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临夏州高中2024—2025 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高一地理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水星大距是指地球一水星连线与地球一太阳连线之间的夹角最大。北京时间2024 年 11 月 16 日(农历 十月十六日)16:09 ,水星抵达东大距位置,在傍晚的西南方低空出现。下图示意水星东、西大距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和水星绕日运行方向均为 ( )①顺时针 ②逆时针 ③自西向东 ④自东向西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2. 此次水星东大距在兰州肉眼直接观测不太理想,其天文原因最可能是 ( )A. 水星亮度太小 B. 月球亮度太小 C. 天空仍很明亮 D. 耀斑持续爆发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下图为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 要因素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结合示意图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A. 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 B. 太阳高度、大气水平运动速度C. 太阳活动、大气上界高度 D. 太阳活动、大气垂直运动速度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 ( )①吸收 ②逆辐射 ③散射 ④反射 ⑤辐射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据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2024 年 12 月 3 日凌晨,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发生小规模喷发,产生高达 2800 米的羽毛状气流。火山喷发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周边地区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此次火山喷发活动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 )A. 软流层 B. 岩石圈 C. 地核 D. 地壳6. 有关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羽毛状气流,表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对流层顶部 B. 位于平流层中部C. 可能使太阳辐射增强 D. 可能使当地气温下降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交汇处,长期饱受风沙之困。若羌县精心规划沙漠边缘阻 击战, 旨在打赢这场生态保卫战。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形似羽毛,由“羽轴 ”和“羽枝 ”两部分组成。 下左图为羽毛状沙丘实地照片,下右图为库姆塔格沙漠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形成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羽轴的主导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8. 库姆塔格沙漠风沙运动过程中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危害是 ( )A. 吹倒房屋建筑 B. 风力侵蚀道路 C. 破坏土壤结构 D. 沙尘掩埋路面9. 采用草方格沙障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可以 ( )A. 降低近地面风速 B. 降低地表粗糙度 C. 增加区域降水量 D. 替代生态防护林小明暑假期间到山东省青岛海边的奶奶家度假,感受渔家生活。下图为小明所在地某天 1008hPa 等压 线在近地面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符合图示时刻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的是 ( )A.C.B.D.11. 下列有关图示时刻该地区气流运动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空气从气压相对较高的海洋向陆地扩散B. 高空空气从气压相对较高的海洋向陆地扩散C. 垂直方向上陆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D. 垂直方向上海洋近海面空气收缩下沉12. 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下垫面状况差异 B. 同海拔气压差异.C. 海陆近地面大气冷热差异 D. 海陆近地面气流升降差异读局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关于甲洋流及其对流经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暖流,使附近海水温度升高 B. 甲为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增湿C. 甲洋流使沿岸海水盐度高于同纬度海域 D. 甲洋流使沿岸海水中的污染物向南扩散14. 乙海域盐度较周围海域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蒸发量小 B. 降水量大 C. 径流稀释 D. 海域封闭兰州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 中国植被景观差异 ”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同学们选取甲、 乙、丙、丁四个 点位展开调查研究,读中国气候类型和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5. 符合乙地植被特征及季相变化特点的是 ( )①茎花现象多发 ②叶面退化为刺 ③春季萌叶抽芽 ④秋季树叶凋落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 丁地典型的植被类型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热带季雨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最高海拔 1132.7 米,地貌多是冰期时期的堆积地貌、侵蚀地貌, 以及由于冰后期的流水活动和化学风化形成。海滨距岸百米处曾有一座 17 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 之中,人称“石老人 ”(下左图为某同学在海蚀平台处拍摄的照片), 目前该景观已部分坍塌并临时保护。 崂山山麓地区多分布有梯田式茶园(下右图),茶树种植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现象。(1)指出崂山可能存在的冰川地貌。(2)指出“石老人 ”所属海岸地貌类型,简述其形成过程。(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梯田式茶园能够减轻水土流失的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兰州某中学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图 1)由传感器和遮光罩组成,传感器可测 量电磁波辐射的强度,遮光罩可使传感器免受测量方向以外的辐射干扰。社团同学结合兰州市 2024 年 12 月 21 日至 26 日天气预报情况(图2)展开研究。(1)请将各传感器与其测量的辐射连线。 A 传感器甲 a 地面辐射B 传感器乙 b 太阳辐射C 传感器丙 c 大气逆辐射D 传感器丁 d 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A B C D(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解释 12 月 23 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3)简述 12 月 24 日至 26 日甲、丙两辐射传感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情况。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黑土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深厚而肥沃。黑钙土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 自然肥力较 高。下左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示意。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 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右图示意某地保护性耕 作法实施前后的相关实验资料。(1)指出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2)东北地区黑土层较厚、表层疏松、底土黏重。从黑土特点的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发展耕作的有利条件。(3)简述保护性耕作法的有利影响。临夏州高中2024—2025 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 题答案】1. D 2. C【3~4 题答案】3. A 4. B【5~6 题答案】5. A 6. D【7~9 题答案】7. B 8. D 9. A【10~ 12 题答案】10. C 11. B 12. C【13~ 14 题答案】13. D 14. C【15~ 16 题答案】15. B 16. C二、非选择题:【17 题答案】(1)冰川槽谷(U 形谷);冰斗;角峰;刃脊;冰碛丘陵等。(2)海蚀地貌或海蚀柱。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海蚀崖;在波 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海蚀平台;在海蚀平台上,抗侵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海蚀柱。(3)梯田式茶园可以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起到保水作用;地表径流速度减弱,对土 壤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弱,起到保土作用。【18 题答案】(1) ①. b ②. d ③. c ④. a(2)12 月 23 日为阴天,云量多;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地温 相对较低,地面辐射弱,气温相对较低;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降温慢, 近地面大气降温慢,气温不会太低。(3)12 月 24 日至 26 日,天气(由多云)转晴; 白天气温回升,甲辐射传感器测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白 天丙辐射传感器测得的大气逆辐射量增加;夜间天气晴朗,云量减少,丙辐射传感器测得的大气逆辐射量 减少。【19 题答案】(1)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2)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透水(透水透气性好);底土黏重,水 分不易下渗,保水保肥作用强。(3)能够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增加空气湿 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