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承德市高中2024 —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乳酸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脓毒症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 乳酸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 血浆中的NaHCO 会与乳酸发生化学反应C.运动后,体内乳酸含量增加会导致内环境pH 明显下降D.脓毒症患者组织液的渗透压会有所降低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序号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不消耗能量B.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小体上的受体结合C.过程③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D.过程②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发挥作用3.检测肺活量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 时进行的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意识控制。下列关于两种呼吸运动 的叙述,错误的是【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 ·25-246BA.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能进行自主呼吸运动,不能进行随意呼吸运动B.某人受伤后,脑干和脊髓之间的神经联系被切断,呼吸运动不能正常进行 C. 随意呼吸运动不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 随意呼吸运动比自主呼吸运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4.人体内某细胞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式如图所示,A 分泌的信息分子S 作用于B 表面的受体,从 而促进B 释放物质H。下表中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 s)( B H选项 A S B HA 胰腺 促胰液素 小肠黏膜细胞 胰液B 交感神经元 神经递质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C 垂体 促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细胞 肾上腺素D 下丘脑 促抗利尿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抗利尿激素5.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 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毒侵入机体后只能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胸腺发育缺陷的婴幼儿对该病毒的免疫力低下 C.机体清除侵入的病毒离不开信息分子的作用D. 靶细胞被裂解后,该病毒可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6.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为入 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各阶段该动物的代谢率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A. 冬眠期间,脑干可能通过调控呼吸频率和心率来降低代谢率B.深冬眠阶段,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C. 激醒阶段,该动物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D.阵间觉醒阶段,该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7.植物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细胞质的分裂B.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C. 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有利于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D. 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8页)】 ·25-246B ·8.对实验小鼠进行两次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的抗体产生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二次免疫应答与记忆细胞有关B. 曲 线B 表示二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X 抗体C. 第8天时,部分抗原X 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而被清除D. 细胞免疫没有对应的二次免疫应答9.土壤中铝(Al) 含量过高可抑制植物的根系生长,是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铝胁迫 对番茄根生长的作用机制,实验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00r高 高 享 哀0(CK)Al 2.5 5 1020.(图1)Al+ 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单位:mmol·L-) 图2注 :CK 为对照组,NAA 为生长素类似物。A. 对照组番茄的处理是施加等量的清水B. 施加高浓度NAA 时,铝胁迫对番茄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番茄根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番茄根生长 D.Al 可能会促进根尖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系生长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的是种群的哪一项特征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迁入率 D. 迁出率11.高中生物学实验中,选择科学的实验方法非常重要。下列实验对应的实验方法,不合理的是A.调查趋光性的昆虫的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B. 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抽样检测法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标记重捕法D.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12.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关于群落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叙 述,错误的是A. 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 半干旱地区的草原上,旱生乔木占优势C. 森林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多D. 森林中,林下生长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高二生物学第3页(共8页)】 ·25-246B13.芨芨草是草原上的一种高大草本植物,伯劳鸟经常留在芨芨草上捕食布氏田鼠,芨芨草的茎 叶基部常被布氏田鼠简单切断,但布氏田鼠不采食芨芨草,伯劳鸟对调查样地的访问次数与 芨芨草覆盖度呈正相关。研究人员为探究布氏田鼠破坏芨芨草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物种组成是区分草原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B.伯劳鸟与芨芨草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C.伯劳鸟的捕食会增加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D. 布氏田鼠破坏芨芨草有利于其躲避伯劳鸟的捕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城市马拉松是一种全民健身活动,能激发城市居民对跑步运动的热情,促进全民健身氛围的 形成。马拉松运动过程中,机体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下列对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的水增多 B. 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原的储存量增多C.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骨骼肌细胞产热增多D.胰岛素分泌增多,组织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减少15.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结构如图所示。HBV 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会脱去含有表面抗原 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从而大量增殖。新形成的HBV 被 释 放后,可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 后只发挥吞噬功能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HBV 的表面抗原相结合C.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辅助性T 细胞能识别并裂解被HBV 侵入的肝细胞16.褪黑素及其受体是机体将外界光照信息传递到机体内环境的信号传导通路。褪黑素(激素) 主要来自松果体,其功能之一是协调外界光节律与下丘脑—垂体一性腺轴功能。若光照刺 激减弱,则褪黑素分泌增多。光暗信号对某雄性动物生殖活动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高二生物学第4页(共8页)】 ·25-246B ·叙述正确的是A.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直接调节睾丸的分泌活动 B. 褪黑素与下丘脑、垂体、睾丸的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C.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可能会促进褪黑素的分泌D.长时间熬夜玩手机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促进性腺的发育,导致性早熟17.低温诱导促使某些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植物拟南芥开花的部分调节过程及拟南芥 春化作用途径中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 是(低温诱导VRN3VRN1VRN2FRI-FLC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开花)赤霉素)→ 表示促进 — 表示抑制A. 图中基因VRN3 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拟南芥开花B.敲除基因VRN1 、VRN2 、VRN3 后,进行低温诱导能促进拟南芥开花C. 春化作用主要与光敏色素接受低温刺激有关D.拟南芥的开花过程是环境因素、基因表达调控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8.滨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 种类数与滨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滨螺种群密度/(个·m-2)A. 调查滨螺的种群密度宜选择滨螺密集处取样B. 藻类对滨螺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滨螺对藻类适度的捕食有利于藻类丰富度的提高D. 藻类种类数最大时,滨螺的种内竞争最激烈【高二生物学第5页(共8页)】 ·25-246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 (11分)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甚至死亡,患者肌 肉逐渐萎缩无力。渐冻症患者的某反射弧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1)一般情况下,运动神经元的 (填“轴突”或“树突”)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到胞 体。用针刺渐冻症患者图1中的A 处,患者 (填“有”或“没有”)感觉,理由是 o(2)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 中,神经递质谷氨酸为小分 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方式被释放,推测其对于兴奋传递的意义可能是 。研究发现,渐冻症患者的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的含量比正常人的高,谷氨酸持续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 ,导致突触后神经元肿胀破裂。(3)神经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兴奋性,已知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 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如图2所示。为研究渐冻症患者运动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 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推测渐冻症患者因 _,从 而增加了线粒体负担,最终引起运动神经元不可逆的损伤。(图2)健康人和渐冻症患者的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情况 图320. (10分)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因子在RA 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有 些细胞因子能促进免疫炎症反应,有些细胞因子会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研究人员测定了多 名健康志愿者和RA 患者血清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细胞因子 INF- α IL-6 IL-4 IL-10健康志愿者 15 22 65 30R A 患 者 32 74 35 15(1)RA 属于免疫失调性疾病,主要是由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引起的。在特异性 免疫反应中,细胞因子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高二生物学第6页(共8页)】 ·25-246B ·(2)结合表中数据分析,RA 患者体内促进免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是 ,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是(3)糖皮质激素(GC) 是临床上治疗RA 的药物之一,其分泌调节途径及其参与调控免疫系 统的过程如图所示。(免疫系统抑制刺激神经系统-细胞因子神经递质下丘脑CRH垂体ACTH糖皮质激素肾上腺)正常情况下,GC 含量保持稳定, 一方面是因为在GC 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 调节(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又存在反馈调节(调节GC 的合成及分泌);另一方面是因 为 。 图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其中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021. (12分)植物主茎的顶端生长较快,侧芽生长较慢或潜伏不生长的现象被称为顶端优势。顶 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 向侧芽进行 运输。顶端优势体现出的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2)研究发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SL) 这三种植物激素共同参与调控顶端优 势的形成。SL 调控侧芽生长的生理机制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图示可知,细 胞分裂素与SL 在维持顶端优势方面的作用相 _ °(S) (转录因子BRCI) (生长素) (侧芽生长)SL合成酶基因 MAX3/MAX4— → 表示促进 — 表示抑制(3)SL 合成受阻或SL 不敏感突变都可能引起植株的顶端优势缺失。SL 不敏感突变体的生 长素水平正常,但顶端优势缺失。已知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能合成SL, 地下部分 合成的SL 可往地上部分运输,SL 起作用的部位为地上部分。现利用野生型植株和该突变 体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在幼苗期进行嫁接实验,实验处理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进行 该实验的目的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 1 2 3 4处理 地上:野生型 地下:野生型 地上:突变体 地下:突变体 地上:突变体 地下:野生型 地上:野生型 地下:突变体现象 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缺失 顶端优势缺失 顶端优势【高二生物学第7页(共8页)】 ·25-246B ·22. (12分)杉木是南方生长最快的主要树种之一,而铁心杉是心材比例高,具有防腐的特殊性 质的杉木新品种,但其野生种群分布范围窄。某研究小组以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的铁心杉 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铁心杉所处的生物群落,为进一步扩大繁殖地奠定基础。回答下列 问题:(1)通过调查铁心杉在该群落中的 ,可推知铁心杉不是该群落的优势 种。为更好地保护铁心杉,可研究铁心杉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 ( 答出2点)。(2)铁心杉所处保护区内,不同种类的植物的高度参差不齐,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 构,形成这种结构的意义是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在春、夏、秋、冬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导致群落发生该种变化的原因有 ( 答出1点)。(3)2001年6月,该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处划定部分原始森林为核 心保护区,禁止人类在此区域进行生产活动。从演替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o23. (14分)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常在雪线附近活动,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是亚洲 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为了解雪豹群落的分布情况,实验人员对甲、乙、丙三个 不同区域的雪豹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I、Ⅱ、Ⅲ、IV分别对应大(9~13龄)、中 (5~8龄)、小(1~4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雪豹最长寿命约为13年左右)。回答 下列问题:(1)调查动物种群的数量时,常采用标记重捕法。粪堆计数法是通 过统计样方或线路上的粪堆数量来估计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 实验人员认为粪堆计数法比标记重捕法更适合调查雪豹的种群 数量,理由是① ;②____。 图1(2)图1所示信息反映出的雪豹种群的数量特征是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中雪豹的种群数量出现下降趋势的是(3)如果有少量雪豹从乙区域迁入到甲区域,甲区域雪豹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会增大 (填“会"或“不会”),原因是 o(4)我国青藏高原是雪豹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实验人员进一步 调查了青藏高原某区域雪豹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 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雪豹种群密度维持在a 至b 之间时,有利于雪豹种群数量的增长,依据是,雪豹种群密度超过b 后,导致其出生率和死亡率 oa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 0 图2【高二生物学第8页(共8页)】 ·25-246B ·承德市高中 !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树突!分" 有!分" 渐冻症患者相关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元受损#其余部位正常$ 处!/& *! !是传入神经#可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感觉!分""!"突触小泡!分" 有利于神经递质的快速传递!或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 分"" "! !2超量内流!分"01 "!"阈电位绝对值增大#增强了神经元轴突兴奋性!分") "!"免疫自稳!分" 促进 细胞活化%促进细胞毒性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分""#& ' 3 "!!" 和 !分" 和 !分""4056 476+ 476$ 476!#! !!"分级!分" 激素起作用后即灭活!分" 内分泌系统可以通过激素影响免疫系统的功) "! !能#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因子影响激素的分泌!分""!"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 极性! 分"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 "! !!分""!"抗衡!分"" "!"探究该突变体顶端优势缺失的机制是 合成受阻还是 不敏感突变! 分" 该突变) 87 87 "!体对 不敏感导致顶端优势缺失!分"87 "!"数量及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 分" 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分""!"垂直!分" 使群落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分" 季节性! 分" 阳光%温度%" "! ! !水分等!答出 点#分"! "!"防止人类活动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分") "!" 雪豹属于大型的凶猛动物#不容易捕捉! 分" 粪堆计数法操作简便#对雪豹的不")& "" !#良影响少!分""!"年龄结构!分" 甲区域!分"" "!!"不会!分" 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条件有关#与迁入的种群数量无关!分") "!!"雪豹种群密度维持在 至 之间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有利于雪豹种群数量的增长$ ! "!分" 食物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分""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 "! ! !"#!$%&!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PDF版).pdf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