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五年级美术下册 《4.重复与变化——重复》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海版五年级美术下册 《4.重复与变化——重复》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形的变化——重复》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五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组合中的第四课《重复与变化》,本课为二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形变化中的重复。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生活中处处可见重复现象,大到日复一日的地球运动,小到人的眼睛不停的眨动,人的心脏有序的跳动等等,这些都是重复现象。艺术门类中重复的运用,人们说音乐是最有表现性的一门艺术,音乐中一种节奏重复出现它会给人带来什么感受呢?如舞曲中的节奏,活泼、跳跃,给人一种有序的美感享受;电影中某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也同样给人以重复美的享受吗?等等,总之重复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常丰富的。本课安排的练习是某一个基本形重复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是学生体会重复的形式美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学习平面构成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学生能够掌握有秩序重复的设计方法。能力目标:通过训练,掌握重复构成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具象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重复的认识只限于对二方连续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本课有一定的高度,对重复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了连续图案的重复,会设计随意的重复图案,但学生不能理解有秩序的重复及其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在设计上我采用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导入部分我运用了诗句情景式教学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释美术现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本课作业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让学生分层次的进行学习:(1)一分钟绘画展示,让学生体会重复;(2)分小组拼摆、组合设计重复构成,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探究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3)学生个性设计,学生的设计新颖而精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形的重复变的丰富多彩,重复的规律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强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电教室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重复欣赏)、重复构成作品、演示教具(学生分小组演示)等。学生学具准备:绘画作业本、彩色笔、一小块白卡纸、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欣赏二方连续的范图)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纹样,谁能说出它的名字?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二方连续的特点?小结:单位纹样的横向或纵向的重复排列。(课件出示)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排列方式。板书:形的变化——重复 学生看屏幕,观察分析纹样,回答出是二方连续纹样。学生根据二方连续图案的组成方式归纳二方连续的特点。学生回答出纹样连续出现、重复出现等。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巩固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
新授:(一)引题入趣 提到重复老师想到了两句诗。出示课件:(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教师范读)提问:诗句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请用画笔把这种情景画出来。(音乐伴奏一分钟)从同学们的作品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提问:什么是重复? 学生体会诗句含义,用语言描绘诗句中的情景。(一重重绿色的叶子里面藏着很多红色的小花蕾)学生采用简单概括的画法进行描绘。(平涂、点彩)学生展示作品,小组间交流,全体展示,体会画面所展现的情景。(绿叶、花蕾的重复)学生根据绘画中的体会理解重复。 【设计意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学生在对诗句的理解中体会意境,同时运用绘画的方法展现这种情景,把语文的学习与美术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科间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绘画中解决了对重复一词的理解。【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
小结课件出示:重复是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反复出现。这种现象在自然中、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提问:谈谈生活中、自然中、艺术中的重复现象。在我们身边重复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重复会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出示课件(生活中重复的图片)课件出示:重复给人一种整齐的美感,秩序的美感和节奏的美感。课件出示无规律重复排列。分析无规律重复排列:提问:是否是重复排列,是否具有整齐的美感,秩序的美感和节奏的美感。出示教具有秩序、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教具)提问:是否是重复排列,是否具有整齐的美感,秩序的美感和节奏的美感。比较两幅画面的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谈重复的现象:地球运动;眼睛的眨动;心脏的跳动;音乐舞曲中的节奏;建筑设计中重复的应用等。学生看课件,带着好奇心与问题来欣赏感受生活中重复的应用。学生总结:因为重复给人一种整齐、有秩序的感觉,所以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谈感受总结重复的特点。学生说整齐有秩序。学生观察屏幕,分析画面,回答是重复的排列,因为是相同的基本形。但不具有整齐、秩序的美。学生观察教具,分析画面,回答是重复的排列,因为是相同的基本形。具有整齐、秩序的美。两幅作品进行对比:相同:同一个基本形不同:无规律与整、有秩序。 【设计意图】联系自然发现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通过欣赏图片,产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感受重复带来的美,感知重复美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对比分析,解决了学生对有秩序重复的认识与了解。【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与教具的对比变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自制教具。
教师介绍知识点:重复排列两种形式:⑴ 随意的排列 ⑵ 有秩序、有规律的排列(生活中,艺术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同学们是否愿意尝试设计一幅有秩序的重复呢?教师:如果和老师一样的基本形,能设计一幅与老师不同的整齐而有秩序的重复排列吗?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来设计排列基本形才显得整齐而有秩序?教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合作完成的作品。同学们在设计制作中是否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呢?这种格式叫做什么呢?分析教师的作品(电脑演示)闪动重复的骨格线。我们理解了重复,那么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应该怎样解释呢?课件出示: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是由一个基本形按照重复的骨式排列而成的。同学们在各个小组的作品中还发现了什么?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基本形,却排列出不同图案?我们知道了相同的基本形运用不同的重复格式就会出现不同的图案。课件演示:重复排列的骨式,出现不同的图案。(图二) 这时学生有极强的创作欲望。学生小组合作(出示分组教具--展示板、16块基本形)。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作品。各小组作品按秩序展示在黑板上,集体评价。学生回答:按照一定的格式设计。学生观察屏幕,观察到不仅仅是基本形的重复,还有重复的排列格式。学生总结: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是由一个基本形按照重复的骨式排列而成的。发现每个小组的作品都不相同。不同的重复排列的骨式。学生看屏幕对比观察。 【设计意图】互相学习,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分组教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
同学们通过作品还有什么发现吗?如果是同一基本形、相同的排列格式会排列出不同的图案吗?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不同的排列方式,对比分析。(图三)这就是重复带给我们的有规律的变化。 重复虽是反复出现的,但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却能形成多样的图案,给我们带来极强的形式美感。教师:通过分析各小组同学们的作品,我们了解了有秩序重复排列的方法,了解了重复变化的规律。 学生发现在基本形、排列格式相同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不同图案。学生回答不同的排列方向。学生观察进行对比分析。
(三)求异创新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独立完成一幅有秩序的重复排列的设计呢?同学们在设计之前,是否想好用什么样的基本形进行重复的排列?老师这里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基本形供同学们参考。课件出示:(图一) 简单基本形有变化的基本形单独图案教师辅导。提出作业一两个字为代言:美、新。比比谁的美,比比谁的新!(音乐伴奏)教师:同学们在设计完作品以后,请为自己的作品选一个字作为作品的代言,你的作品突出美,还是新,请把你的作品粘贴到相应的字的后面。 学生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倡导个性,发扬创新精神。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提高学生动手设计能力。激励学生的创作欲望。【设计意图】多层次的基本形提示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
辅导要点:因材施教、照顾全体、灵活多变。设计一简单的基本形。设计一重复的排列骨式。确定一种排列形式。 学生作业。
(四)审美陶情 提问:看到自己的作品或同学的作品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总结:同学们老师也想谈一谈,透过你们的作品不仅看到有秩序、有规律这种形式的美感,仿佛看到马路上有秩序行驶的车辆;售票处有秩序排队的人们;下课的走廊里有秩序走路的同学们;我们应该认识到有秩序的排列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美德。希望同学们把这种美带进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做一个遵守秩序的人! 设计完成的同学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选择相应的代言字。学生回答:谈作品的美,谈作品与生活的联系。谈这节课与生活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去发现,联系生活实际来看待问题。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使学生懂得遵守秩序是一种美德,把课堂上学到的应用的生活中去。【资源准备】大屏幕投影;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附图:图一简单基本形有变化的基本形(3)单独图案图二 重复排列的骨式图三不同的排列形式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课堂教堂评价主要从课堂表现和知识技能两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重复构成的理解、重复构成的方法、重复构成的设计、重复构成的应用、剪贴的制作方法。
八、帮助和总结
教学反思:1.内容的安排与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2.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3.目标完成情况如何?4.成功的地方。5.不足与问题:6.想法。
开 始
复习导入
课件
引题入趣
课件
情景欣赏审美感知
概括描绘(美术技能应用)
古诗联想(学科综合)
教师小结重复的特点
探索求新
课件
分层次探究有秩序重复的排列方法。
对比分析研究
感知实践合作探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课件
教师运用多媒体讲解分析重复的设计方法
求异创新
课件
学生个性设计
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为学生提供设计素材
审美陶情
作品展示感受作品的美,感受创作的过程与乐趣。
教师课后总结
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