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2分)17.(共10分,每空2分)(1)61低(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辛和迁出率密度(3)引入香甜、艾虎等天敌(引入高原鼠兔的寄生生物)18.(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群落的物种组成原有的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依然保留(或“初生演替发生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而该山区依然保留有一定的土壤家件”)(2分)(2)地位或作用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分,答对1点得1分)(3)油松和利槐油松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2分)19.(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水平(1分)提高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2)有机物土策中氮元素的含量会随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后不断地下降,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维续种植:塘底淤泥的氮不能保证农作物高产,所以仍需往台田中不断施加氮肥(3)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蒂20.(共12分,每空2分)(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分,答对1点得1分)(2)物理互利共生虫黄藻与玥湖虫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或虫黄藻为玥湖虫提供C0、无机盐等,圳期虫为虫黄藻提供0、糖、氨基酸等)(3)下降(4)珊湖覆盖率的提升可吸引鱼类聚集,增加对藻类的摄食,降低附生溪类的覆盖面积,进而成缓切湖砖退化为藻逋21.(共12分,每空2分)(1)N是藻类等生长的必需元素,氮浓度可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2)贫筜湖水体缺氧,自净能力差(3)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移除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2分,答对1点得1分)结构与功能(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采食、微生物分解(2分,答对1点得1分)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2分,答对1点得1分)4.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可造成严重的农业灾害,如图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a时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生物学试卷A.a时刻前,该种群数量呈“」”"形增长B.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则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变为K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C.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再对其进行防治时而D.将该种群数量控制在K,有利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第I卷(选择题,共48分)5.生物学上,一定事件作为“因”,所导致的“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的“因”,使之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产生新的“果”,即循环因果。下列生物学事实不能体现此关系的是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人下表。)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题号123456810111213141516B.河流污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答案C.害虫数量与捕食害虫的鸟类数量变化的调节过程1,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主要保护对象是褐马鸡、华北豹等。下列关于保D.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更替发生有规律变化护区内动物群体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6.某地海岸潮间带分布着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四者间无捕食关系,但它们都会被海A.所有的褐马鸡B.所有的候鸟星捕食。在一个16m的实验样地中,研究人员去除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占据优势,一C.全部野生动物D.大型猫科动物年后贻贝成为优势种,期间物种数目从15种变为8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2.为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拉拉藤的防治效果,研究人员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麦A,捕食关系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形成的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B.种间竞争导致滕壶与贻贝利用的资源更接近个样方为1m2。调查结果为对照组411.73/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捕食关系可改变种间竞争强度进而影响种群密度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D.移除海星导致该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7.天山山脉沿东西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高度超过4000m,从天山北麓山脚到山顶依3.下列所示的种群中,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的是次可以观察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山各群落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相同物种所有个体的天然群聚B.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53C.同一群落的植物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时间CD.森林中的动物适应缺水环境,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