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道德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课件(6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道德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课件(62张ppt)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行己有耻”
有知耻之心;真诚面对自我;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
“止于至善”
从点滴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青春有格




原因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做法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尊重他人
维系良好人际关系,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意义
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方法:心怀善意(态度);尽己所能(行动);讲究策略(技巧)
关爱他人
重要性
对个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对国家:体现国家形象
做法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生活中不
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以礼待人
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地位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法原则
重要性
个人角度: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企业角度:企业的无形资产
社会角度:促进社会文明
国家角度:促进国家兴旺
诚实守信


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加强诚信
社会建设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课标领航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一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七下 P28~29) ▲ 内 涵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 求 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易错警示】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七下 29~32) ▲ 内 涵 (1)人无德不立。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七下 29~32) ▲ 要 求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易错警示】 并不是投身社会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的要求。 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我们一心向善,自强进取,都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止于至善”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七下 29~32) ▲ 要 求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止于至善”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七下 30~31) ▲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1)对自己: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对社会和国家: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易错警示】 榜样人物不一定是成就丰功伟业的杰出人才。榜样是在某些方面作出贡献的人,生活中有各种榜样人物,成就丰功伟业的杰出人才只是其中一部分。
榜样的作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热图解说
漫画启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明道德、学法律,树立为人做事的底线意识,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明确自己的行为选择。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实例助解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区别。
①“行己有耻”侧重于自我约束,从底线的角度出发,明确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更多地关注个体行为的边界,以避免不道德或者不良的行为;②“止于至善”侧重于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鼓励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新题速递
1. 名师原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榜样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以下是某校宣传栏展示的两位先进人物的事例:
“85 后”青年孙嘉怿在网络上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发动志愿者团队赴 7 个国家和国内 25 个省份,共收集整理 718 座境内外中国烈士墓地的 3 万余条烈士信息,累计为1 338 名烈士成功寻找到了亲人,帮助烈士家属完成首次祭扫活动 40 余次。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出租车驾驶员杨利辉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吹雨打,驾驶着出租车穿梭在广州市内大街小巷,每天都稳稳地握好方向盘,把乘客平安送达目的地。 面对乘客遗失的约 73 万元的巨额现金,杨利辉丝毫没有犹豫便将现金及时归还给失主。 失主想给他酬金以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孙嘉怿、杨利辉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 分)
答案:①孙嘉怿: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杨利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拾金不昧)。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2)新考法·观点评析 有同学认为:榜样人物的崇高品质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距太远,学校没必要开展榜样教育。 请你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6 分)
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 ①榜样人物的崇高品质是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传承。 ②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学校开展榜样教育,有利于我们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传承榜样精神,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④榜样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向榜样学习,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榜样教育。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二 尊重他人
(八上 P32) 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易错警示】 尊重他人不是讨好他人的表现。
表 现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2~34) 答题关键词: 尊重他人 对个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意 义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2~34) 答题关键词: 尊重他人 对社会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1)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易错警示】 别人尊重我,我也应该尊重别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相互尊重。
意 义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5~36) 答题关键词: 换位思考、 欣赏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积极关注、重视他人的要求。 )
▲做 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5~36) 答题关键词: 换位思考、 欣赏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的要求。 )
(3)学会换位思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要求。 )
▲做 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5~36) 答题关键词: 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欣赏他人的要求。 )
▲做 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热图解说
漫画“伸脚打的”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实例助解
央视主持人董卿在采访 96 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楚,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三 关爱他人
(八上 P76~77) 答题关键词: 关爱他人 对自己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
善待自己。
对他人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对社会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意义(重要性)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78~79) 答题关键词: 与人为善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
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方 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78~79) 答题关键词: 与人为善 【易错警示】 中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也可以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方 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热图解说
漫画“伸脚打的”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实例助解
关爱他人的具体行为表现。
①抚慰他人:当他人感到沮丧、忧虑或悲伤时,我们可以给予他们安慰、鼓励和支持;②照顾他人:照顾年迈的家人、朋友或邻居,或者为残疾人士提供帮助,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③关注他人:关注他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主动询问他们的近况,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帮助。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新题速递
2. 名师原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危难时刻,志愿者们不畏艰险,奔赴一线,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 地震发生后四小时,贵州小伙子带着三百床被子连夜开车送往震区,有人连夜做了五千个大饼,有人一天煮了两千多斤的饺子,一个卖牛肉面的老板带着一千斤的牛肉和五十袋面赶了过去……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结合上述资料,请从“关爱他人”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案:①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②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四 以礼待人
(八上 P37) 体 现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 现 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礼的体现及表现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37~39) 答题关键词: 文明有礼 对个人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②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对社会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①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②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因。 )
文明有礼的
重要性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37~39) 答题关键词: 文明有礼 对国家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①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易错警示】 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的事,也与国家和民族有关。
文明有礼的
重要性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9~40) 答题关键词: 与人为善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怎样做文明
有礼的人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续表
(八上 P39~40) 答题关键词: 与人为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怎样做文明
有礼的人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热图解说
漫画告诉我们司机礼让行人,共创文明交通秩序,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实例助解
为更好培育新一代文明守法的交通参与者,天津市公安交管局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年龄段学生文明守法出行意识提升;合肥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文明合肥”倡议书,并开展免费缝补、家电维修、心理咨询、义诊、急救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拓展提升
怎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①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②尊重他人;③文明有礼;④诚实守信;⑤遵纪守法等。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点五 诚实守信
(八上 P41) 道德 角度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法律 角度 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诚信的地位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1) (1)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要求: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
(3)意义: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2~43) ▲ 答题关键词: 诚实信用 个人 角度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易错警示】 以诚待人是我们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企业 角度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①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为什么说诚信是企业常青的砝码? )
续表
诚信的
意义(重要性)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2~43) ▲ 答题关键词: 诚实信用 国家和社会角度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①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续表
诚信的
意义(重要性)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3~45) 答题关键词:诚实 守信、诚信意识 (1)树立诚信意识。 ①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易错警示】 无论是否被发现,说谎、欺骗都是不诚信的行为。
践行诚信的做法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3~45) 答题关键词:诚实 守信、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变式设问: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
践行诚信的做法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 P43~45) 答题关键词:诚实 守信、诚信意识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践行诚信的做法
续表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热图解说
漫画中“老赖”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警示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珍惜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实例助解
日常生活中讲诚信的行为及影响有:捡到他人钱包,及时归还主人被感谢;商店多找钱,主动归还被夸奖;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被肯定。
不讲诚信的行为及影响有: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乘坐高铁、住宿宾馆;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录取资格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经营者弄虚作假、逃税漏税、发布虚假广告、价格欺骗、缺斤短两、雇人刷好评被依法处罚。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拓展提升
诚信缺失的危害。
①诚信缺失会导致个体行为失范,并引发信任危机;②诚信缺失会导致整体道德滑坡,加剧群体无理性;③诚信缺失会降低国家的凝聚力;④商业信用危机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考向 诚实守信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为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①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②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 对此,小华发表了看法: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课内联结
信息①: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教材七下 P31)
信息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材八上 P41)
探究与辨析
你赞成小华的看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 分)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答案:赞成。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变式设问:请你评析小华的观点。
提炼信息:诚信建设;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得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易错易混
1.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2.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培优专练
1. 跨语文·古语 小阳喜欢积累古语,下面是他整理归纳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有 ( )
①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行己有耻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信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止于至善
④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人多力量就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2. 新情境·手抄报 小亮以“践行平等”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以下搜集的素材合适入选的是( )
①我国始终坚持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②某学校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③某市为方便残障人士出行提供“无障碍渡板”
④某班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3. 新考法·拟订标题 湖南境内无数旅客滞留旅途。 周边村民自发送来饭菜;收费站工作人员备好休息室;车辆受阻无法启动,众人铲雪除冰,合力拉车,自行救助……一场来势汹汹的寒潮,因为一群人的热心、奉献,化成股股暖流,温暖了这个冬天。 关于这则新闻,以下最符合主旨的标题是 ( )
A. 爱心暖你我,浓情冰雪路
B. 冰雪无情,爱心有价
C. 自强不息战冰雪,喜气盈盈中国年
D. 自尊互敬传美名,忧国忧民实践行
A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4. 新考法·行为点评 对下列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D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5. 新考法·漫画组图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讲诚信会受到刑罚处罚
B. 诚信是做人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C. 讲诚信需要智慧和勇气,有时甚至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D. 限制贷款、禁止乘飞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B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宋文武生前系蚌埠市怀远县第一中学教师。 20 年来他默默资助了 30 余名学子。 从 2002 年起,宋文武至今累计献血36 次,捐献总量 1.32 万毫升,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1) 新问法·社会价值 榜样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 宋文武的举动有何社会价值?(6 分)
答案: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材料二: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作品,让同学们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领悟其蕴含的人生哲理。“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仁义礼智信”意思是仁爱、忠义、礼貌、睿智、诚信。
教育主题十七 社会生活讲道德
(2)你从中感悟到哪些做人的哲理?(6 分)
答案: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我们应该学会文明有礼;②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做人应该诚实守信;③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礼貌待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