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义小活动,请你来参加。1.(2分)右图是小雨书法社团活动中展示的“学”字另一种写法(上面部分由左右各一只“手”和中间用来计数的“算筹”构成,下面由“房子”和“小孩子”构成),请你根据“学”字的构成,想象一下古代学童学习的情景,用一句话说说: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学”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学”字的词语。4学”的本义“学”的引申义含“学”字的词语受教育的地方(1)就是“学习”的意思。由“学习”引申为知识很渊博(2)3.(2分)小雯写了春联的上联“一夜连双岁”,请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A.万户迎新春B.五更分二年C.千家共此时D.九州同庆节4.(8分)小雨在“交友之道”专题学习活动中,拟定了一份开场白,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朋友是远行的牵挂,“我寄愁心与明月,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_”:是重逢时的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③”;是来自亲人的问候,“④,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远道而来的欣喜,“有朋自远方来,⑤?”:是同行的师者,“三人行,⑥”:更是曾子交友的准则,“⑦?”同气相求,方能“海内存知己,⑧”。5.(3分)网络中,小雯发现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名称很有语文味,请你选择其中,个,说说你的发现。Bai du百度淘宝Taobao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的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1)容易读错的字A.彩棱(ing)镜B.蜕(uō)变(2)容易写错的词A.麻木不人B.赅人听闻(3)容易说错的话A我的大作,请您指教。B.我的家乡是湖北宜昌人。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6页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 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③。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①〔杜荀鹤〕唐代诗人,出身寒微,年青时才华毕露,因无人赏识,一生潦倒。②〔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③〔莲蒿〕即该草、高草。这首诗先写“松”,后写“人”。7.(2分)批注一:气韵生动。前两句中,“”两个动词准确写出了小松顽强生长,由小转大的过程。8.(2分)批注二:言近旨远。后两句连用两个“凌云”,写出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A)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B)。”(选自《论语十二章》)【乙】班超字仲升,扶凤平院人。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瑾,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⑤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C)?”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D)!”(选自《后汉书·班超传》)注释:①〔孝谨〕孝顺恭谨。②〔固〕班固,字孟坚。③〔校书郎)管理书籍的官。④〔傅介子)西汉义渠人,年幼好学,后从军。⑤〔张骞〕西汉汉中人,官拜大中大夫,封博望侯。⑥〔研)同“砚”。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不逾矩查阅词典(①越过、超过。②更加。③远。)(2)博学而笃志课内积累(3)不耻劳辱联系成语(不耻下问)(4)犹当效傅介子语境推断(联系前后文)10.(2分)请将“矣”“哉”“于”“乎”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A.(B.()C.()D.()11.(2分)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13.(4分)甲乙两文中都写到了人要有“志向”。两文中的“志向”分别具体指什么?你赞同乙文中班超的“壮士之志”吗?请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从春联中感受汉语魅力①春联通常由一副对联和一个横批组成,是中国人春节民俗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七年级语文试@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2 分)房屋下,一个小孩子正双手拨弄着算筹在学习计数。2.(2 分)(1)学校(或学堂) (2)学识(或学问)(每空 1 分)3.(2 分)B4.(8 分)(每空 1 分,错一字扣 1 分)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③落花时节又逢君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⑤不亦乐乎 ⑥必有我师焉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⑧天涯若比邻5.(3 分)(选择名称 1 分,围绕语文味阐述理由 2 分,意近即可。)示例一:我选“百度”,名称化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诗句,富有文采,同时又暗示了这是搜索类的引擎。示例二:我选“淘宝”,名称化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诗句,富有意味,同时又表明这是一种购物类的软件。6.(3 分)(每处 1 分)(1)A. léng B.tuì (2)A.麻木不仁 B.骇人听闻(3)A.“大作”改为“拙作”或“拙著” B.改为:“我的家乡是湖北宜昌。”或“我是湖北宜昌人。”7.(2 分)刺 出8.(2 分)写出了对时俗之人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慨叹。9.(4 分)(1)①越过、超过 (2)坚定 (3)以……为耻 (4)效仿10.(2 分) A.(于) B.(矣) C.(乎) D.(哉)11.(2 分)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断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12.(2 分)(班超)家里贫穷,他经常受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糊口。(“常”“为”“佣”“以”每字 0.5 分)13.(4 分)甲文中的“志向”具体指立志做学问(1 分);乙文中的“志向”具体指立功异域,封侯拜相(1 分,意近即可)。赞同班超的“壮士之志”,因为班超在汉朝有效管理西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班超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分不开的。(观点 1 分,理由能结合班超的历史功绩来谈得 1 分)14.(2 分)C15.(2 分)(1)修辞生动,富有表现力 (2)春联的变与不变16.(2 分)A.② B.①17.(3 分)示例:春节民俗:除夕守岁。(1 分)做法: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一起围着火炉迎接新年的到来。(能围绕民俗活动来谈做法得 2 分)(春节民俗因地理差域略有不同,常见的民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除夕守岁、拜年、压岁红包、舞龙舞狮、贴窗花福字、吃饺子、赏花灯……)18.(2 分)C19.(3 分)(1)感觉好极了(或“自由快乐”) (2)半个来月后 (3)身无分文20.(2 分)刚开始,有了好菜,母亲邀我尝尝。现在,为了照顾“我”的自尊,母亲又“悄悄地”递给我面包,原来母爱一直都在啊!(意近即可)21.(3 分)①一个充满爱心的母亲:如母亲坚决不同意我分伙,我身无分文,饥肠辘辘时,母亲请假在家准备丰盛的饭菜帮女儿度过难关;②一个教子有方的母亲: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通过这种方法,让我回归亲情,深刻认识到家庭的温庭,给我以教益;③一个充分尊重孩子意见、民主的母亲:母亲改变初衷,母亲悄悄给我面包,面对孩子的意见,母亲并不是一味独断专行,而是尊重孩子、关心孩子。(能围绕关键语句归纳、概括,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 分。)22.(2 分)(每空 0.5 分)(1)最无奈的事(最难过的事、最伤心的事、最难忘的事……)示例 1:(2)最有趣的事 (3)雪地捕鸟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示例 2:(2)最可敬的人 (3)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4)《阿长与<山海经>》23.(3 分)示例:作者写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两个“不常用”写出了先生虽严厉,但并不苛刻、古板的形象。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一系列神态和动作的描绘,是作者童年时最深的记忆,平静的叙述中饱含了对先生的怀念;对于《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最后命运的猜测“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一个语气词“罢”饱含了多少无奈和伤感,这是对逝去的童年生活最真挚的告白。(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真挚情感即可)24.(3 分)相比三味书屋的教育,鲁迅对旧式家庭教育方式批叛更深。在《五猖会》中,父亲叫我背《鉴略》,“我”是在无可奈何之下的死记硬背,它像铁钳一样夹住“我”,这是我童年的阴影,它反映了旧式家庭中家长无视儿童的心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儿童带来的伤害。(言之有理即可)25.(5 分)任务一 :能围绕“社团活动”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个人观点,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符合字数要求,得 5 分;大体完整通顺,得 3—4 分;其他 1—2 分;不写不给分。任务二:有诗歌样式,不少于 4 句,前后有一定关联,有点意味或意思,得 4—5 分;有些诗歌样式,不少于 4 句,前后有点关联,得 2-3 分;其他 1 分;不写不给分。26.(50 分)一类文项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45-50目 (40-44 分) (35-39 分) (20-34 分) (0-19 分) 评分说明:本分) 次作文聚焦学文章切题 文章切题基本切题 勉强切题 文不切题 生成长过程中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确内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的重要阶段,感情真实 感悟真实容 内容比较具体 内容不具体 内容不具体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 由小学步入初中,由儿童进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运用 表达方式运用表达方式 入青少年,设运用得当 运用得当 基本合理 有缺陷运用不当表 结构合理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计的两个任结构不完整达 条理清楚 条理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层次不清楚 务,意在引导语病较多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句较通顺 语句基本通顺 学生回望成长,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把握当下,规划未来。前面设计的阅读文章《我们是一家人》、《朝花夕拾》名著阅读选段,贴近学生的生活,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结构化试题设置,联通阅读输入和表达输出。任务一:命题作文“成长的回望”,要求写一篇记叙性文章,符合本学期学生的写作要求。学生作文能紧扣自身成长来写,中心突出,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内容表达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有个人对人生的经验的精要阐发为一类文,其他各类参照以上评分标准评分。任务二:为自拟文题,给学生以较大的作文空间。学生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畅谈自己的未来。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设计要合情理,令人信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pdf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