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沈阳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2月测试高一( 27届)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D A B C C B C C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C B A C A D C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A C A B B D B C31 32 33 34 35D C A B D二、综合题36.(1)由低纬向高纬,盐度先增大后减小:由近岸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逐渐增大。(4分,每点2分) (2)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海水盐度;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少。3分,每点1分)(3)有漫长、宽广且平坦的海滩,有利于晒盐;年降水量较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纬度高,夏季白天时间长气温高,利于海水蒸发;沿海地区风速大,便于海水蒸发。(8分,每点2分)37.(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海陆间循环(每点1分,共4分)(2)三角洲面积增大;总体向东北方向扩展;不同时间段增长速度不同(1855~1972年面积增长较慢,1972~1976年增长速度较快);河道数量减少。(8分,每点2分)(3)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近似三角形地区);面积广大;地势低平;沉积物较细,由河口向海变细”(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沈阳二中2024一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12月测试高一(27届)地理试题命题人:高一地理组审校人:高一地理组说明:1.测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2.客规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I卷(70分)金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有浓厚的大气层,是人类未来进行深空探测的热点行星之一。表为金星、地球和火星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1-2题。行星公转周期(天)自转周期平均温度大气主要成分相对气压金星224.7243天475℃C02(96%)93地球365.323小时56分15℃N2、02(99%)11火星68724小时37分-55℃C02(96.5%)0.0071.金星成为太阳系“最热”行星主要是由于(A公转周期较短B.自转周期较长C.距离太阳最近D.温室效应较强2.与探测火星相比,探测金星最不利的因素是()A高温高压环境B.昼夜温差较大C.距离地球较远D.太阳辐射较强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该现象。据此完成3-4题。3.卡林顿观测到的现象是()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极光4该现象爆发具有一定周期,其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诱发强烈地震B.帮助信鸽正确识别方向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在西藏,每当夜幕降临,分布在西藏广袤土地上数不清的太阳能路灯与璀璨的星空相辉映,照亮雪城的夜空,也,点亮人们的生活。环保供电、分散供电、持续供电和小功率供电成为西藏广大农牧区的必然选择。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据此完成5-6题。1/10■丰富区(61700)】较丰富区(1500-1700 可利用区(1200-1500刀贫乏区(<1200)单位:kW,h/m35.西藏太阳能资源远多于海南的原因主要是()A海拔高,离太阳近B.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C.空气稀薄,晴天多D.地形平坦,利于能源开发6.目前西藏的太阳能供电方式以小功率分散供电为主,是因为西藏()①人口少而分散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区域内太阳能差异大④生态环境脆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的努尔河附近,有一道长约2公里,宽约70米的小丘陵,当地人称贝壳梁。揭开贝壳粱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面竟是厚达0多米的瓣鳃类和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从古地磁磁性年龄来看,贝壳梁的形成是在距今约15万年前,而青藏高原造山运动是在1亿年以前。贝壳粱是迄今为止我国内陆盆地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生物地层。据此完成7-8题。7.青藏高原发生造山运动始于()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贝壳梁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A冰天雪地B.气候干燥C.汪洋大海D.森林茂密电视剧《闯关东》中主人公家的农作物遭遇霜冻,他们采取人造烟幕的防御措施。读图完成9-10题。气上界232/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沈阳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2月测试高一(27届)地理答案.docx 沈阳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2月测试高一(27届)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