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寿区2024年秋期初中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共20分)题号123457910答案CADBACDC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BAADBAB二、非送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21.(6分)(1)[②]胚乳胚根(2)成熟成熟区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或“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吸水”或“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导管,适于运输水分”)(合理即可得分)(3)钾(4)呼吸22.(6分)(1)光合叶绿体(2)筛管能量(3)蒸腾水23.(6分)(1)呼吸分解光合(2)碳中和二氧化碳和氧气(或“碳循环”或“二氧化碳”或“碳”等)(3)D24(6分)(1)肱四头肌动力(2)B关节软骨(3)骨骼肌神经(系统)25.(6分)(1)微生物和溶解氧(2)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接种(3)桑葚汁添加比例(或桑葚汁的浓度)10(4)C入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长寿区2024年秋期初中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与地理合堂,共用90分钟。满分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播种后被水淹着,如果不及时排涝,种子很难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A.水分B.温度C.氧气D.无机盐2.重庆市市花山茶花因其美丽的花朵和常绿的叶子而广受喜爱。它的叶片结构包括A.表皮、叶肉、叶脉B.表皮、叶肉、气孔C.气孔、叶肉、叶脉D.表皮、气孔、叶脉3.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自然种子的颗粒体,其结构(下图)与自然种子相似,具有种子的功能。图中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外部薄膜褐藻酸明胶营养物质胚状体A.外部薄膜B.褐藻酸明胶C.营养物质D.胚状体4.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市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动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5.抖音自媒体中经常发布一些生活小常识,下列小常识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为了增加生机,夜间时可在卧室摆放大量的花草B.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面包松软C.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D.枝繁叶茂可以增加单位空间内叶的总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6.下列属于顶端优势现象的是A.混合芽优先于侧芽发育B.叶芽优先于侧芽发育C.顶芽优先发育,侧芽发育受抑制D.侧芽优先于顶芽发育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6页)7.当下正处于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两年前,乡村振兴办免费给李奶奶家种植了一批桃树,其中一棵未经修剪的桃树共有6条完好无损的侧枝。那么这棵桃树共有顶芽A.1个B.5个C.6个D.7个8.《跟着贝尔去冒险》真人秀节目里介绍了许多在野外获取食物和水的方法。其中钻木取水(下图)、树皮充饥令人惊叹不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竹管水桶A.植物茎内的水主要来自于根部的吸收B.图中钉入的竹管应达到植物茎中的导管C.树皮可充饥是因为树皮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我们所需所有营养物质D.还可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枝叶用塑料袋套住来获取水分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在1864年做过这样的实验:先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甲)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乙)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一部分变成了蓝色,一部分未变蓝。请据此回答9-11题:9.先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的目的是为了A.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B.减少光合作用的原料C.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D.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10.下列关于变蓝和未变蓝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变蓝B.乙变蓝C.甲乙均变蓝D.甲乙均不变蓝11.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A.绿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B.光是绿叶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C.绿叶在光下能够释放氧气D.绿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1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公园的草坪上经常有这样的提示语。踩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直接影响小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小草A.缺少C02,影响光合作用B.缺少氧气,影响呼吸作用C.缺少有机物D.缺少无机盐13.剩余饭菜打包是节约粮食的一种好习惯。饭菜放在冰箱中,一定时间内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内A,温度低,细菌繁殖速度慢B.温度低,把细菌都冻死了C.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繁殖D.没有空气,细菌不能呼吸而死亡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pdf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