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什么?怎么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一部分探究: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内部外部因素有哪些?2.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哪些国内国际矛盾?3.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要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1)内因: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结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2)外因:西方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近代化机器大生产。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3)总结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议题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名词点击】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住,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探究:此时改变中国社会现状最急需解决的矛盾是什么?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提和基础目的和动力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分议题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第二部分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1861-1891年洋务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1-1911清末新政1912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代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力量救亡图存——思考:以上近代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成功了吗?我们到底应当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它的多数代表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分议题二: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被人民拥护?3.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1.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7月),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三部分1.从其他阶级的斗争情况看: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反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没有武装力量、政党松散无纪律。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证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建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但其本身又和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非常软弱。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而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南京政府成立后还想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支持,没有辨清真正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也因为和封建主义有联系,所以没有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强大的根基。此外,民族资产阶级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政党也不坚定,同盟会松懈涣散,导致袁世凯轻易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太平天国覆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实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目的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探究: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各阶级斗争的根本性弱点是什么?1.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2.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未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分析:我党VS其它政治力量其它政治力量: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其它政治力量: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共产党革命对象和任务:三座大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共产党: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领导力量——工人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VS中国人对詹天佑可谓耳熟能详,大多数人会自然把他和京张铁路联系在一起。然而,詹天佑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为中国培养造就了第一代“有文化、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恪守纪律与职责的世界一流铁路工人和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建成,标志着“可以和世界先进工业强国比肩的中国大产业工人群体的诞生”。优秀产业工人队伍的诞生与存在,为1921年“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奉响了序曲。2、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阶级力量看:中国近代产业工人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笫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去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探究:从以上对工人阶级的认识与评价中可以总结出工人阶级具有怎样的特点?分议题三: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只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先进性革命性组织性和团结性领导力量社会力量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革命成就1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成就2推翻了三座大山,为实现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3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延时符(正式讲课时请删除)4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揭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误区矫正2.不同政治力量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1.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订正: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希望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他们各自的目标不同。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订正: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误区矫正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有了正确答案。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订正: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订正: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除了要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生活极端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政权。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④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实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实现了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犹如磅礴的日出,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壮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C)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