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3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3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要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2022 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 恩格斯的 革命活动 (1)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2)报纸被查封后,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后与恩格斯结识,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3)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4)1849 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后,在那里完成了《资本论》等著作。
图解妙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有《共产党宣言》。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九上 P98~100)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马克思 主义的 诞生 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基础:欧洲工人运动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依据: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马克思 主义的 诞生 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时间 1848 年
内容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 标志——《共产党 宣言》的 发表 意义 (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片解读: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 实践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地位 (1)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是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国际 成立 1864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目标 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巴黎 公社 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 月 28 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易错警示】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九上 P101)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新课标·学业要求
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时期 科技成就 影响 特点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实用性和经验性较强,服务于生产。
北朝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对后世农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时期 科技成就 影响 特点
唐朝 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 提高了耕作、灌溉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性和经验性较强,服务于生产。
发明火药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宋朝 指南针的发明并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时期 科技成就 影响 特点
宋朝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降低了制书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实用性和经验性较强,服务于生产。
劳动人民发明秧马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 明朝 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时期 科技成就 影响 特点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机器的发明。 技术发明多数来源
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瓦特改进蒸汽机 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时期 科技成就 影响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 命时期 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内燃机的发明,本茨发明汽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新课标·对比联系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小切口·深分析
分析不同时期的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
时期 14 世纪中叶开始 17—18 世纪 1848 年至今
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 自由、平等、民主 历史唯物主义等
实质 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学说。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续表
影响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为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思想 实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结 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事材料一 从 17 世纪到 19 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料解读 材料所述史实首先发生在哪一国家?
国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指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最早;“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
史料实证(1)材料表明西方国家在 17 世纪到 19 世纪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果有哪些?(3 分)
(2)据材料指出,17 至 19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两种方式。(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个例证。(2 分)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答案:(1)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丰富了自然科学知识;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方式:革命、改革。例证:革命———英国、法国、美国;改革———俄国、日本。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事材料二 1872 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 2 540 789 人,其中 2 010 637 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是近在咫尺。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总之,到 19 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 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料解读 根据材料,概括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影响:时空观念改变;生活节奏加快;铁路旅行盛行;纪律观念加强;传播民主、平等思想。
史料实证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所示“英国社会的变化”,自拟题目,撰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6 分)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答案:观点: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深远影响。论述:19 世纪中期,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得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所,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钟表成为必需品。乡村和城镇的景观也随之改变,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取代了田园风光。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财富著称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共10张PPT)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要点:工业革命的背景 蒸汽机等发明成就 工业革命的影响] (九上 P94~97)
2022 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2)资本和原料条件: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外贸易,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和原料;(3)市场需求: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的需求促使人们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4)劳动力: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5)技术条件: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时间 (1)英国: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 (2)其他西方国家:18 世纪后期开始。 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主要动力来源 蒸汽机 主要能源 煤炭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重要成就 珍妮机 概况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60 周年。
影响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的发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蒸汽机 过程 (1)18 世纪中期,英国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2)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240 周年。
【易错警示】 瓦特改进蒸汽机,不是发明蒸汽机。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重要成就 蒸汽机 意义 (1)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关键的动力问题;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3)推动了交通运输的革命,为火车和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重要成就 铁路 概 况 (1)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旅行者号”机车)正式试车 200 周年,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到 1851 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 1 万千米的铁路网。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重要成就 现代工厂制度 确立 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出现;引发了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劣、雇用童工现象泛滥等问题。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实质 是一次科技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2)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 (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影响 对英国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加快了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影响 对世界 (1)对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对资产阶级: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3)对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对城市化: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加快了近代城市化进程;(5)对人口: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6)对思想文化: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续表
影响 对中国 (1)政治: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科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了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4)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及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张PPT)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横向 联系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英国工业革命
瓦特改进
斯蒂芬森设
英国成为
哈格里夫斯
的蒸汽机
现代工厂
计的蒸汽机
世界上
发明珍妮机
投入使用
制度最终
车正式试车
第一个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
260周年
240周年
确立
200周年
工业国家
发表
社建立

1765年
1785年
19世纪
1825年
19世纪中期
1848年
1871年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中国
虎门销烟
鸦片战
《南京条约》
争爆发
签订
单元大概念:工业时代的剧变
瓦特改进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开始
确立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工业革命
现代工厂制度
市场需求扩大
形成
标志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阶级
基础
国际工人运动
科学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