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 2024—2025 学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联考 地 理 试 卷2025. 1本试卷共 6 页 ,18 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 黑 。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 \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 年 2 月 7 日 中国第 5 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图 1) 开站 ,将填补中国在南极 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 图 2 为中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3 题。1 . 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2 . 与长城站相比 ,秦岭站A. 自转线速度较大 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C. 自转角速度较小 D. 昼夜长短年内变幅较小高二地理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3 . 秦岭站开站时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 德干高原草类枯黄 B. 索马里东部沿海渔民繁忙C. 秦岭站有极夜现象 D. 新加坡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 ,形状各异 , 多有孔洞 ,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 似 。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 水石”。太湖中心 的西山岛 自唐 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 。 图 3 为西山岛地质简图 。据此完成 4 ~6 题。4 . 西山岛盛产太湖石的主要原因是A. 夏季高温多雨 B. 地形起伏较大C. 植被生长茂盛 D. 人为干扰较小5 . 图中 P处不产“水石”的原因是A. 无可溶性岩石 B. 地处内陆 ,降水较少C. 岩石孔洞较少 D. 地势较高 ,远离湖岸6 . 关于图中地层的表述正确的是A. S 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B. 岩浆喷出后 ,冷却凝固形成 D C. 在 C中可能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D. 在 T中可能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图 4 为某年 5 月 26 日 11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 图中甲、乙两线 示意锋的位置 。据此完成 7 ~9 题。高二地理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7 . 甲、乙锋面分别为A. 暖锋、冷锋 B. 冷锋、冷锋 C. 冷锋、暖锋 D. 暖锋、暖锋8 . P地即将经历的天气变化是A. 气压降低 B. 风力减弱 C. 气温升高 D. 云层增厚9 . 图示时刻A. 黄海波涛汹涌 B. 乌兰巴托黄沙漫天C. 北京北风强劲 D. 呼和浩特大雨倾盆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以西约 1000 千米的赤道上 , 受洋流和大气环流的相互 作用 ,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分为明显的热季(1 ~5 月 ) 和凉季(6 ~ 12 月 ) 。该岛中央山 峰的东南坡多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 , 不易扩散 。 图 5 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 。据此 完成 10 ~ 12 题。(特)高二地理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10 . 影响该岛形成热季和凉季的大气环流分别是A. 东北信风、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赤道低气压带C. 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 D. 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 11 . 中央山峰东南坡成层云雾形成的原因是①秘鲁寒流对盛行风的冷却作用强 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上升气流明显③盛行风受地形抬升 ,水汽凝结成雾 ④地面空气与上部较暖空气存在逆温层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2 . 受厄尔尼诺影响 ,该岛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光照增强 B. 火灾增多 C. 热季延长 D. 凉季延长终磺堤是冰川末端(冰舌)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形成的弧状堤坝 , 可以显示冰川和 气候的变化 。2 万年以来 ,某山地冰川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磺堤 ,其中丙终磺堤只在冰 川底部保留了残迹 。 图 6 为该山地终磺堤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 ~ 15 题。13 . 形成终磺堤的外力作用是A. 冰川侵蚀 B. 冰川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14 . 图中三道终磺堤形成的顺序是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15 . 下列气温变化情况符合图中地貌形成过程的是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计 55 分。16 .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 18 分)若尔盖湿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寒湿地(图 7) ,地质学家在唐克镇发现的出 露良好的地层剖面(图 8)揭示了若尔盖湿地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高二地理试卷 第 5 页(共 6 页)(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原因 。 (8 分)(2)指出 Q4 地层沉积物的特点 。 (4 分)(3)推测该地 Q5 至 Q3 时期气候、水文、生物的变化 。 (6 分)17 .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20 分)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穿洞(图 9)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穿洞 。天门山风景区地理环境 独特 ,是我国最惊险的景区之一 ,也是翼装飞行、速降、攀岩等极限运动爱好者的乐园 。 图 10 示意喀斯特穿洞的形成原理。图9高二地理试卷 第 6 页(共 6 页)(1)结合图 10 描述天门山穿洞的形成过程 。 (6 分)(2)从地形角度分析天门山适合发展多种极限运动的条件 。 (6 分)(3)为把天门山风景区打造成“极限运动圣地”,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 (8 分)18 .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 17 分)因他暖山(图 11)是泰国最高峰 。某年 4 月 ,某高校地理研学小组对因他暖山生态系 统开展了研究。活动一 同学们查阅资料 ,绘制了 因他暖山垂直带谱简图(图 12) ,之后便从混合落 叶林带向上攀登 。此时 ,混合落叶林带正值集中落叶期。(1)分析因他暖山混合落叶林带 4 ~5 月树木集中落叶的原因 。 (5 分)活动二 同学们来到山地云雾林带 ,发现树干、树桩、地面遍布苔藓 。查阅资料得知 , 苔藓喜阴冷潮湿 ,是指示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2)说明因他暖山山地云雾林带苔藓遍布的自然原因 。 (6 分)活动三 为开展植被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的研究 , 同学们在下山过程中布设了多 处 典型样方(调查植物群落的取样地块) 。(3)指出该项研究在布设样方时的注意事项 。 (6 分)湖北省2024-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联考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A A D D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B C B A C16.(1)高山冰雪融水来源多;支流汇入多;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下渗少。(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2)沉积物颗粒较小;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3)气候:降水减少,趋于干旱;水文:水域面积减小,水位下降;生物:水生生物演变为陆生生物(答水生植物演变为陆生植物亦可)。(每点2分,共6分)17.(1)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碳酸盐岩(石灰岩);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侵蚀)形成地下河、溶洞;地壳再次抬升,地下河或溶洞的岩壁发生坍塌,洞道贯穿,穿洞形成。(每点2分,共6分)(2)天门山地区地形多样,适合开展多种极限活动;地势起伏大,挑战难度大;喀斯特地貌景观奇特,吸引力大。(每点2分,共6分)(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极限运动品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极限运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言之有理即可)18.(1)气温上升,蒸发旺盛(2分);雨季未到,降水较少(2分);土壤水分亏缺,植被为减少蒸腾耗水而落叶(1分)。(2)林下光照条件较弱;海拔高,气温低;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每点2分,共6分)(3)样方位置分布合理(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样方的面积较大;样方的面积相同;在未受人为干扰处(或植被丰富地区)布设样方。(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