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金华十校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有机小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的元素组成为C、N、O、P
B.该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该分子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该分子可表示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2.侦查蜂发现蜜源后,会借助“圆形舞”等舞蹈动作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侦查蜂的“圆
形舞”属于
A.化学信息
B.行为信息
C.物理信息
D.既是化学信息也是行为信息
3.果实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和比例会发生变化,在成熟阶段,含量通常会升高的激素是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乙烯和脱落酸
C.生长素和赤霉素
D.赤霉素和乙烯
科学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本来存在于某些神经元细胞核中的一种多肽会异常转移到细
胞质中,引起线粒体嶙的损伤,进而引发细胞调亡。回答第4、5题。
4.下列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嵴上的是
A.葡萄糖的消耗
B.丙酮酸生成
C.氧气的消耗
D.氧气的生成
5.线粒体损伤到一定程度,细胞会发生调亡。下列不属于细胞调亡表现的是
A.细胞内含物释放,引起炎症
B.染色质聚集、分块、位于核膜上
C.DNA被有规律地降解为大小不同的片段D.形成含有完整细胞器的凋亡小体
6.下图是马铃薯细胞电镜照片(局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核孔
A.1是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2是染色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3以囊泡的形式与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D.4在不同细胞中的大小、数目存在差异
7.稻-蟹-泥鳅复合生态种养就是用稻护蟹,蟹吃饵料、有机碎屑、杂草、昆虫等,泥鳅吃残饵、蟹
粪,泥鳅粪肥田,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环境共同受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十校高二生物试题卷一1(共8页)
A.泥鳅粪、蟹粪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能量
B.水稻、杂草固定的能量为流入稻田的总能量
C.蟹和泥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营养级
D.该农业运用物质良性循环规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8.3℃呼气试验是检测人体胃部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常用方法,被检测者先口服3℃尿素胶
囊,尿素进入胃部会被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中℃02的相对含
量即可诊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幽门螺杆茵在核糖体上合成脲酶
B.脲酶分解尿素生成NH3和CO2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C.空腹时进行该方法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D.胃内产生的3℃02以扩散方式进、出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大熊猫为食肉目动物,现在却主要以竹子为食。研究表明其基因组中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
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目前我国仅存四川大熊猫和陕西秦岭大熊猫两个野生
亚种。回答第9、10题。
9.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能分泌纤维素酶
B.大熊猫粪便中的纤维素不属于次级生产量
C.大熊猫体重变化可反映大熊猫生物量变化
D.能量流动方向可以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
10.下列关于大熊猫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熊猫食性的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两个大熊猫亚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C.两地大熊猫朝与各自环境适应的方向变异与进化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唯一有效的方法
1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经典的实验史实。某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
的是
A.3S标记组能证明蛋白质未进人细菌
B.P标记组不能证明DNA进入了细茵
C.P标记组细菌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均含放射性
D.3S标记组和P标记组对照能说明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12.某同学以动物血浆、清水、pH为7磷酸缓冲液、0.1mol/L的HCl和0.1mo/L的Na0H等为材
料,探究了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血液中分离血浆需添加抗凝剂并离心,离心后取下层
B.滴加0.1mol/L的HC或NaOH之前需要测量血浆、清水的初始pH
C.磷酸缓冲液作为阳性对照,可证明血浆中存在磷酸和磷酸盐缓冲对
D.以坐标曲线图呈现实验结果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添加量为纵轴
十校高二生物试题卷一2(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