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生 物 2025.01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欲检测蜂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可选用的检测试剂是A.苏丹Ⅲ试剂 B.碘液 C.本尼迪特试剂 D.双缩脲试剂2.冬眠的棕熊体内既作为能量储备,又能形成抵抗低温的保温层的物质是A.糖原 B.胆固醇 C.脂肪 D.蛋白质3.青少年时期需要补钙。当血钙浓度变高时,人体成骨细胞活动增强,磷酸钙合成增多,骨量增加。上述事实中Ca2+的作用是A.提供能量 B.维持血浆酸碱平衡C.维持血浆渗透压 D.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4.同一个人体内的肌细胞与神经细胞结构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A.细胞器的种类不同 B.蛋白质的种类不同C.基因的种类不同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同5.台州是蜜橘之乡,临海的涌泉蜜橘甜度极高,而黄岩的“本地早”则是酸甜可口。下列与橘子风味差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A.细胞溶胶 B.液泡 C.叶绿体 D.溶酶体6.将某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该豌豆的基因型为A. AaBB B. Aabb C. AaBb D.aaBb7.霜降节气后气温降低,番茄细胞运输蔗糖的载体蛋白合成增多,促进蔗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以适应低温环境。上述事实中蔗糖的运输方式为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扩散 D.渗透作用8.唾液腺细胞的细胞核中与核糖体 RNA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结构是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9.细胞学说的提出对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 B.将细胞划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D.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1页 共8页10.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进化程度更高,具体表现不包括A.真核细胞有核膜,使遗传物质更易保持稳定B.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能把各部分结构联系在一起C.真核细胞能进行需氧呼吸,可为生命活动提供更多能量D.真核细胞有众多细胞器,功能更加专门和高效11.三磷酸腺苷二钠能为心肌的收缩供能,常用于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治疗。下图是三磷酸腺苷二钠的结构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Na- PaP bPc O ①Na⑤ ④ ③ ②A.①和②组成了腺苷B.三磷酸腺苷二钠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三磷酸腺苷二钠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D.该药物通常利用b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心肌供能12.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图是某植物叶片中光合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条带1A.条带1呈橙黄色 条带2B.条带4所含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条带3C.若缺少第3、4条带,可能原因是研磨时没有加CaCO 条带4D.若四条色素带的颜色均偏浅,可能原因是研磨时没有加 SiO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3、14题。中国茶叶品种很多,不同品种茶叶的制作方式有所不同。把采下的茶叶立即焙火杀青可制得绿茶;把采下的茶叶进行脱水凋萎,揉捻,茶叶细胞可释放多酚氧化酶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的醌类物质,从而制得红茶。13.下列关于多酚氧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酚氧化酶为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的醌类物质提供活化能B.多酚氧化酶和多酚类物质特异性结合体现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C.揉捻可有效破坏生物膜系统,让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D.焙火杀青可使多酚氧化酶高温变性失活,从而保持茶叶的绿色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2页 共8页14.为探究多酚氧化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处理 A组 B组 C组 D组E组F组① 设置水浴箱温度 0℃ 10℃ 20℃ 30℃40℃ 50℃取6支试管加入多酚类物质,② 分别保温5min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另取6支试管加入多酚氧化酶③ 1mL 1mL 1mL 1mL 1mL1mL溶液,分别保温5min④ 将各组的多酚类物质和酶溶液充分混匀后再分别置于相应温度的水浴中⑤ 观察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探究的是多酚氧化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温度B. pH为无关变量,其设置情况会影响实验结C.检测指标可以是一定时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的深浅D.若A组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15.某兴趣小组以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为实验材料,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依次进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观察到某个细胞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A.甲部位是细胞溶胶 细胞壁乙B.乙处溶液颜色比实验开始时浅C.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若该细胞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能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6、17题。人的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角膜更新是由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以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短期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长期睡眠不足则会造成角膜变薄。16.下列关于角膜干细胞以及角膜上皮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死的角膜上皮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减弱B.人体对角膜中垂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D.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3页 共8页17.在角膜干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A.DNA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出现B.染色体的出现和核仁的解体C.染色单体的消失和纺锤体的消失D. DNA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18.白念珠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为研究某种新型抗菌肽对白念珠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研究人员设置了不同浓度的抗菌肽组进行实验,用PI试剂鉴定结果如下图所示:0mg/L 125mg/L 250mg/L 500mg/L注:PI是一种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可进入真菌细胞壁而不能进入细胞膜。图中白点表示荧光。下列叙述错误的A.出现荧光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死细胞的细胞核位置B.抗菌肽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达到抗菌效果C.正常细胞中观察不到荧光的原因是PI进入细胞后被分解D.一定范围内抗菌肽的浓度越大,对白念珠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越强19.豌豆(雌雄同花)和玉米(雌雄同株异花)都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利用这两种材料进行遗传学实验时,操作正确的是A.利用玉米进行自交实验时,不需要进行套袋处理B.利用豌豆进行自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C.利用玉米进行杂交授粉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D.利用豌豆进行杂交授粉后,需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20.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Y (黄色)、Y (鼠色)和Y (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某研究小组利用甲(黄色)、乙(黄色)、丙(黑色)3种基因型不同的雌雄小鼠若干,开展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甲×丙→黄色:鼠色=1:1;乙×丙→黄色:黑色=1:1;甲×乙→黄色:鼠色=2:1。则基因Yi、Y 、Y 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显性对隐性用“>”表示)A.Y >Y >Y B.Y >Yi>Y C. Yi>Y >Y D.Y >Yi>Y 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4页 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浙条H21.(9分)蓖麻毒素是蓖麻细胞分泌的高毒性蛋白,由A、B两尔肽链组成,该毒素进入真核细胞1min便可导致1500个核糖体失活。下图表示蓖麻细胞分泌蓖麻毒素过程。液泡加工色蓖麻毒素 毒素前体回答下列问题:(1)蓖麻毒素的A链具有毒性,B链无毒性,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是组成 2条链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2)由图可知,蓖麻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路径:首先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形成毒素前体物质,之后前体物质依次在粗面内质网、▲、▲加工形成成熟的蓖麻毒素,以囊泡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蓖麻毒素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填特点)。(3)蓖麻毒素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首先毒素的B链和肿瘤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随后毒蛋白以▲方式进入细胞,在▲(填细胞器)内被消化水解,毒蛋白链间二硫键断裂,释放出A链。A链穿出膜作用于核糖体致其失活,从而阻止肿瘤细胞中_▲,导致细胞凋亡。22.(10分)农业生产中,积水会影响小麦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适时排水有利于其生长。图1表示细胞呼吸中葡萄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其中①-③表示不同的反应过程,a~c代表不同的物质。图2是小麦水淹过程中,与根细胞呼吸有关的甲、乙两种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图。 口甲■乙b CO ② CO ① ③ 酶活性葡萄糖 a 不 c (umol.mg'.min1)76543210O 0 1 2 3 4水淹天数(d)图1 图2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5页 共8页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a和c分别是▲、▲。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2)正常情况下,小麦根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参与该过程的酶是图2中的▲(填“甲”或“乙”)。在水淹0~3d阶段,根细胞供氧不足将进行_▲(填图1序号)过程。因此适时排水可以增加供氧量,避免厌氧呼吸产生▲导致作物烂根,有利小麦生长。(3)细胞呼吸原理还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有哪几项 ▲A.酸奶涨袋是因为乳酸菌厌氧呼吸所致B.面团的发起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 所致C.种子晾晒可降低含水量使细胞呼吸减弱,有利于种子储藏D.果蔬低温保存可降低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有利于延长保鲜时间23.(15分)车前草是一种常见的利尿、降压的中药。为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车前草的光合作用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净光合速率/CO umol·m2·s-140 1000HL·LCO 30370HL·LCO 20 △10 200μL-L'CO 0 102030 40叶片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车前草进行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时,在特定酶的作用下,CO 与▲结合形成三碳酸,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中的能量,被▲_还原成三碳糖。(2)据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净光合速率是通过测定单位叶面积内的▲来表示。在10℃下,将CO 浓度由370μL·L1提高到1000μL·L1,车前草的净光合速率▲,说明此时CO 浓▲(填“是”或“不是”)限制因素。(3)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 浓度增大,车前草的光合速率▲,同时CO 浓度升高可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图中,CO 浓度为▲_L·L1时,温度对车前草光合速率影响最小,依据是▲。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6页 共8页24.(14分)农业生产上,铜元素可使作物显著增产,但过量的铜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研究人员以蚕豆(体细胞中含12条染色体)为实验材料,研究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①-④为部分实验步骤,科研人员按照▲的顺序操作,制作得到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并统计微核率。①解离 ②染色 ③用硫酸铜溶液处理细胞 ④漂洗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④②③ D. ③④①②(2)下图是蚕豆根尖细胞正常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图中观察到的是蚕豆根尖▲_区的细胞,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期,该细胞含有▲条染色体,▲个核DNA,②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②①(3)研究人员发现硫酸铜会干扰纺锤丝的形成,该干扰可能发生在▲(填时期),会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填“形成”或“分离”或“解旋”)异常。(4)研究人员还发现部分细胞产生了微核。微核是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因各种有害因素的损伤,使细胞核成分残留在核外形成的微小染色质块,其主要成分为▲。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后,统计所得的微核率如下表所示:硫酸铜浓度(g/L) 0 0.05 0.10 0.25 0.50 1.00微核率(%) 0.3 1 2 1.5 1.4 1.9(注:微核率=产生微核的细胞数/观察的细胞数×100%)根据实验数据,从有丝分裂的角度分析,可否得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硫酸铜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结论 ▲请说明理由▲。台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7页 共8页25.(12分)某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的花色(黄色与蓝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探究该植株花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亲本黄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F全部开黄花,F 自交,得到的F 中黄花:蓝花=3:1。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可知,花色性状中_▲为显性性状,F 代中黄花和蓝花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A、a的遗传遵循▲定律。F 代黄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继续研究发现,等位基因B/b也会影响该植株花瓣细胞中色素的合成,当b基因纯合时会抑制黄色和蓝色色素的合成,表现为白花。某黄花植株甲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花:蓝花:白花=9:3:4,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若选择后代中的所有蓝花植株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蓝花植株所占比例为▲。州市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第8页 共8页2024学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生物答案 2025.0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B B A A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D D B B C D A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21.(9分,每空1分)(1)种类 数量 (2)高尔基体 液泡 一定的流动性(3)信息交流/细胞识别 胞吞 溶酶体 蛋白质的合成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丙酮酸 H O 线粒体(2)需氧呼吸乙 ①②(2分) 酒精(3)BCD(2分,不全得1分)23.(1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五碳糖 ATP和NADPH(2分) NADPH(2)温度、CO 浓度(2分) CO 吸收速率/单位时间的CO 吸收量(2分)几乎没有影响/增加不明显 不是(3)增大 增大 200 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幅度最小(2分)24.(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B(2分) (2)分生区 中12240(3)前期 分离(4)DNA和蛋白质(2分) 可以 硫酸铜使细胞分裂产生微核从而干扰正常分裂(1分);实验组的细胞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1分)。25.(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黄色 性状分离 分离(2分) 1/3(2分)(2)AaBb(2分) 3(2分) 8/9(2分)台州市高一生物答案 第1页 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