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A)
三、实验愿(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2分)
23.(12分)(1)H804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2)红
(3)铝与酸和碱都产生氢气
一、选择题(侮空3分,共48分)
(4)不能
1-5 DCADA 6-10ACBDB 11-15 DBBCA 16D
(5)氢氧化钠
t2州0
二、填空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30分)
(6)2AH2NaOH-2N3AIO22Na0H+2H0 =2/VAAL0+3
17.(3分)(1)②(2)③ (3)⑤
(7)HCI+NaOH=NaCl+H2O
18.(5分)(1)6.941电子层数相同失去
(8)放热
(2)B、C
Mg2
(9)红
19.(4分)(1)可燃物
(10)H和0结合生成水分子
(2)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四、计算题(10分)
(3)①A
②把被子弄湿披在身上,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有序逃离等
24.(10分)(1)4.4
-一一2分
二化笔
(2)无
2分
20.(5分)(1)2H202
2H20+02↑
(3)解:设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高觉
(2)2C0+022C02
CaC0方+2HC1=CaCh+H0+C02↑
—--2分
(3)灭火(合理即可)
100

21.(6分)(1)氢离子
4.4g
】分
(2)溶液变黄,铁锈消失
100=4超
44x
一1分
(3)浓盐酸
x=10g
一1分
(4)BaCL2溶液BaC+H2S04=2HCl+BaS04l
或Ba(NO3)z溶液BaNO)z+H2S04=2 INO;+BaSO4↓
20g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0g×品×100%=4g
--1分
22.(7分)(1)石油
答:20g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
(2)①反应充分
CO2+2NaOH-NazCOy+H2O
②NazC0tCa(oH田2=2NaoH+CaC0,l
(3)A、B、C
化学答案(A)第1页
化学答案(A)第2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A)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选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F19 C 12 N14 O16 Cl 35.5 Ca 40 Zn 65 S3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2.稀土是生产飞机、导弹等尖端武器的关键材料,目前中国稀土产量居全球之首。稀土元素中原子序数为57的镧(L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9,则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2 B. 139 C. 57 D. 196
3.2024年6月2日,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8页)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且进行稀释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C.葡萄糖酸锌中含有碳、氢、氧、锌四个元素
D.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原子构成
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甚至产生危害的组合是
A.洁厕灵和“84消毒液” B. “84消毒液”和肥皂水
C.肥皂水和威猛先生 D. “84消毒液”和威猛先生
7.如图所示,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 ,X为大理石
B.选择甲装置制取 H ,Y为铜粒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 H ,也可收集CO
D.选择乙装置干燥O ,气流方向为b进a出
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B.碘酒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不属于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化学试题第 2 页 (共8页)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原子的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则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
A.甲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C.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11.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用高效催化剂将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制甲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高效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质量
C.物质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2.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物质可能是单质
C. x的值是21 D.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3
化学试题 第 3 页 (共8页)
1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X的化学式是 Ag S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A.氧化铜 B.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5.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 H O 水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浓度 反应条件 30%H O 15%H O 10%H O 5%H O
无催化剂、不加热 反应极慢 反应极慢 反应极慢 反应极慢
无催化剂、加热 360秒 480秒 540秒 720秒
MnO 催化剂、加热 10秒 25秒 60秒 120秒
关于上述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L)催化剂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 ②浓度不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③此实验研究了四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⑤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16.下列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C. NaOH和 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8页)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7.(3分)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2H ②2NH ③SO ④H O ⑤Ca ⑥2OH ⑦CuO
(1)表示分子数的 ; (2)表示一个分子里原子个数的 ;
(3)表示一个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 。
18.(5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锂电池。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有关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获得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锂原子和元素A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周期的依据是 . 立中,锂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C表示的微观粒子的符号为 。
19. (4分)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1)甲骨文“ ” (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
(2)小篆“ ” (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心” (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
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填字母);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化学试题 第 5 页 (共8页)
20.(5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乙、丙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丙是单质,则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乙、丙都含有碳元素,甲为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有毒气体,则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的一种用途为 。
21. (6分)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含有 ,
(2)它们都能除铁锈,此实验的现象是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
(4)若要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可用物质 ,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2. (7分)我国将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达成“碳中和”.某工厂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设计了一种“捕捉” CO 的减排方案,流程如下: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 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2)如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主要流程。
①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其优点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分离器中, 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填字母)。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化学试题 第 6 页 (共8页)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3. (12分)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探究中和反应的过程。
探究一: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剩余物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溶质只 Na SO 一种物质。
猜想Ⅱ: 溶质是Na SO 和 (1) 两种物质。
猜想Ⅲ: 溶质是 Na SO 和 NaOH 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 SO 溶液显中性。
②Mg、Al、Zn、Fe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酸反应。
③Al与强碱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 )和氢气。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 并有大量气泡冒出, 收集气体点燃, 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Ⅱ成立
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2)____色 猜想Ⅲ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Ⅰ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Ⅱ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3)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Ⅲ成立。
【拓展提高】①生活中 (4) (填“能”或“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②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 (5) 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
探究二:利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实验测定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化学试题 第 7 页 (共8页)
请回答:
(7)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图甲表明酸和碱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9)图乙中向第20s时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呈 色。
(10)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含钙量,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的操作,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含钙元素)
(1)图2坐标中a的数值为 .
(2)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量结果 (填“有”或者“无”)影响;
(3)计算20g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试题 第 8 页 (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