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5届高三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试卷生物学测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原核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立克次氏体与支原体的区别是后者没有核糖体B.立克次氏体与HIV 病毒的增殖方式不同C.节肢动物外骨骼中的多糖与细菌荚膜多糖相同D.立克次氏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染色体变异2. 研究团队利用转铁蛋白受体1 (TfR1)具有介导胞吞作用的特性,运用蛋白质工程开发了一种新型蛋白降解剂——转铁蛋白受体靶向嵌合体(TransTAC)。TransTAC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它能利用细胞表面的 TfR1 高效地将目标蛋白内化,进一步通过溶酶体实现靶向膜蛋白降解。根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fR1 最初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B. TransTAC 可以同时与 TfR1 和目标蛋白结合C.降解目标蛋白的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D.该靶向降解技术主要应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 为研究植物的抗寒机制及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现象,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图1中S 为蔗糖溶液,S 为清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初始时两液面平齐。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均分为两组,分别在常温与低温(4℃)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再在常温下用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实 验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 初始液面上升稳定后,将上升部分液体移除,液面将继续上升并维持原高度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图1的半透膜,能发生渗透作用C.造成图2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低温导致膜流动性和细胞代谢下降D.洋葱植株可能通过降低细胞液浓度或增多自由水含量适应寒冷环境4. 青蒿素是著名抗疟神药,单细胞原生动物疟原虫 (2N=14)是引发疟疾的病 原体,在人体内会通过裂体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产生后代。裂体生殖属于复分裂的一种,过程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生动物疟原虫的裂体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范畴B.一个裂殖体最终产生20个子细胞,其细胞核至少要进行4轮有丝分裂C.一个正进行2核变4核复分裂的疟原虫细胞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D.复分裂相比于细胞正常有丝分裂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多子细胞5. 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常引起光抑制或光损伤。科研人员探究了某植物对强光的生理响应变化及机制。光反应过程中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等光合复合体组成,如图所示(活性氧:ROS,一种自由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图可知叶绿体膜是生成NADPH的场所B.强光导致 NADPH 和电子累积可能是导致光抑制的原因C.强光导致活性氧大量增多可能是导致光损伤的原因D.适度增加铁氰化钾可能会解除光抑制6. 图1表示酵母菌细胞内细胞呼吸过程,图2表示细胞质基质中NADH除图1外的转运过程。细胞内反应物浓度上升或产物浓度下降一般会促进酶促反应速率,反之则抑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细胞质基质中会有NADH的积累B.苹果酸和草酰乙酸间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C.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 直接来源于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D.上述机制可以合理地解释O 充足时无酒精产生7. 真核细胞的核DNA出现损伤时,P53蛋白会与 DNA 结合,阻止DNA复制,以修复损伤DNA,若修复失败,P53蛋白会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发现,即使氧气充足,癌细胞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P53蛋白乳酸化可降低P53蛋白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增殖。P53蛋白乳酸化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53蛋白乳酸化抑制癌细胞增值B. P53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细胞核C.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可能和细胞连续增殖有关D. P53蛋白的存在能降低基因突变概率,保持遗传的稳定性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经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 递质5-羟色胺(5-HT,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含量下降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图为5-HT 相关代谢过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HT 与受体相结合使突触后膜膜内电位由正变为负B.5-HT的释放需要耗能,该过程也有蛋白质参与C.抑制5-HT转运载体的转运,减少5-HT回收也能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D. 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缓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9. BAT (棕色脂肪组织)是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场所,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平衡起重要作用。科研人员以室温饲养的小鼠为材料,将实验组小鼠肩胛间的BAT'通过手术切除,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两组小鼠转移至低温环境中饲养 72h。在此期间检测体温及肝脏细胞中参与糖异生(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过程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骨骼肌是体内主要颤抖性产热部位B.据图可知寒冷条件脂肪转化成葡萄糖加快,代谢产热增多C.图1中实线是实验组,虚线是对照组,题中对照组应做相同手术切伤处理D.安静状态下肝脏是人体主要产热器官之一10. S菌可由皮肤侵入机体并激活免疫防御功能,但不会引起皮肤受损和炎症反应,因此可以用S菌携带抗原进行免疫学研究。黑色素瘤是皮肤黑色素细胞癌变形成的肿瘤,研究人员将S菌和黑色素瘤抗原OVA 进行改造,并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检测针对OVA 的辅助性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S菌对人体而言属于抗原B.抗原在S 菌外部引起的免疫反应强于 S菌内部C. OVA 仅有肽段1能刺激机体使辅助性T细胞增殖D.阳性对照组可能是直接注射抗原 OVA 进入小鼠体内11. 胃泌素是一种由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胃泌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性食物通常比植物性食物更有利于促进胃液分泌B.胃泌素分泌受胃扩张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射性调控C.胃酸分泌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多属于正反馈调节D.胃泌素分泌增多后可能伴随着促胰液素的分泌12.细胞中一个核糖体在工作的某一时刻的状态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至右B.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为C.丝氨酸对应的反密码子为D.再有两个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后翻译会终止13.观赏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在饲养过程中,野生鲫鱼产生变异后,人们选择喜欢的品种培养并进行人工杂交,例如,将透明鳞和正常鳞的金鱼杂交,得到五花鱼;将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得到朝天泡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野生鲫鱼喂食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可能缩短金鱼培育的时间B.野生鲫鱼变成朝天眼或水泡眼金鱼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若五花鱼相互杂交,后代有五花、透明、正常三种表型,说明该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观赏金鱼的培育过程体现了自然选择的定向性14.鸟类起源于小型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是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经过十余年的化石研究才证明的结论。其中大量小型恐龙与鸟类的化石呈现头项强直,腰背反折的形态,这种现象被称为角弓反张,是小脑受损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角弓反张现象可以作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比较解剖学证据B.为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需要找到在两者之间过渡的生物化石C.可以比较细胞色素C的差异来判断现存鸟类与恐龙的亲缘关系D.可以使用 C作为“地质时钟”来测定某恐龙化石的生存年代15.某同学为研究家鸡的羽毛性状遗传,选择纯合直羽芦花鸡作为父本与纯合直羽非芦花鸡母本杂交,F 全为卷羽芦花鸡,将F 的雌雄个体相互杂交,F 表型及其比例为卷羽芦花雄鸡:直羽芦花雄鸡:卷羽芦花雌鸡:卷羽非芦花雌鸡:直羽芦花雌鸡:直羽非芦花雌鸡=18:14:9:9:7: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家鸡羽毛性状的基因至少有3对且不在一条染色体上B.控制羽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 F 雌雄鸡相互交配,子代芦花鸡:非芦花鸡=13:3D. F 雄鸡与亲本回交,子代中卷羽非芦花雄鸡占9/64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0分)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向外释放的小型囊泡(30-150nm)。它们可以将内容物(DNA、RNA、蛋白质等)释放到细胞外,从而传递遗传信息、重编程宿主细胞,过程如图。(1)外泌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其形成过程可能要经过 (填细胞器名称)。(2)外泌体的内容物种类繁多,但本身主要由 构成;微囊泡可以与受体细胞膜表面信号分子直接作用,推测其发挥作用需要依赖 (填化学本质)。(3)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肥大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被人的肥大细胞捕获后,能利用其携带的mRNA 翻译出蛋白质,这是因为人和小鼠 。(4)某肝癌细胞的外泌体中含有miRNA 分子,可与受体细胞内的mRNA结合,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这体现了外泌体在细胞间 的作用。17.(12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存在非环式(LEF)和环式电子传递(CEF),CEF 是光合作用中重要的调节过程,指的是光系统Ⅰ(PSⅠ)中电子经由 Fd、PQ、细胞色素b f等电子传递体返回到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途径。(1)光合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成熟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光合 色素是 ,可以用有机溶剂 来提取光合色素。(2)结合题图分析:O 产生于类囊体膜的 侧,ATP的形成与H 浓度梯度有关,由图可知,光反应中光能最终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ATP 合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 (答两点)。(3)从产物的角度分析,与LEF 相比,CEF 的特点是 。(4)一棵马铃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 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的量,原因是 。18.(11分)糖皮质激素(GC)能升高血糖,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图为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进行 GC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CRH和 ACTH为相应的激素,GR为GC的受体。(1)图中GC 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GC的分泌量受 调节的影响。从机体接受刺激到GC发挥作用,调节细胞代谢,涉及 调节。(2)在调节血糖方面,GC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 ,若上图是饥饿状态下 某人体内的调节示意图,试推测图中肝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可能是 。(3)地塞米松(DEX)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已用于临床治疗多年。但长期大剂量的使用DEX,会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据图分析原因: 。为防止该现象的发生,请给出合理建议: 。19.(11分)中华大蟾蜍的性别由ZW性染色体决定,其中雄蟾蜍在精巢的前端具有名为毕氏器的特殊结构,其中含有未分化的大细胞,类似不成熟的卵。某同学对一只雄蟾蜍进行了精巢切除手术,发现其第二性征发生变化,解剖发现其毕氏器发育成为新的卵巢(性转),正常发育的雌蟾蜍卵巢被切除不会发生性转。(1)一只雄蟾蜍发生性转变为雌蟾蜍,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2)中华大蟾蜍的眼眶颜色由Z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A、a基因控制,A基因越多颜色越深,受A基因数量影响有黑色(2个A)、棕色(1个A)、黄色(0个A)三种表型。由性转而来的棕色眼眶雌蟾蜍与一只正常发育的黄眶雄蟾蜍交配,F 的全体雄性再分别与正常发育的棕眶雌蟾蜍交配,子代表型、性别及其比例为 。(3)甲同学在饲养中华大蟾蜍时,在正常棕眶雌雄蟾蜍杂交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黑眶雌蟾蜍,对此现象提出两个假说:①该黑眶雌蟾蜍的出现是亲代 (填“雌”或“雄”)配子在减数分裂Ⅱ时期 分离出现异常所致。②该黑眶雌蟾蜍的出现是黑眶雄蟾蜍性转的结果。甲同学为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决定用该黑眶雌蟾蜍与野生黄眶雄蟾蜍杂交,若多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会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则子代中黄眶蟾蜍占比为 时假说①正确。乙同学提出更为简单的判定方法:用该黑眶雌蟾蜍与任一野生雄蟾蜍 (黑眶)杂交,若子代 ,则假说②正确。20.(11分)天使综合征(AS)是一种罕见的脑部疾病,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遗传学原理为:父源Ube3a基因会被其反义链(非模板链)转录的长链Ube3a-ATS 抑制,从而处于沉默状态,只有母源 Ube3a基因表达;若母源Ube3a基因出现问题,则会患上AS。中国研究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因编辑工具,能够精准地在小鼠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进行 DNA 甲基化修饰。这种工具能够有效抑制Ube3a-ATS合成,解除父源 Ube3a基因的沉默,显著缓解该疾病的症状。(1) 细胞在合成Ube3a-ATS时使用的酶是 。(2)使用基因编辑方法治疗AS时需要引入向导RNA,该向导RNA能与基因组的特定区域结合的原理是 。(3)该工具通过精确引入甲基化修饰来治疗天使综合征,像这样生物体 的现象,叫做表观遗传。(4)某家系的遗传病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6号女性出生时患天使综合征,之后立即使用该基因编辑工具对全身细胞进行了治疗并康复。5号的父母分别患有白化病和AS,自身却表现健康的原因是 。5号和6号生下一名健康孩子的概率为 。参考答案1~5 BDCBA 6~10DAACC 11~15BCABD16.(10分)(1) 属于 (1分) 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2)脂质和蛋白质(2分) 糖蛋白 (1分)(3)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子表(2分)(4) 信息传递(分子) (2分)17.(12分)(1) 叶绿素a (1分) 无水乙醇(1分)(2) 内 (1分) ATP、NADPH (2分) 运输H 和催化ATP合成(2分)(3) 不产生O 、NADPH (H 、e ) (2分)(4)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中的能量转移到有机物中,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只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且释放的能量也只有部分转移到 ATP中 (3分)18. (11分)(1)自由扩散 (1分) 分级、反馈(2分) 神经-体液(神经、体液) (2分)(2)协同作用(1分) 促进肝糖原分解或者非糖物质转化的酶(2分)(3)地塞米松(DEX)是糖皮质激素,长期服用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偏高,负反馈垂体,让ACTH减少,肾上腺皮质发育受阻进而萎缩。 (2分)可适量注射ACTH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少量多次使用地塞米松)。 (合理即可,1分)19.(11分)(1) ZZ (2分)(2) 黑框雄:棕框雄:棕框雌:黄框雌=1:3:1:3(2分)(3)雄(2分) 姐妹染色单体(1分)1/6(2分) 全为雄性(或全为黑眶) (2分)20. (11分)(1) RNA 聚合酶(2分)(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分)(3)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2分)(4)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传递给5号一个白化病正常基因和一个 Ube3a正常基因,因此5号表现健康(3分) 5/12(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