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考号
岳阳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和姓名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策;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芳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外流对东北三省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图示意东北三省人口流
出总体演变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00万人
40-万人
90
30
80
20
10
60
50
30
20
30
20
40
.50
10
辽宁
背林
器龙江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2005-2010年四2010-2015年2015-2020年
■2005-2010年m2010-2015年鹦2015-2020年
()东北三省区域外净流出人口(人)(b)东北三省各省份区域内净流出人口(人)
1.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首要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基础设施
C.消费服务
D.就业机会
高三地理一模试卷第1页(共8页)
2.2005一2010年,东北三省人口流失
①区域外净流出人数呈上升趋势
②区域内净流出人数呈下降趋势
③表现从北向南递减的空间格局
④辽宁省人口总体呈减少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从提高人口居留意愿的角度,东北三省经济结构优化需要
A.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B.适度增加工业用地
C.强化中心城市引领
D.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下图为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质量和大蒜产量的影响,其中CK表示不覆膜,PE
表示黑色普通地膜,H$J表示黑色可降解复合地膜,BJ表示白色可降解地膜,三
者透光率分别为6.1%、27.3%、100%。据此完成4-5题。
2.5
25000
2.0
20000
1.5
15000

1.0
10000
0.5
5000
CK HPE HSJ BJ
CK HPE HSJ BJ
大蒜种植中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质量指数(SQI)
不同地膜覆盖下大蒜产量
4.大蒜种植中,地膜覆盖下土壤质量指数(SQD较不覆膜时高,其原因可能是地膜
覆盖
A.增加真菌的生长繁殖
B.改善土壤通气性
C.增加土壤氮磷钾元素
D.降低土壤温度
5.不同地膜覆盖下大蒜产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质量指数不同
B.避光环境不同
C.土壤细菌数量不同
D.土壤保肥性不同
高三地理一模试卷第2页(共8页)岳阳市 2025 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1-5 DBAAB 6-10 DBCBC 11-16 ABABDD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16分)
(1)①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2 分)②光照充足,利于梨树进行充分的光合作
用;(2分)③云母屑有良好的多向反光性,可使梨树增强光合作用以积累大量的糖分;(2分)④土壤腐殖质
含量丰富,可为梨树提供充足的营养。(2分)(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2)①竞争对手众多,莱阳与梨产业相关的文化挖掘程度不深、展现不足,莱阳梨品牌竞争优势不大;
②古树保护力度不强,部分梨园存在化肥施用不当等现象,果品品质下降;③上游产业如品种的改良、化
肥与农药的施用、病虫害防治等领域投入不够,产品竞争力不强。(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3)①将莱阳梨产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相结合,深刻挖掘古梨树群文化,着力打造文旅品牌(2 分)。②将
梨花的观赏与文化历史景点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与生产深度融合发展(2 分)。③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协
调相关部门促进文旅融合,加强市场监管,维持市场秩序(2分)。
18.(18分)
(1)①呈带状分布(2分);②与三角洲前缘平行(2分);③呈西北-东南走向。(2分)
(2)①上游碎屑物质随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变缓,且受湖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
分);②西北风吹动湖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湖浪将三角洲前缘沉积物质不断搬运(2分);③搬运过程中被
水下古隆起阻挡,流速变缓,泥沙在古隆起处沉积,形成滩坝(2分)。
(3)①西侧沉积物分选性差,东侧沉积物分选性好(2分);②西侧坡度陡,泥沙沉积距离短(2分);③湖
水量少,受湖浪作用弱,沉积少,分选性差(2分)。(或者东侧坡度缓,泥沙沉积距离远(2分);湖水水量大,
受湖浪作用强,沉积多,分选性好。(2分))
19.(18分)
(1)自然环境: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降水丰富,但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②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③土壤:红壤或砖红壤。④水源:溪流、山塘。
人文环境:①文化:巴蜀文化,川渝风情。②农作作物:水稻、蔬菜和经果林。③交通:水运便利。
(自然与人文环境任答两点得 4分,共 4分)
(2)①村居环田分布、团状分布,方便耕作、节约耕地;②村居依坡沿等高线分布,降低村居建设成
本;③村居沿道路分布,方便村民内、外联系。(特点 1分,原因 1分,任选两个角度答题,共 4分)
(3)①森林:涵养水源,为上部堰塘保水、供水;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②上部堰塘:高位蓄水,旱
季满足灌溉;暴雨季节发挥滞洪、缓流作用。③梯级冲田:利用落差,自流灌溉;减缓水土流失。④下部
堰塘:净化水质;蓄水利用。(任选三个角度答题,每点 2分,共 6分)
(4)该地土壤以红壤(、砖红壤)为主,相对贫瘠,休耕可恢复土壤肥力(2分);囤水可减缓土壤有机质分
解,积累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