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 80% ,可能加剧全球升 温,预计海面温度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材料二 图为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沃克环流示意图。
(1)绘制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并标注名称。(作图要求:用 2B 铅笔绘制洋流箭头时须加 黑、加粗,洋流名称须写在箭头附近合适的位置)(4 分)
(2)从大气运动和洋流运动的角度,说明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6 分)
(3)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中东部气象灾害的成因。(6 分)
第 6页,共 8页
2023 级高二上学年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B B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 B C B
17 .(1)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说明澳大利亚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处于冬季。4 分
(2)大陆受冷高压控制,较凉爽;吹东南风(大陆吹向海洋),少雨。4 分
(3)位于低压槽。其东侧吹偏北风(或东北风),形成暖气团;西侧吹偏南风(或西南风),
形成冷气团。西侧等压线密集,冷气团势力较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或南半球 气旋顺时针辐合,形成冷锋)。6 分
(4)(冷锋过境) 由晴转阴雨;气温降低; 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风力增强。4 分
18 .
(1)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4 分
(2)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 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 强 。 8 分
(3)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 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 草原或荒漠。6 分
19 .(1)
(2)东南信风在太平洋东部属于离岸风,使冷海水上涌,(沿岸有来自较高纬度的寒流)使海 水温度较低;东南信风将暖海水吹向西部,导致太平洋西部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于东部; 由于两地冷热不均,在赤道太平洋东岸气流下沉,西岸气流上升,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即沃克 环流。6 分
(3)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升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增多;蒸发量增大,海洋向
大气输送的水汽增多;上升气流加剧,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暴雨洪涝。6 分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