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其捕食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受精卵 B.蝌蚪 C.幼蛙 D.成蛙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鸣叫的意义是 ( )A.求偶 B.捕食 C.报警 D.避敌3.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 )A.青蛙 B.鲸鱼 C.沙蚕 D.蜥蜴4.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5.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多雨 B.常年寒冷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6. 青蛙的生殖是在哪里进行的( )A. 陆地上 B. 陆地上和水中均可C. 水中 D. 天空中7. “三条腿的蛙难找”是句古语,而现在三条腿的蛤蟆到处都有,美国某地畸形蛙的比例竟达96%,造成畸形蛙的主要原因是( )A. 青蛙的繁殖速度太快 B. 青蛙的天敌太多C. 气温过高 D. 水质污染8. 下列动物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受精的是( )A. 蝗虫 B. 蚕C. 鸡 D. 青蛙9. “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蛙的繁殖季节是在( )A. 初春 B. 春末夏初C. 秋末冬初 D. 夏末秋初10. 蛙卵的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A. 一定的温度 B. 良好的水质C. 充足的氧气 D. 以上三项都需要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声”是青蛙的 ( )A.求偶 B.迁徙C.取食 D.防御12.青蛙幼体区别于成体的显著特征是 ( )A.陆生、用鳃呼吸、无尾、有四肢B.水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C.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D.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13.造成某一地区畸形蛙比例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水污染 B.遗传C.食物减少 D.人为大量捕杀14.青蛙的两性生殖细胞完成受精和幼体发育的环境是 ( )A.沙漠中 B.土壤中 C.水中 D.空气中15.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 )A.鳃 B.尾 C.肺 D.心脏16、下表显示了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C.两栖动物产生了不利变异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17.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表,该实验需要改进的设计是 ( ) A.水温太高B.水量过多C.变量不唯一D.蛙卵数减少至每组5个18.在美国南部等地调查发现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污染 B.水域污染C.土壤污染 D.自然现象19.如图为某地区青蛙数量的变化情况,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天敌数量的减少B.农药的大量使用C.降雨量的减少D.人类的大量捕杀20.北美沙漠地区旱季长达10个多月,在此生活的两栖动物——北美锄足蟾,旱季时在自己挖的洞中“夏眠”,仅在雨季进行觅食、繁殖。下列关于北美锄足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的皮肤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B.在发育过程中四肢同时长出C.外界环境条件对其受精卵的孵化率有很大影响D.夏眠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二、非选择题21、青蛙是两栖类动物,能在地上跳来跳去,还可以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游来游去。青蛙出生的时候是又黑又小的蝌蚪,慢慢地长出四肢,变成青蛙,他是庄稼的“守护神”,我们都要保护它。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这些都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①] _________。(3)[④]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____,同时兼用 ______ 辅助呼吸。(4)青蛙的 ___________ 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青蛙对水生环境的依赖性很强。(5)青蛙的发育属于 ______ 发育。22.根据所学,分析回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处,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你继续观察下去,你会看到青蛙幼体外形变化的全过程。(1)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各有什么意义?(2)写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3)针对保护青蛙的提议,请提出你的建议。23、镇海棘螈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0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1)镇海棘螈在陆地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回到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 cm、5 cm、10 cm、15 cm、20 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________是否有关?(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_________等。24、近几十年来,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下降,专家认为蛙等两栖动物或将重蹈恐龙的灭亡之路。研究人员为探究影响树蛙生存的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图1为两种雄性树蛙叫声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图2为两栖动物胚胎的存活率与胚胎发育场所水深的关系。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分析图1,相同温度下,雌蛙通过雄性树蛙的 不同来选择抱对对象,提高抱对的成功率;猜测两种树蛙中 的繁殖更容易受温度影响。 (2)由图2可知,随着胚胎发育场所水深的增加,两栖动物胚胎的存活率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某地降雨量明显减少,因此可以预测该地两栖动物的数量将会 。 (3)目前两栖动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减缓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下降的速度,请给出一条建议: 。 答案1-5DAADA 6-10CDDBD 11-15ACACC 16-20ACBAB(1)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2)受精卵 (3)肺 皮肤 (4)生殖和发育 (5)变态22、(1)雄蛙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便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提高受精率.(2)卵→蝌蚪→幼蛙→青蛙(3)保护环境;减少捕杀等23、5. 两栖 光照 水域环境污染24、(1)叫声频率 树蛙A(2)升高 减少(3)保护水域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不人为地大量捕捉两栖动物等(答出一条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