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5届高三化学八省联考试卷命题分析暨二轮科学规划复习策略探讨(共8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2025届高三化学八省联考试卷命题分析暨二轮科学规划复习策略探讨(共89张PPT)

资源简介

(共89张PPT)
2025年1月八省联考
云南化学试卷分析及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第五批新高考省份:河南、四川、山西、内蒙古、云南、陕西、青海、宁夏。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试题评析(云南卷)
考情分析
推测:云南新高考14道选择题的组成
1、化学与STSE(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营养、合成药物、常见材料等,教材中辅助性栏目,社会热点,传统文化),1题。
2、常用化学计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喜欢设置三个带有迷惑性错误的选项),1题。
3、化学用语和化学反应:1+1题。
(1)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2)离子(或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尤其注意涉及用量);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定性、定量),必考。
4、元素及其化合物:2题—3题。
(1)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应用的正误判断(化学与STSE);
(2)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复古”);
2024江苏、2024安徽、2024全国甲等。
(3)微工艺流程:“大题小做”。
5、物质结构与性质:2题—3题。
(1)“位—构——性”的元素推断(必考);
(2)原子、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综合(《选择性必修2》);
(3)以晶胞为载体的综合考察(定性、定量,云南:工艺流程综合题)
6、有机化学基础知识:2题。
(1)生活中的有机化学(低频考题);
(2)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者有机方程式甚至者有机合成路线的分析判断。
1题侧重于必修、1题侧重于选择性必修;
1题侧重于结构、1题侧重于性质;
1题侧重于基础、1题侧重于能力。
7、化学实验基础:2题。
1题侧重于实验基础知识、1题侧重于实验方案的评价。
多以装置图和表格的形式呈现。
注意:考查探究性实验;为了考查的整体性,综合题的“大题小做”。
8、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1题?。一般以图像、数据表格形式出现。
(1)反应机理(历程题):能量图中能量变化;涉及催化剂的闭合环状回路图。
2023云南。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省外高频考题)
9、电化学:1题。
10、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变化:1题。
(1)分布系数曲线的分析;
(2)非分布系数曲线的分析;
(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分析。
2025年联考命题特点(提示方向)
1、没有特别新颖的题(与2024年联考相比)
2、旧高考套路掺杂部分新高考思想。(细节、看书)
基础题比较多→查学生基础,查一轮复习效果。
3、多专题整合不够,拚接多一些。
4、对新信息偏“提取”,对“深加工”要求不多、不高。
6、反押题反套路(常规上的微创新)。
平稳过渡,夯实基础。
5、重视物质结构方向的考查(明牌)。
平常复习是否步伐太大?
中学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少,层次较低,为试题命制留下较大空间!
配合物涉及考点
配合物的表达形式:中心原 、中心离 、配体、配位原 、配位数的识别。
配合物知识的应 :物质的检验、改变溶解性、改变物质氧化性
或还原性 、改变离子稳定性、滴定分析、
业流程除杂、电化学等。
重视物质结构方向的考查
“结构化学”能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等内容有效的融合,重点关注 配合物 的有关考查。
重视物质结构方向的考查
若中心原子为主族元素呢?
(1)1molAl2Cl6含有的配位健数目为________。
2NA
(2)1mol下列阴离子含有的配位健数目为________。
2NA
答疑
Fe2+重要的螯合物之一就是血红蛋白(hemoglbin),已知该配合物中配体H2O可以与O2发生交换,从而起到输氧的作用。CO也可以与Fe2+形成配位键。试分析,为什么吸入CO时会干扰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
运输氧气
配体O2与H2O发生交换,使O2与Fe2+配位;
配体CO对Fe2+ 的配位能力>O2;
缺氧,无法运输氧气
导致O2无法与Fe2+配位;
引导教学方向:
“用结构解决问题”
增加了一个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
有利于理解氯化铜溶液显绿色
张祖德无机化学
重温
晶胞相关知识
为什么不给晶胞示意图?
教材上出现过的晶胞图
简单识图能力
引导:动手画晶胞图
最好的应对:引导动手做晶体模型
有机
补充相关知识
环氧乙醚由于有大张力的三元环,易发生开环加成,继续酸化后,最终生成醇类分子,原本环氧乙醚中的氧原子将转变成羟基,这一系列反应是实验室中制备醇的一种重要方法。
H2O
(2024全国甲)(5)已知G可以发生银镜反应,G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
4-甲氧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
选必三 课本92页 课后习题 7
选必三 课本92页 课后习题 4
选必三 课本69页
选必三 课本85页
选必三 课本81页
选必三 课本141页
云南高考题中的同分异构体“难”吗?
R1为烃基或H,R、R2、R3、R4为烃基
选必3教材85页
敢计算(否则吃大亏)
运算量少,通法少技巧,重核心概念。
保留一位小数
元素守恒思想
现学现用
现学现用
对数不是lg,换成自然对数ln。
心理战:没见过,要计算,最后一问。
高起点低落点!!
敢计算(否则大亏)
敢计算(否则大亏)
运算量少,通法少技巧,重核心概念。
1、反应焓△H计算
2、平衡常数K计算
(不需要看图!!!)
老师:平时的选题?
不能误导学生!
学生:你确信放弃计算?
平衡常数Kc、Kp、Kx、
标准平衡常数……
会识图(核心)
提供定量证据?
(2023·北京卷)“浸锰”过程是在H2SO4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FeS2,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Ag2S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MnS + 2H+ == Mn2+ + H2S↑,则可推断:
Ksp(MnS)______(填“>”或“<”)Ksp(Ag2S)。
将Fe2+氧化为Fe3+
H2O2发生隐含反应
Al3+
NiS、BaSO4
结构不良问题
各线段含义?
双图像
向“非沉淀”方向试探
常规上的微创新
线段含义,识图
关键信息:线段含义—代表分别什么微粒
氢离子浓度降低
离子浓度降低
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及经验
1.重视回归课本
2.整合专题突破
3.培养关键能力
4.明确纠错目标
近三年高考试题评析关键词
2022年:深化基础考查,加强教考衔接
2023年:加强教考衔接,助力教育改革
2024年:加强教考衔接,有效落实高考改革理念
一、重视回归课本
【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
【答案】B
命题坚持教考衔接,引导复习回归课本
显性关联
命题坚持教考衔接,引导复习回归课本
旧高考题可能成为新高考试题改造的模板
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不难找出命题轨迹,从而把握试题难度,把高考备考与高考无缝对接。
显性关联
“大题小做”
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AD
搭台阶:
提示思路,补充知识
“大题小做”
作为补充记忆点?
作为提取信息?
Fe(OH)3胶体制备!
挖掘、整合
真实情境
知识是在情景中生成和显现,脱离特定情景的知识就是死的。
在课堂教学和命题中设计的情景要真实,要基于生活,体现学科特点。
(2020年全国I卷)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A项和D项如何确定?
不断拓展,记忆?
★特别注意:调整后的高中课程内容
★特别注意:调整后的高中课程内容
旧教材表述 新教材 表述
焰色反应 焰色实验
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反应:2H++2e=H2↑ 2H2O+2e=H2↑+2OH—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外加电流法
原子晶体 共价晶体
Fe3[Fe(CN)6]2蓝色沉淀 KFe[Fe(CN)6]蓝色沉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关注新教材中一些新的表述
2024年9月云南高考调研
★关注教材中新增知识点
对于新教材新增内容重点讲。近几年新高考化学试卷均对新教材新增加的知识进行了积极回应。如构建碳骨架等。
碳链增长
碳链缩短
凡是新教材增加或变化的内容,都应该讲透练熟。
羟醛缩合与成环反应
★关注教材中新增知识点
Diels-Alder反应
2023年高考湖北卷第17题
烯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乙酸
丙酮
二、整合教材,专题突破
★依托资料,结合教材,整合选修与必修模块的教材
知识板块 教材内容
化学概念与原理 必修第一章、必修第六章、选择性必修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必修第四章、选择性必修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必修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
系列有机物及其应用 必修第七章、选择性必修3
化学实验基础与探究 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2/3
整合教材,专题突破
整合教材,专题突破
★案例1: 向一定浓度的一元弱酸(hf)、二元弱酸(h2s)、三元弱酸(h3po4)中滴加烧碱溶液,各微粒含量变化情况(分布系数曲线)
弱酸 HF H2S H3PO4
单一溶液中 HF、F- H2S、HS-、S2- H3PO4、H2PO4-、HPO42-、PO43-
滴加到中途交叉点1 HF = F- H2S = HS-、S2- H3PO4 = H2PO4-、HPO42-、PO43-
滴加到中途交叉点2 —— H2S 、 HS- = S2- H3PO4 = H2PO4- = HPO42-、PO43-
滴加到中途交叉点3 —— —— H3PO4 = H2PO4-、HPO42- = PO43-
滴加到过量或完全 HF 、 F- H2S 、 HS- 、 S2- H3PO4、H2PO4-、HPO42-、PO43-
配合小专题,系统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导出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原理应用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实验室
氯碱工业
日常生活
给每一个孤单的反应方程式都注入灵气和生命力,
并用化学的线,串起一串串美丽又充满魅力的珍珠!
★案例2:小微专题——多维度认识化学反应
pH→CuSO4溶液
转移电子数
→与水
作业:Cl2与氢氢化钙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下图是制备并收集易升华和易水解的无水AlCl3的装置,针对表中罗列问题继续改进。
为载体
出题角度、气氛、思维、效率高
★案例3: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有气体参与的实验装置问题汇总
“逐空突破”:设计微专题,拆分真题、重整合并,整合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选择一些切口小、问题严重、针对性强的微专题,力求解决复习课中的真问题、小问题、实问题,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并构建认知模型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专题:
(1)截取近年高考试题及模拟题中的重点考向
(2)根据高考题的设问类型,设置不同类型的小专题,逐个击破
(3)引导学生进行典型错误的矫正训练。
★案例4:用工节流程题设计微专题:
《化工术语和化学用语》、《物质的转化跟踪分析》、《条件控制的目的》、《分离操作的精准解答》、《有关计算》、《方程式书写》。
尖子生分组出题
常规:名称、官能团、反应类型、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合成、物质结构与性质、平衡
新角度?反应机理、新名词、改题目已知
★案例4:设计“问题链”,提升整合意识。如有关NH3的考查
1. 基态N原子的(1)最高能层符号(2)最高能级符号(3)有几种不同的
运动状态?有几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4)有几种能量不同的电子?(5)轨道有几种伸展方向?
2. 基态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基态O原子高的原因?
3.NH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4. 配位键及配合物的问题:向盛有 水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氨水,首先
出现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蓝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已知:[Cu(NH3)4(H2O)2]2+结构如图,是狭长八面体。)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化合物 [Cu(NH3)4(H2O)2]SO4 首先失去
的组分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____
5. 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6. 写出氨气溶于水的体系中存在的氢键类型,指出增大溶解度的是哪些类型?
从结构角度解释: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
7. 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成NH3 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 H2O的结构式为(  )
8. 立方BN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每个B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B原子数为_____;
如果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取6×1023/mol,立方BN的密度为a g·cm-3,摩尔
质量为bg·mol-1,计算晶体中最近的两个B原子间距离是__________nm
(用含a、b代数式表示)。
9. 25℃时,将a mol·L-1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
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
10. 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
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已知:N2H4+H+ N2H5+)的K=8.7×107;
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教—学—考”的重点发生变化
问题导向,培养高阶思维
知识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
分析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如何创设不同水平的问题
(1)氯气的强氧化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氯气为什么可作漂白剂?
(3)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4)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一样吗?
(5)氯气和二氧化氯用于自来水消毒,那种物质好,为什么?
(6)氯气和二氧化硫等物质的量通入有色溶液,漂白性会增强吗?
(知识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
(分析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如何创设不同水平的问题(一轮)
1.设计实验:证明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2.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氯气有几种方法?写出相关方程式。
3.画出电解食盐水的装置图,写出电解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指出产物的鉴别方法。
4.现有一瓶无色试剂,可能是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中的一种,请选择药品进行鉴别。(规范表达)
5.(难)设计实验验证加碘食盐中的成分。(I2、I—、IO3—检验)
★案例5:创设不同水平的问题(二轮)
分层要求
三、培养关键能力
侧重培养: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
1、信息获取与加工是解题的第一步和关键的一步。
只有具备全面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才会有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易造成混淆和歧义的化学用语、误导性语言、多余的数据等。
信息
背景信息
关键信息
干扰信息
2、“信息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给信息就是提示解题方向”的认知。
助力减少“遇计算必放弃”
不放弃,目标明确
×
(2019全国Ⅲ27)实验综合(有机物制备)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实验过程:在 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 6.9 g 及醋酸酐 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 0.5 mL 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 70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 100 mL 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 50 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 5.4 g。
水杨酸 醋酸酐 乙酰水杨酸
熔点/℃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 138 102 180
模式:除杂、分离
可逆反应,杂质
水浴加热
降温结晶析出产品,通过过滤除去其中混有的可溶性杂质。
产品中还有难溶性杂质
产品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
实际产量
信息提示解题方向
助力“敢下手做大题”
(1) 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 A 热 (填标号)
A.热水浴 B.酒精灯 C.煤气灯 D.电炉
(2) 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 (填标号),不需使用的 (填名称)。
(3) 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 降温结晶,使得乙酰水杨酸晶体充分析出 。
(4) 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 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重结晶 。
(6) 本实验的产率是 %。
产品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留在溶液中
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多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
遇计算必放弃的学生吃大亏了!
(1)目标明确:根据实验目标或制备物质确定从材料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带着问题找信息!!
对“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能力立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尖子:在快速浏览题目时,能预测:“可能有什么作用?”促使他们题后反思!
(2)阅读时标示关键信息或干扰信息。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意思是什么?”“为什么给这段话?”
让学生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内容。
(3)练习快速阅读:如略读和扫读,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深度阅读:提取和理解深层次的信息。
交叉验证:通过多条信息来验证和比较,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针对性训练》
1、陌生、复杂文字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此类题常有以下五个考试方向:
一以新物质为载体;
二以新概念为载体;
三以新规律为载体;
四以新理论为载体;
五以新原理为载体。
高起点低落点!!
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针对性训练
2、图表类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针对性训练
关键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控制溶液pH为3.5~4
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沉淀从而除去铁元素
冷却过滤前还要“再煮沸10min”
说明还有杂质没有形成沉淀
杂质是铁元素(Fe3+)
加热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沉淀?
加热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
制备胶体时长时间煮沸
胶体聚沉
由于Fe3+水解过程中可能产生Fe(OH)3胶体
煮沸10min的目的是使Fe3+水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Fe(OH)3胶体聚沉为沉淀,易于过滤
结构不良问题(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平确定性)
(已知不够,不会加工新信息、图像中曲线含义缺失、复杂问题无从下手、结果多样等)
四、明确纠错目标,复盘反思
学生的错题集
提分效果没有那么好!
时间、反思!
知识积累效果好!
1、挑出错误多的或反复错的题目:老师或出错学生从出题意图、考查内容、解题方法等方面分析,让学生理解错误原因: 知识?审题?思路?
教师的引导与示范
2、错题的应用(落实):
反复训练:每周或每月,随机抽取一些错题进行测试和评估。
变式训练:通过改变题目的数据、条件、要求等,生成新的题目进行练习,
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针对性变式教学:根据出错原因开展针对性变式教学,从不同角度改变错题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在对比和联系中更好地把握错题的本质属性。
发生氧化还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方法教给学生;
重视学生动力的激活,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